科技之下的“美好生活” :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606   最后更新:2018/12/14 12:56:16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8-12-14 12:56:16

来源:典藏Artcoco  文:李素超


古希腊哲学家们将追求美好的生活(Eudaimonia)视作哲学的目的,把美好生活落实在与自我的一致性之中,认为它就是哲学的福祉,从伊壁鸠鲁到斯多亚学派(Stoicism)都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对此发问:“什么是美好的生活(eu zen)?”2018年,在韩国的一项备受东亚艺坛瞩目的新媒体艺术盛事——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Seoul Mediacity Biennale)的10周年之际,展览以“Eu Zen”为主题,尝试将这一古老的议题放置在现代科技社会中并再次提问:身处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人类该如何追求美好的生活?


问题的答案往往在人们思想的相互交流碰撞中产生,因此雅典人在城市中心建起了集会场所(agora),在那里,无数的故事被分享出来;相似地,首尔这场双年展的举办地——首尔市立美术馆(SeMA)在此扮演了一个集会场所的角色,这里充斥了各类形式的媒体艺术,它们尝试共同探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是如何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这个由六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策展人团体在展览前言这样写道:“我们无意展示,也难以展示什么是‘美好生活’的终极样子。我们仅仅是简单地一点点拾起‘美好生活’或者说Eudaimonia的神秘的碎片,它们只是模糊地、偶尔地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和直觉里。”

首尔市立美术馆外景


事实上,从整体上来看,展览的核心是模糊的,几乎每件参展作品都是动态的、大量结合新媒体技术和媒介的大体量制作,这无不考验着观众的耐心。首尔艺术家团体Shinseungback Kimyonghun的大型装置《Nonfacial Portrait》(2018)运用了人脸识别软件、摄像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邀请几位画家画出一个人物的肖像,他们须保证最后完成的肖像画不会被AI识别出人脸。当画家在创作时,摄影机会实时监测画布以判断AI是否能通过画面检测人脸。艺术家认为这是一个悖论性的项目,因为肖像画必然是以人为主体的再现,这样AI将轻易做出人脸识别,但如果为了不让AI识别刻意把画面扭曲,那么它还是肖像画吗?艺术家为此展示了肖像画的多种形态以及绘画过程的录像,但这件耗时又耗力的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过于简单,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更是令人费解。

Shinseungback Kimyonghun,《Nonfacial Portrait》局部,2018


相较而言,洛杉矶艺术家二人组Oscar Sharp与Ross Goodwin的基于一部由人工智能撰写的剧本进行表演的影像作品《Sunspring》(2016)则显然有趣得多。这部剧本出现许多让观众难以理解的台词,Sharp和其他演员将文本解读为发生在黑暗未来的一段三角恋情,并演绎成这段长九分钟的影像。或许这件作品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引发更多想象的,就是那个能够编写剧本的人工智能了。未来,人工智能将带给人类美好的生活吗?抑或反之?


香港艺术团体“人人档案”(Archive of the People)在他们的项目《A Guide to Archive Me》(2018)中展现了另一种以归档文献资料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和公共记忆的途径。来自布鲁克林的艺术家Sam Lavigne的《Online Shopping Center》(2016)通过一款消费评分机器EEG记录下自己网上购物时的大脑活动,利用这些数据,他训练电脑推测出自己此刻是否有购物的想法,如果电脑认为他有,就会从购物网站上开始随机地挑选货品。这些似乎都指向信息时代下,数据、信息的无所不能。首尔艺术家Namwoo Bae在现场搭建起一个概念“商店”《Future Shop》(2018),刺探当今信息的隐私问题。这个“商店”里有用于伪装的美容产品、心灵控制工具、机器宠物、隐身衣等等,预想了一个利用AI进行大规模监控的近未来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想出了各样规避监控的策略。

Namwoo Bae,《Future Shop》,2018


然而,在如此繁多的、大量引入新科技的海量作品中,观众能捕捉到的只能是其中的微小碎片。实际上,整个展览与我们现今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人们被无处不在的信息淹没、裹挟,旧的信息很快被新的取代,追求刻奇(Kitsch)已成常态,最终导致感官的愚钝、欲望的膨胀,而这与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的“毫无纷扰”(Ataraxia)的快乐的最高境界显然背道而驰。


文、摄影|李素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