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90后 | 成长与创作:千人一面还是一人千面
发起人:愣头青  回复数:1   浏览数:1867   最后更新:2018/12/05 15:08:10 by guest
[楼主] 愣头青 2018-12-05 10:56:52

来源:雅昌艺术网  罗书银


艺术家徐子薇(1993年)作品:《我的身体,略微大于整个宇宙》100x100cm 镜子、玻璃、亚克力、LED灯 2016


不知不觉,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已经走上了舞台。人群中,你能轻易识别出90后,或许是源于他们眼里正闪烁的光,也或许是时代赋予他们身上那份躁动不安的特质。

在许多人看来,90后是任性的,他们不服输,充满拼劲与活力,又与人友善。同时,他们又逃脱不了这个时代让人心碎的宿命,它让个体实现自我奋斗,但奋斗却不必然实现自我。互联网与消费主义史无前例地把不同阶级的生活一起展示出来,相对剥夺感被年轻一代直接和剧烈地体验。在这样的时代中,让这些年轻的灵魂始终处于一个躁动不安的状态,使他们无法再安于一种单一且固定的生活。

很难具体地说“90后”有“专属标签”,“千禧一代”,更加多元、国际化的成长、教育背景;没有历史包袱感,不沉重,不深刻,更尊重个人,更乐于探讨艺术本体,而不是刻意附加的社会意义。某种程度上,他们生活在一个“小确幸”的年代,这使得他们“成名成家”越来越难。他们与80后难以泾渭分明,但在一个更加扁平化,网络化的环境下,90后的艺术家似乎更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自我经营,甚至成为“网红”一代。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特质,也反过来也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加强时代的特征,使之形成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

“艺术90后”是雅昌艺术网全新发起的一个系列报道,面向出生于1985年至1995年,甚至更年轻的艺术家,试图用专访的形式,走近他们的艺术世界。几个月以来,我们关注了几十位年轻的艺术家,从他们的出生、教育背景,成长路径,生活经历,艺术创作,职业生涯,生存境况,作品销售......方方面面,试图勾勒出关于这一代艺术家的生动面貌。

艺术家王晨睿(1991年)在可口可乐世界·成都悠方展现场创作

成长,互联网下的“千禧一代”

90后一代之所特殊,与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这是“千禧一代”的代表人群:是指在跨入21世纪(即2000年)以后成年的一代人。他们的成长几乎同时和互联网/计算机科学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同时伴随着的,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成长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彩色电视机,巨大的广告牌,五颜六色的橱窗,五光十色的街道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

在我们所采访的“艺术90后”中,平均出生年份为1990年,进入2000年时,他们都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成长期,无论是每天的生活,还是学习、娱乐,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影响。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互联网的信息、资讯、图像的“轰炸”,也在游戏、动漫、卡通的世界“畅游”。

艺术家王加加(右)在博而励画廊“带你飞”个展(2018)展览现场


出生于1985年的王加加,几岁就随父母到英国生活。由于父母都是艺术家,他很早便决定要做艺术。父母告诉他搞创作,要多出去写生,但他自己的生活,99%的东西都是通过屏幕接触的,这养成了他一个习惯:喜欢在电脑上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比如小时候,喜欢看的香港电影《古惑仔》,日本动漫《龙珠》,喜欢玩的超级玛丽、魂斗罗等等。在后来开始创作时,这些形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画面中的组成元素。如今,在工作之外,手机几乎填满了他的生活。他将自己从网络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图像存下来,为他们建立系统的文件夹分类,作为创作时重要的素材。而他画面中满满的信息量,正是他生活状态的写照。

出生于上海的王一。虽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专业是油画新具象工作室,但动画却是他的最爱,甚至因此掌握了一门外语:“我从小就喜欢看动画,尤其是日本的。一直看着看着,到了十四五岁的一天,我躺在沙发上听动画的声音,竟然发现自己就这样听懂了日语!”这样有趣的人生插曲,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潜意识里的影响。

王晨睿2014年在泰国给有缘人画的肖像作品


网络时代不仅完全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也影响着他们的创作。1991年出生的重庆艺术家王晨睿,用简单的线条,自创出了一套具有个人风格的怪诞“卡通形象”,这离不开他从小就热爱的漫威的影响。他笔下的人物夸张而且可爱,吐着舌头,身体处于扭曲肢解的状态,很有后工业化时代的特点。对同时代的人而言,即使完全不了解艺术的人,也能轻易辨别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何处。

罗振宇与王晨睿的作品


从小接触各种最新科技的90后,另一明显的特点是“技术流”,新媒体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艺术家茅昊楠(1990年)


1990年出生的茅昊楠,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是一部影像:《行动,几乎难以思考》。它描述了一位士兵被炸死的瞬间。片中所有的人物、场景、细节均由软件生成。这是茅昊楠的“虚构世界”。

茅昊楠,《行动,几乎难以思考》,2018,作品截帧 ,视频 | 环绕立体声高清影像, 19:10 5.1, 11分20秒


他的学习经历恰恰与此相反。美院四年,始终在画画,最后,他发现还是得找到“自己的语言”。“我觉得自己的思维不适合画画。”学画多年,茅昊楠得出了这个结论。“每次画画,我都想着构思什么。那些最有才情的画家,不会这样。”于是,大四那年,他开始“拍点东西”,用PS做些简单拼贴。毕业后他去到法国留学,第一年,茅昊楠尝试制作出版物,他也摄影、拍短片。第二年,他开始决定做影像。在国外重读本科的两年结束时,那些影像作品已“自动生成”。

成长带给他们最大的影响,是在他们眼中,这是个更加扁平化的世界,地域性不再成为他们的标签。他们有相似的成长背景,每个人身上有网络化影响下的共性,又力图在这个土壤里找到个人的“底色”,从而生出更多元、丰富的艺术面貌。从而“艺术90后”一代的艺术中,互联网成为巨大的素材库,他们使用的游刃有余,因为这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郭宇剑(1992年),《密林深处之三》布面油画,50x30cm,2018

教育,不同文化下的多元体验

在雅昌艺术网接触的“90后”艺术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国外的经历。上一辈艺术家,只有少数的幸运儿才有可能去到国外留学,对90后而言,父辈已经完成了财富的积累,留学与否不再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更多是个人的选择。

很早,他们就通过网络接触更多信息,对他们来说选择并不困难。1992年生于长沙的艺术家郭宇剑在高中毕业之后就选择出国留学。从小喜欢画画的他,高中时,第一次见到基弗的作品,开启了他对绘画全新的认识,他开始思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出国留学,他主动选择了意大利,希望从这个绘画艺术历史悠久的国家,汲取营养,系统梳理自己对艺术的认识。

艺术家郭宇剑


郭宇剑的经历,反映出这一代的明显变化:他们更加自信。当他们的前辈——第一批走出国门的艺术家,第一次见到西方美术馆里的经典艺术品时,大部分都是失语的,需要花费多年才能从自我的迷失中走出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资讯便利,使年轻人走出国门时,得到了恰恰相反的体验。

1992年出生的艺术家周池,完成了在国内艺术教育之后,去到法国学习。在还没有去之前,她就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浏览各种国外的资讯,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社交账号,发布一些信息。她发现,有时候能产生共鸣的,不一定只在相同环境中的人,远在墨西哥的一位女性艺术家,也能让她非常欣赏。去到国外,她首先感受到的不是陌生感,反而是找到了自己的特点。“出国前,从附中到大学,一直都是在美院接受的教育,学的东西是相对基础的,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特点,但到了国外,不管是学校还是美术馆、画廊,给我一个很强大的冲击,我突然发现原来我是有特点的,我跟他们是不一样的,我没有因为这个不同感到恐慌,反而给了我信心,开始很大胆地去做,老师反而也觉得我是中国人,很有趣,会鼓励我。从那之后,我开始确定了自己的风格。”

在工作室创作的艺术家张月薇(1990年) 摄影:徐婷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的经历,有时是让人迷失的,但这也刚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理由。1990年出生的艺术家张月薇,目前生活在伦敦。她出生于北京,10岁随母亲去到非洲的肯尼亚,在那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生活了三年半,后来又搬到泰国住了四年,在那儿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学业。大学就读于英国斯莱德艺术学院学习 “Fine Art” 本科,随后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度过了三年研究生生涯。毕业之后,她积极地申请去到各个国家驻留创作,包括:巴黎、伦敦、罗马等等,

漂泊的生活,身份问题始终困扰着张月薇,但同时她也更深层地体验到各种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正是这些人生经历,成了她创作的关注点。她的作品里能看到各国的文化元素,但表达的不是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不同的人可以从她的作品中解读到多重的可能。

艺术家刘颢(1990年)


驻留也是在校生,或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艺术家热衷的创作平台,在我们采访的艺术家中,有一半人都有过艺术驻留的经历。刚刚留学回国,完成了在长沙为期一个月驻留项目的刘颢对雅昌艺术网说:“驻留最重要的就是在地性,其实真正能把驻留项目做好的艺术家并不多,因为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要完成一个项目的策划,制作和布展,这么多的工作堆在一起,同时又要走访陌生的城市和环境来寻找创作的素材对艺术家本身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但是好的驻留项目确实是一种磨炼,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刘颢在2018 A+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第二期驻留开放夜展示的作品


90后一代,出国留学与游历的经历,变得更加便捷,这使得他们的教育背景变得更加国际化。在画廊主夏季风看来:“这不仅使他们体验到不同文化的多元,最为重要的是心态的变化,对大多数90后来说,国外似乎没有如老一辈艺术家那样,有一种背井离乡的感觉,有一种经济、文化自卑的压力,在他们眼中这是个扁平化的世界,在国外与国内似乎只有地域上的差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体验,成为这代艺术家自我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些在不同文化中的体验、感受,丰富了他们的经历,也模糊掉了身上国籍的标签。

艺术家郭远亮作品:《失重》,摄影

创作,多重现实下呈现个体的真实

这批“90后”艺术家中,开启个人创作时,大多都不回避自己的生活,他们大胆、直接地把家庭、情感、经历毫不掩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关注现实,但更多的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无论好、坏,比起使命,他们更加看重个体的真实。

郭远亮(中)在2018“新锐摄影奖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


在近日举办的2018“新锐摄影奖颁奖典礼”上,郭远亮凭借作品《失重》最终摘得“2018新锐摄影奖年度摄影师”大奖,获得观众和媒体的关注。《失重》是郭远亮的本科毕业创作,记录了他爷爷,奶奶,孙子们之间荒诞却又平凡的中国式家庭生活。在得到认可的同时,也遭受到质疑,许多人认为这是组“不道德”的作品。

艺术家郭远亮作品:《失重》,摄影


没有共通语言的爷爷奶奶,离婚的小叔,作为留守儿童的堂弟、堂妹,收养的妹妹……一个家庭的所有隐私,被郭远亮赤祼祼地呈现在观者面前。虽然被批“不道德”,但对郭远亮来说:“这些事件每天在我身边发生,我对它们有着深刻的认识。虽然我拍摄的是我的爷爷奶奶,但观者也可以联想故事之外的东西。”某种程度上,他牺牲了自己家庭的隐私,揭示出了中国家庭的现实。

徐子薇(左二)在展览现场


1993年出生的徐子薇,与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回忆童年时光,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跟自己玩;加之长期所处的“外地人”状态:出生于长沙,后随父母移居深圳,在重庆完成学业,如今在北京工作。根植于自身的经验,她的作品大多反应了这种感受。揭示了这代人特有的状态:在父母的加倍关爱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既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又渴望某种亲密的关系,与强烈的认同,而个体安全感的获得往往取决于这种认同感的程度。每一个个体,都仿佛在一个大的银河系里,彼此依存,又永远孤独的星球。

徐子薇,《隧道》尺⼨可变整个空间   激光机、定向音响、普通音箱、烟雾机、吸音地毯    2018


没有基于这个文化背景的历史包袱,相应的,也使他们缺乏使命感。画廊主房方认为:“90后本质上并不特殊,相较而言,60后显得更特殊,因为他们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大翻篇。在创作上,90后正在经历的,他们前辈艺术家也都经历过。”

对许多画廊而言,选择艺术家时,基本上是考察他们个性化思维方式,和系统性创作能力。他们既拥有导师或者学校强化训练的基础,同时又能从他们固有的阴影中脱离出来;系统性创作能力可以看出他的工作是有方法论的,不仅仅依赖于偶发式的个人才华或者特殊媒材。

互联网为90后一代所打造的扁平化的世界,以及自身更加国际化的成长背景,多元的体验经历,使这代艺术家在创作时,更忠于自我,更注重个体的使命感。在夏季风看来:“90后整体,不太受中国社会传统意义的情面、虚情假意、世俗一套的影响,他们更加接近西方社会普世的生活方式,做人做事比较直接。”

“从艺术家的身份来说,有时候他们的经历其实是挺相似的,不管是老艺术家还年轻艺术家。我们只能从时代与社会环境去考察他们的创作路径,试图找到对应关系。因此90后要想有所突破,做出更大的成就,也变得很难。”夏季风指出。因此,对这代艺术家而言,在相似的成长环境下,需要追求的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底色。

也许,在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上,90后不是翻篇的一代,不能被历史所书写,但他们的特殊性却无法因此被否定。在科技创新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物质与消费极大丰富的时代,在自我价值实现与寻找使命碰撞的时代。正年轻的90后,他们面对的,既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又是焦虑不安的现实;他们不断学习、追求创新、渴望改变,他们在寻找自我,也同样迷失自我;他们更单一,也更多元;他们看起来千人一面,他们也可能一人千面。

[沙发:1楼] guest 2018-12-05 15:08:10

来源:雅昌艺术网

艺术90后生存现状:谁来为他们的艺术买单?


艺术家王晨睿(1991年)与可口可乐品牌展开的合作

ART021艺术总监周颖最近听说了一件事,一位90年的女孩儿实施了一个“艺术飞行”的项目。她包了一辆飞机邀请很多人跟她一起从纽约飞去迈阿密看巴塞尔。这样的新闻,在90后一代中似乎不足为奇。

90后一代艺术家,面临的市场环境是更加艰难的,他们没有赶上市场繁荣期,不仅难以靠卖画累积财富,连养活自己都难。但奇怪的是,90后看起来似乎并不差钱,活得一身潇洒。究竟他们是怎样的生活状态,靠什么维持生计,谁会为他们的艺术创作买单?在对90后生存状态的探讨中,我们试图理解90后的更多特质。

王晨睿INSTINCT FESTIVAL(全球电子音乐组织)创作现场大型空间涂鸦作品

“斜杠一代”

Tabula Rasa画廊年轻的创始人刘亦嫄,倾向于用“斜杠一代”来形容如今的90后。所谓“斜杠一代”,即指一个人具有多重身份,每个身份之间用一道道斜杠区分。在90后艺术家中,很多人在做艺术的同时,还身兼多职。有的可能在大学教书,有的可能在酒吧打工,有的做一些自己的品牌,还有的可能自身就是一位网红......

91年出生的艺术家王晨睿,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位“斜杠青年”。2014年毕业以来,他不仅举办了2次个展,近10场个人艺术项目,同时与多个品牌匡威、百事、可口可乐以及COART艺术现场(大理)、全球电子音乐组织、中国公益发展组织等进行了10余场跨界合作,最近在计划创作属于自己的IP形象。很难说哪一项是他的主营业务,但每一项也都与他的创作有关。

“时尚潮人”艺术家龚旭(1986年)

今年6月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艺术家龚旭,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者,也是“魔都龙王”潮流玩具品牌的创始人,本人更是一个时尚潮人。与王晨睿不同的是,他的创作,和他经营的潮流品牌,很难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会借鉴传统古画,或与《圣经》中的内容有关;而他做的潮流品牌,却是时下流行的爆品。不仅亲自创立品牌,公司的产品也由他本人亲自设计。当被问到: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多重身份之下如何定义自己时?他回答到:“我就是做自己。其实可以轻松一点,但总感觉还有些能量可以用。”

龚旭 《云龙图》 2018 布面丙烯 180×100cm

除了具有多重身份,在创作之外,越来越多人开始具备“网红”特质,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一个身份。他们中很多人运用社交媒体,有意识地培养起了一批属于自己“粉丝群体”,在微博、豆瓣、甚至国外的Instagram、Twitter上拥有成千上万,甚至百万级别的粉丝。

“网红”艺术家阿马利娅·乌尔曼(1989年)在金杜艺术中心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这一点上,国外表现的似乎要明显一些。今年在中国举办个展的阿马利娅·乌尔曼,1989年生于阿根廷,在西班牙长大,随后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学习艺术,现生活工作于洛杉矶。乌尔曼的作品最初为人所熟悉,是通过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扮演了不同身份的虚拟女性角色,其幽默的演绎,令其收获了十五万人的关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网红”。除了视频、雕塑和装置作品,她的实践包含了使用社交媒体、杂志摄影、采访、自我推销和品牌代言作为工具,为虚构的叙事体小说创造素材等。

创作于2014年的《卓越与完美》是乌尔曼的成名作

阿马利娅·乌尔曼作品“优越”系列作品


爱折腾的90后!”听起来像句广告语,这恐怕是这代人的共性。成长环境的变化,从小接触的各种兴趣、爱好,都成为他们后来变成“斜杠青年”的理由,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不是不光彩之事,反而是让每个人引以为傲的资本。

很难说,什么是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主营业务。“青年100”执行总监彭玮谈到:“60、70后,甚至包括80后,在做某件事情的专注度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明显是要高于90后的,他们更倾向于靠艺术来养活自己,这样才能够称之为艺术家,或者说他们更喜欢自己是一个全职艺术家的状态。而90后,并没有那么在乎这一点。他们的机会更多,面临的选择更多,意识也在不断改变。”


郭城作品展览现场

他们靠什么生活?

正如上文提及的,在国外,很多年轻的艺术家都是这样的“斜杠青年”。海外生活的经历给90后提供了相应的参考。这使得他们做艺术时,更加从容。

1988年出生的郭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在大学实验室待过,教过书,也在艺术机构工作过。2017年,他前往阿姆斯特丹市参加了一个艺术项目,这是他开启艺术道路的第一件作品。这期间,郭城去见了一位在鹿特丹的艺术家朋友,这位朋友平时是做装置的,他告诉郭城,刚在阿姆斯特丹呆了十天,给当地小学装3D眼镜,把两个月的钱赚够了,接着做作品。开始做艺术的郭城,也是这样计划的:“我的作品创作周期比较长,跟画廊的合作难度会大一些,所以我还做其他的工作。”

在与青年艺术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彭玮常听他们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靠卖画维持我的生计,早就饿死了。”

这一代年轻人,比他们上一代人面临的经济环境,竞争压力要大得多。星空间创始人,70后画廊主房方谈到:“在我们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和我同一代的70后艺术家,正好是赶上市场兴起的第一代,有大量的艺术家一毕业就开始和画廊合作,卖作品。十多年过去了,90后这代人正在一个萧条的时代。”

就客观环境而言, 90后一代应该是很惨的,但让彭玮意外的是:“很多年轻人是很能活的,而且比起上一代人,他们显得更潇洒,每个人都有着多种多样维持生计的方式。”——“斜杠青年”,解释了这代人能活的理由。

王晨睿的电子肖像绘画作品

上文提及的王晨睿,目前主要的收入就源于他跟品牌的合作。这是一次偶然的经历:2014年,他和女朋友去泰国,一边旅行,一边给途中觉得有缘的人画肖像,并当作礼物。还摆了两天地摊,“当时就是好玩,一边画一边卖,画了几百张还赚了些钱。”女朋友将他画的几张肖像画发在她有几千人客户的微信朋友圈,客户中有的是做公关的,结果他们一回重庆就有人找上来,便开始了第一次商业合作,在那次活动中王晨睿还把画卖给了逻辑思维的罗振宇。

自此之后,他开始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跨界合作,多的时候一个月要接几场活动,少的时候两个月一场,许多大的品牌都找到他,这成了他主要的收入来源。

我们关注的艺术家中,大部分的人在毕业后都成了“斜杠青年”,在创作之外,兼职另外一份工作,大多与艺术相关,当老师是其中首选;也有不少人依靠申请驻留项目继续创作;另外,艺术奖项,也为许多人走出校门提供了第一笔资金,以及工作室上的支持。

艺术家刘斯博(1989年)与他的作品及衍生品滑板

1989年出生于石家庄,生活在重庆的刘斯博,去年刚结束了在川美油画系近8年的学习生涯,他的生活代表了大部分90后当下的状态。毕业后,他一边做作品,参加展览,一边在美院外聘上设计基础、观念摄影的课程,维持基本开销。

这样的生存现实,让90后在面对自己的职业化之路时,一方面不得不降低个人的期望,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更为从容。无论消极还是积极,大家都非常清楚的一点是:只能拿好的作品出来说话。生于1990年的刘亚洲,2017年刚刚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在木木美术馆、杨画廊都展出过,但他并不着急卖作品,或找画廊签约:“我把作品的归宿当做严肃的事,不只是钱的问题,好的藏家和好的艺术家其实是在做同一件事。出好作品,是当务之急,而不是卖作品。”

胡佳艺作品《冰刀》

谁来为他们买单?

雅昌艺术网关注到的90后艺术家中,90%左右的人,毕业或在校时,已经举办过展览。这其中,约60%的人是在国内目前较活跃的画廊举办个展,比如张月薇(长征空间),茅昊楠(香格纳画廊),孙一钿(BANK画廊),肖海生(华艺廊)等,还有约20%的人是在国外留学时举办了首次展览。其他的则主要是通过艺术奖项,或驻留项目开启他们的艺术之旅。

肖海生(1988年)华艺廊个展“我的问题不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展览现场

孙一钿(1991年)BANK画廊个展现场

当然,他们都属于幸运儿,这些展览机会为他们的职业之路做了很好的铺垫。但举办展览是一回事,谁会这些年轻人买单?在画廊主房方看来:“目前我们所面对的收藏群体,基数很小,对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支付意愿还很低。这种时候,需要的是打开收藏的面,所以一位年轻艺术家,即使非常优秀,关键的一点是,开始时不能定太高的价格,否则未来几十年的路,很难循环下去。”

胡佳艺(1993年)作品:《冰刀》2014/9  中国重庆 在两块重叠的钢化玻璃上滑冰不断摔倒精疲力尽 单视频影像有声彩色,6分01 秒循环


房方所谈到的,正是很多人选择购买、投资年轻人的重要原因。已经持续举办8年的“青年100”,在青年艺术家推广上打开了一个局面。彭玮谈到:“我们做了八年之后,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前两年,圈内的人都是观望的态度,逐渐地,他们从观望变成了参与者。”今年刚刚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的胡佳艺,2014年罗中立奖学金获奖作品《冰刀》就出现在了此次“青年100”上,这件作品被她的朋友收藏。

博而励画廊在2018年ART021艺博会上带来王加加个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与胡佳艺的情况相似,许多90后艺术家,他们的第一批藏家很可能就是身边的朋友,或老师的引荐。这是艺术家的第一批“粉丝”,他们最了解艺术家,也最能理解艺术家的作品。在今年ART021上,博而励画廊呈现了王加加的个展,作品几乎一售而空,这其中许多就是被王加加全球各地的好朋友们买走的。

但对一个艺术家而言,要走上职业化道路,是需要有自己专业收藏群体的。找到画廊机构,持续推广,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90后一代中,“网红”特质帮他们累积了足够的关注度,这是艺术家最早的“粉丝群”,以及未来的“收藏群”。

玉兰堂经营的艺术家孙莹就是他们在网上发现的,在还没有跟画廊合作之前,艺术家就已经在豆瓣上很红了,她插画风格的作品,很受文艺青年欢迎,而那时艺术圈还没有人知道她。每次画廊举办孙莹个展,都会有很多她的粉丝慕名而来。在画廊代理艺术家的这些年中,其作品价格一直在稳步且快速地上升,这与其背后庞大的粉丝及收藏群体直接相关。

著名的“网红”艺术家葛宇路的作品


善于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也许是属于这个群体独有的特质。比如90年出生的葛宇路便是其中最为知名的“网红”。对90后艺术家而言,自媒体与互联网,有些时候,不仅是他们创作滋生的土壤,也成为他们成名的有效途径。当局面被打开,接下来的道路就会好走很多。

当然,比起“网红”艺术家,更多的90后一代,仍然沿着前辈的足迹,在职业之路上踏实前行。也许,和上几代稍有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意识到,虽然市场环境不利,但时代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压力,也有机会。未来的发展,每个人应该依靠的,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市场环境,更应该是主动参与其中的自己。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