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又错位下的京沪艺术PK,进入白热化了吗?
发起人:搞事情  回复数:0   浏览数:1802   最后更新:2018/11/20 13:51:28 by 搞事情
[楼主] 搞事情 2018-11-20 13:51:28

来源:Hi艺术 晓晨&啸川


上海双年展开幕,一众名声雷动的展览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西岸艺博会与ART021两大重量级艺博会的落幕,则为2018年上海艺术周画下了句点。《Hi艺术》编辑部全员在上海驻扎了一周之久,甫一返京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北京艺术圈的报道工作中,场景的剧烈切换让人无需刻意对比也会忽然一惊,刚刚经历过上海的“满堂彩”,貌似冷清的北京艺术圈是否略有输阵?


第五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外景(摄影:董林)

第六届ART021博览会外景(摄影:董林)

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现场(图片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京沪之争只是错峰吆喝?


为什么今年的上海艺术周如此人声鼎沸?因为恰逢两大艺博会与上海双年展同年,三根顶梁柱同期撑的这片天。三大盛会前后脚前依次开幕,阵仗就摆在了那里。今年又是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扩容的一年,双倍扩张之下新盖了场馆,入场的玩家自然更多。除此之外,西岸艺术中心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得靠近西岸艺博会场馆的地理优势,借着东风争先恐后地开幕新展。活络的上海人又将周边美术馆展览与艺博会门票结合在一起,强强联合,一票在手,天下我有。一向活跃的上海私营美术馆及非营利机构也趁热打铁,抖出的都是夺人眼球的大展。如此你来我往,深谙“聚力”之道,让十一月第二周的沪上热闹非凡。

“艺术史40×40”,宝龙美术馆(图片致谢:宝龙美术馆)

“韩国抽象艺术:金焕基与单色画”,宝龙美术馆(图片致谢:宝龙美术馆)

“古往今来——李真个展”,震旦博物馆(图片致谢:震旦博物馆)


回到北京之后,尽管同期不乏新展,但北京地区下半年的大展潮通常爆发于九月,并由此拉开下半年的大幕。11月并非吹响号角的关键时刻,所以相较上海地区的来势汹汹,北京地区不免乍看有“疲软之态”。

“丁乙:立交”,香格纳画廊(图片致谢:香格纳画廊)

“马修·戴·杰克逊:新风景画”,乔空间(© Matthew Day Jackson,Courtesy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卡塔琳娜·格罗斯:呢喃的泥土”,上海chi K11美术馆(摄影:Laura)


北京艺术圈最热火朝天的时段在每年的3月、5月和9月前后。3月末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和Art Central开幕,众多国际藏家和艺术从业者会在涌入香港,在视觉上大快朵颐前,趁着北京72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前来观光同期开幕的“画廊周北京”。5月则是北京老牌博览会“艺术北京”独挑大梁,周边艺术展览也随之“百花齐放”。不过,今年5月的北京还新迎来了JINGART艺览北京博览会,试图改变艺术北京十几年独领风骚的局面。今年的8月30日,北京当代·2018作为一支新加入的生力军也迎来首届开幕。紧接着9月则是北京画廊圈摩拳擦掌,开启下半年的艺术盛事之时。而上海也并非只在11月有比肩继踵的艺术活动,在7月也有盛大的Condo Shanghai。本地的9家画廊与13家国际画廊共享空间,多元合作,高质量的展览同样让整个上海熠熠生辉。


如此看来,两地只是错峰吆喝,似乎难以立判高下。

“仪礼·兆与易”,红砖美术馆(图片致谢:红砖美术馆)

“裴咏梅个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图片致谢: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UCCA Gala 2018慈善晚宴现场(图片致谢:UCCA)


京沪美术馆生态一览


那么再从艺术机构来看,似乎北京整体的美术馆生态确实在完整与活跃程度上难以媲美上海。上海的私营美术馆近些年遍地开花,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和上海外滩美术馆总能给沪上的当代艺术展刷新票房纪录;复星艺术中心和油罐艺术中心的启幕也为上海的非营利机构增添更多色彩。如此欣欣向荣之势也许令北京略有捉襟见肘。由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在闭馆整修,北京私营美术馆的大梁目前落上今日美术馆和红砖美术馆的肩头。木木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时有闪光,远在顺义的松美术馆当仁不让地成为京城美术馆颜值担当,展览不疾不徐地举办但水准一直在线。而在公立美术馆方面,北京有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展览质量也不容小觑。但上海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样兼具口碑与实力的美术馆,又凭借上海双年展这样的品牌展览,在公众参与度上更加赢得一筹。

布尔乔亚 《母亲》927.1×891.5×1023.6cm 钢、大理石  1999

(泰特美术馆收藏,图片版权©伊斯顿基金会、VAGA(ARS),纽约。摄影:Jiaxi & zhe,图片致谢:龙美术馆)

“GUCCI x MAURIZIO CATTELAN:艺术家此在”,余德耀美术馆(Photo by JJYPHOTO, Courtesy of Gucci)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上海外滩美术馆(图片致谢:上海外滩美术馆)


一级市场之外的京沪之争


除了博览会带来了国际顶尖画廊的露面,不少国际“大玩家”也纷纷落户于上海。2017年,大田秀则画廊在上海开辟新空间;Lévy Gorvy画廊也宣布在上海设立其首间亚洲办公室;2018年,贝浩登落户上海……中国观众也因此得以和克里斯汀·艾珠、草间弥生、村上隆、温德尔维等国际知名艺术家亲密接触。

“村上隆个展”,贝浩登上海(摄影:Aimee)

“草间弥生:我对爱的憧憬全部从我内心出发” ,大田秀则画廊(摄影:Belial)

“刘野:寓言叙事”,Prada荣宅 (©Prada,Photo by Haoyue Jiang)


与此同时,国际知名奢侈品牌似乎也对上海抛出了更多的橄榄枝。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将藏品展选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GUCCI携手卡特兰,在余德耀美术馆进行了一场视觉盛宴;Prada也在上海法租界开辟荣宅,深耕品牌的文化艺术实践……而在北京,暂时只有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在国贸三期开辟据点,为接地气的帝都带来时尚之风。


在二级市场方面,北京和上海都是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香港的国际巡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站。北京作为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三大国内巨头拍卖行的大本营,在二级市场的实力上似乎更加雄厚。虽然近几年涌现了佳士得上海、保利华谊(上海)等拍卖会,但纵观全局,尤伦斯男爵夫妇、少励家族在换手私人藏品时,纷纷将“大货”“押注”在北京。


两地错位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

谢晓东

在艺APP创始人


从博览会的生态来讲上海现在肯定是比北京更加成熟。ART021也好,西岸也好,都仍在快速地进步和发展,并且做得越来越好。同时外围的老牌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也依然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中西方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都在艺术周中都获得了相应的关注。

“物镜——刘建华个展”,上海玻璃博物馆(图片致谢:玻璃博物馆)

“罗素·杨之造星时代”,艺仓美术馆(图片致谢:艺仓美术馆)

“池田亮司(Ryoji Ikeda)个展”,油罐艺术中心一号罐(图片致谢:油罐艺术中心)


从美术馆来说,上海私人美术馆的总体建设优于北京,与博览会在艺术周期间的互动也更加成熟、良性和深入。许多展览在艺术周期间开幕,观众可以在一个时间相对集中的范围内看到很多重要的展览。既有学术展览,又有商业展览,能够满足广大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在各个层次上的需求。同时以这两个主要的艺博会为例,越来越多的国际画廊加入其中,呈现出一个阶段性、但国际性的交易市场。这对于推动本土的画廊业具有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教育并影响了从业者,也影响了藏家和普通观众,整个市场和受众的审美水平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Light, Heat, Power!”,留下空间(图片致谢: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爱德华多·阿朗兹 - 布瓦罗、托马斯·坎托、维克·慕尼斯:冬日群展”,德玉堂(图片致谢:德玉堂)

“界面效应Becoming”,今日美术馆(图片致谢:今日美术馆)


北京也有艺术周的概念,但总体上是二级市场为主的形态,因为国内最大的拍卖公司都集中在北京,感觉艺术周的主角是拍卖行。上海就更偏向一级市场和美术馆体系。这也是两个城市各自差异化的特点。在一级市场包括艺博会的建设方面,北京确实需要拿出更大的力量。


所以,从画廊、美术馆和艺博会这三方面,都可以看出上海艺术氛围的总体建设在国内已经处于领跑阶段,在跟北京拉开差距。但北京还有二级市场交易中心的优势,所以谁先谁后还不能简单下定论,但两地错位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

“史金淞个展:第三种复制”,白盒子艺术馆(图片致谢:白盒子艺术馆)

“金小尧:钴蓝”,单行道画廊(图片致谢:单行道画廊)

“王源远:长生殿”,玉兰堂画廊(图片致谢:玉兰堂)


北上之争没必要这么较真

周艟

青年藏家


我一直说北上之争没有必要把这么较真。


这两年很多北京藏家去上海越来越频繁,认为上海的十一月已经可以媲美巴塞尔。不少国际藏家甚至说上海在这个时间点比伦敦、纽约还热闹。这对上海来讲,固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但我们还是不能忘记北京本身作为艺术大本营的职能。大部分的重要艺术家、画廊、艺术界人士,包括每年重要的二级市场都还是集中在北京为主。

“郑路:局现”,沪申画廊(图片致谢:沪申画廊、郑路工作室)

“倪志琪:真空、干地与房间”,艺术门(图片致谢:艺术门画廊)

“刘天怜:两个世界”,hiart space(摄影:汪晨)


这次上海艺术节期间我也有做一些自己的艺术活动,在我看来,来自北京的藏家群体很大。而诸多国际画廊在中国的收藏群体中,来自北京的重要客户也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我可能要稍微为北京说句话,不要因为上海一下子变得这么热闹,就觉得北京失去了原本的艺术职能。为了准备每年上海的艺术大舞台,北京担当的就是艺术大本营的职责、艺术界主要的生产准备,和较为主流的消费藏家群体。这一块还是不能被改变的。只能说未来北上的分工会愈发明确,在未来这方面肯定会更大地带动上海的人气,和对外尤其是对国际的影响力。

“屠洪涛:时间的旅行者”,龙美术馆(西岸馆)(图片致谢:龙美术馆)

“陈晓云:降临”,香格纳北京(图片致谢:香格纳画廊)

“花花公子:解码世纪审美”,AC Gallery(摄影:Liz)

“葛辉:欲望天堂”,站台中国(图片致谢:站台中国)


如果大家以这样的心态去看待所谓的北上之争,那就没有什么好惊奇的,还是蛮自然的。也不能因为上海一下如此热闹就不去北京了,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苗颖:他山之石”,没顶画廊(图片致谢:没顶画廊)

“吕振光:伏脉千里”,AIKE画廊(图片致谢:AIKE画廊)

“坚决提高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东画廊(图片致谢:东画廊)


北上各有千秋

王从卉

知美术馆艺术总监


北京大气阔朗、资源丰厚、但商业环境过于粗线条、低效率;虽然高人云集,但江湖复杂、各自为派,合力不足;动嘴的多,动手的少;政治中心给当代艺术语境下内容提供的宽松气氛不足。

“Andrew Sendor:Saturday's Decent”,北京现在画廊(图片致谢:北京现在画廊)

“赵要:有神的信号,有神的信号。”北京公社(图片致谢:北京公社)

“清风掠过:刘云个展”,艾米李画廊(图片致谢:艾米李画廊)


反观上海精致务实、商业环境更高效、团队更精密操作;开埠口岸海派风格鲜明,国际化程度较高。最后,上海政府在艺术部分的支持是系统性的:比如西岸区域开发、对城市双年展持续支持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Nalini Malani:Can You Hear Me”,阿拉里奥画廊(图片致谢:阿拉里奥画廊)

“沈忱 1980年代抽象水墨” ,今格空间(图片致谢:今格空间)

“胡庆雁:空洞的,多余的”,麦勒画廊(图片致谢:麦勒画廊)


以后上海也会纳入行程

唐丽丽

资深艺术品经纪人


其实两地博览会成交的究竟情况,一般的外部人员无从得知,且我相信每一家都不太一样。我不愿意用题目中的前提来谈,只说说我作为一个从业者和买家的感受吧。展示效果上来讲,上海的确是环境、情调更加洋气,加上进博会的召开人气很旺,但北京因为还是中国的艺术中心,体量更大一些。上海西岸和ART021呈现一种又竞争又共赢的姿态,的确更有活力,但未来很多两边重合的画廊是否会择一而选,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北京目前由于艺术北京和设计北京+Hi21新锐艺术市集的崛起,从人流量和购买上来讲,不见得差过上海。其实对于艺术博览会,我觉得每个大城市都有才好,都人声鼎沸才好。以前只会在北京看,因为方便嘛,以后上海也会纳入行程,这次我就买到了很喜欢的作品。

“前川强——当今、依然与时俱进的‘具体派’艺术家”,华氏画廊(图片致谢:华氏画廊)

“杨嘉辉:马路如虎口”,马凌画廊(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辛迪·舍曼中国首展,复星艺术中心 (Photo by JJYPHOTO)


竞争从来都是前进的动力

李孟夏

资深媒体人、现代传播集团艺文创意总监


其实京沪差异不光表现在艺博会方面,从时装周,生活节,音乐节等等大型活动的类比上我们都能够看出来,以前我们会说是风格差异,可是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是明显落差了。草莓音乐节、简单生活节在上海可以有从西岸到世博园等交通便利的市区场馆来开展,同样的音乐节在北京只能到河北郊区去进行。上海时装周能有新天地、外滩源、西岸这样成熟的商业地产项目的支持,而北京也只有798一个地方。

“谭军个展”,亦安上海(图片致谢:亦安上海)

“王海洋个展”,胶囊上海(图片致谢:胶囊上海)

“黄彦彦个展”,BANK(图片致谢:BANK画廊)


本质上原因就是京沪两个城市越来越差异化的政府对文化艺术大型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好的商业生态能够让艺术文化具有群聚效应,北京的交通、城市管理渐渐让商业失去活力,也会在方向上影响到艺术文化的发展。


即使环境越来越差,但在地艺术家、画廊、艺术文化从业人员依然有着热情和动力去不断尝试,做出改变。竞争从来都是前进的动力。

“施勇:一切皆有可能”,要空间(图片致谢:要空间)

“娜布其: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 ”香格纳M50(图片致谢:香格纳画廊)

“郭熙:路过此地”,Vanguard画廊(摄影:chen_yinn)


常态 VS 总会进入常态

首届北京当代·2018外景图(图片来源:北京当代)

首届JINGART博览会外景图 (摄影:董林)


看起来京沪两次错位错峰的态势已然形成。北京二级市场的地位一时难以撼动,去中心化下上海的一级市场更活跃。近些年北京的老牌博览会遭遇瓶颈、质疑不断,但在2018年,JINGART艺览北京、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丨酒店型、北京当代三大博览会接连亮相北京,也说明了北京这块大蛋糕依然得到多方垂涎。

“胡为一:越界”,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图片致谢: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

“许东荣:拼图”,八大画廊(图片致谢:八大画廊)

“石冲:隐影”,前波画廊(图片致谢:前波画廊)


京沪PK的话题三不五时地就被人提起,《Hi艺术》也从各个角度做过数次话题的探讨。此次在上海艺术周一记组合拳之下不少人感到片刻的眩晕,但冷静下来回想起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在去年接受《Hi艺术》采访时说过,大意是北京已经进入了一种常态,现在上海正在经历的北京都已经经历过了,可能“懒得”去做了。上海的崛起和爆发十分亮眼,但总会进去到这种常态。常态最折磨人,也最考验人。

“罗德尔·塔帕雅个展:神话与真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摄影:Laura)

“梁绍基:恍”,木木美术馆(图片来源:木木美术馆)

向京 “S”《右侧》,松美术馆(图片来源:松美术馆)


在这种常态下,北京和上海都需要不断有勇于且乐于搅动“一池春水”的弄潮儿持续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无论选择创作、市场还是两者兼顾,北上之争,大本营VS大舞台,有活力的地方才是群众乐见其成的地方。

“术问:乔恩·凯斯勒&颜磊”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展览现场(图片来源:CAC)

“2018秋季Hi21新锐艺术市集”现场(图片致谢:hi小店)

“静物之流,静居之思:格兰菲迪中国艺术家驻村计划12周年”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东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