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观看方式-转《艺术世界》杂志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0   浏览数:2345   最后更新:2008/10/14 11:38:14 by 眼镜兄
[楼主] 眼镜兄 2008-10-14 11:38:12


西塞罗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内心有关万物的最完整的画面,是通过感官形成的。通过感官,万物才被输送到我们内心,并在其中打下烙印。但是,最敏锐的感官是视觉。因此,通过耳朵或反思获得知觉,如果也能经过眼睛的中介而被传送到我们内心,那这种知觉就最容易得到保持。”

摄影捕获时间的流逝,显示被拍的事件曾经存在于世。照片与被回忆的东西都依赖于时间的流逝,但却也是在对抗着时间的流逝。在艺术的范畴里,影像也可以被用来打破历史对时间的垄断。把时间调整到8月7日下午三点,地点位于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三影堂影像中心。

《从六里屯到三影堂——荣荣、映里新作展》在三影堂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展出的六组系列作品,年度时间跨度从1994年直到2008年,所以在笔者看来与其定名为新作,不如当作一个回顾展或许更为贴切。据荣荣映里夫妻介绍,此次展厅里悬挂的作品是从2004年至2008年期间的作品,这也是在展览开幕前夕与策展人巫鸿先生商量后临时决定的,因为在这期间是他们夫妻一起见证生活中许多变迁的代表时期。而1994年至2003年间的作品只作为单独的部分呈现在另一套画册上。荣荣映里的影像作品,足能够吸引观者在一张张照片面前去试图探寻曾经发生过什么,如果说照片是回顾性的,那么这些静态的照片则在时间的递进列序中犹如转动的记忆片段。因怀孕隆起的腹部记录了生命阶段中最本真的初始形态,而作品呈现出的灰暗色调像是在记忆的反思中即将迎来新生命的诞生,同时也引领着观者期待在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这次展览现场布置得颇有新意,迂回转折的影墙恰如时空隧道,观者仿似在不自知间随着荣荣映里的作品年度延伸在时空隧道里穿梭。这种奇妙的展览布局加之三影堂建筑本身的连接式三角型格局,从展厅的其中一道门进入现场,在弯转的影壁甬道间犹如穿行迷宫一般,待看完全部展览惊讶竟已走到了另一道门的门前,其展览跨越了整个三角型建筑。

展览现场,一些细心的观众在揣摩且小声争论作品上那一个个具有神秘感的光圈究竟是否出于“人工”,因为在一些作品中的光圈顶端被一条黑色细线的轮廓痕迹打破,在视觉上光圈产生了“残缺”,如果是人工作为,那么这是否缘于一个小小的疏忽而造成的?电脑科技发达的今天,功能强大的PS或3D技术,随心所欲地改写了照片的原始属性,人们频于将照片以机械及快餐的方式进行后期处理。于是,我带着这样的狭隘去征寻这对伉丽07年至08年的作品在创作后期是否也人工美化了一般,荣荣解释道全部作品均是在拍摄过程中一次性完成,作品完全是底片原样的呈现。其实早在03、04年时他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这一创作手法,运用相机和不同镜头的组合切换,使得作品表象上出现了神奇如梦境般的黑白色度渐变光圈。作品中这一无意间的“缺失”,或许就像是荣荣映里夫妇共同经历过六里屯的“拆”与三影的“建”一样,虽然作品的拍摄情景大都来自于他们自身的生活,但实质上却是从呈现出的个人生活状况中讲述了时代大环境的种种变迁。随着时间的转换,生活中的许多情景会留下许多物是人非,或许倍感遗憾,或许待到回味方能体会也曾幸福,而这百味痕迹又何尝不是人生中的点滴写照。荣荣映里的摄影作品中没有人工此类的“装扮”,他们作品的核心不在于事先预设的创设,而着重强调过程的掌控能力。在我看来,这也是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所在。


荣荣映里在镜头里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将现实事件与观念自然地相互融合贯通。当相机取代肉眼观看,所有的视觉细节似乎更是营造出了一种舞台的效果,如若单独地观看每张作品上的姿态与表情,就像是上演的一幕幕哑剧,至于其中的情节那要取决于观者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想象力。

如果说前几年荣荣映里的作品给观者一种孤独、焦虑、伤感,甚至有一些死亡的氛围在里面的话,那么在07至08年的作品中开始呈现出了一种希望、一种力量的情感在里面。这与他们做了父母之后的心情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从开始的一个人居无定所地漂泊异乡,到夫妻两人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快乐惆怅,再到组建家庭由二个人变成了三个人、四个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孩子的快乐成长或许也是父母内心最深的希望。

幻灯机打在银幕上不断切换的无声影像,如时光的闪回,无论是破旧的门框、盘中的残羹、抑或是屋顶上安静思考的小猫,无异于皆来自于生活方式的自然流淌,一个轻如尘埃的微小细节被荣荣映里用底片一一记录并珍留至今。虽然,幻灯机下运转的全部是过去某一特定时空的瞬间,但从观者的角度来看,可以打破这样的整体规划将其中的每一幅作品视作独立出现的部分,而不会让观者觉得就此失去一种张力感或启发性,或许还可以从这个不断转换的序列里当作一个故事来加以构建,找回在精神萎靡匮乏的时代之中久违的坚韧……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观看眼前切换的一张张旧时的照片,就像是一个时代的守望者,更趋近观者。

在荣荣映里的大部分作品中无论年限,时间性永远处在黑暗和光明之间的过渡,不是黑夜也并非白天,也无所谓黎明或是黄昏。时间的模糊性暗示着生活的日益变化,只是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里,他们始终守卫着内心对艺术信仰的完整。

在影像与文字的关系中,影像经常乞求解释。任何艺术作品一旦被配上文字,总是脱离不开过分的美化及渲染,即被赋予了一种确定性的效果,甚至一种教条式的武断效果,其意义却非常微弱。然而就此次的展览来讲,是影像在解释文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