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双年展开展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534   最后更新:2018/11/20 13:08:38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11-20 13:08:38

来源:典藏艺术网 张玉音

2018 台北双年展「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主视觉。(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2018年台北双年展「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简称「后自然」)正式向公众开放,也是台北市立美术馆(简称北美馆)历经九个月的闭馆整修后,正式的全馆开放。将于未来四个月直至明年3月10日展出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及地区共42名参展者与参展团队的精彩作品。


美术馆策展体制的新反省


北美馆馆长林平也于双年展开展记者会表示,台北双年展是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与重新汇聚的时刻。北美馆过去已经针对过去20年的「台北双年展」进行历史档案的重启与展示,而今年第11届的台北双年展,是即将重新去建构双年展话语与脉络、定位的重要时刻,「本届台北双年展从过去身分认同、政治与全球化金融危机、资讯与科技高度发达等议题,转而关注与人类切身相关的环境与生存议题。美术馆作为台北双年展的基地,将是展览的中枢神经系统,透过实验性操作,成为跨越专业领域多元讨论的平台,希望能持续引发及反馈更多的生态反思与迴响。」 美术馆将企图从「人类世」相关的反省,朝向逐渐倾听「非人类」的声音,寻求相互共生互利的关系。


她也补充在这次策展的过程,也感受到两位策展人对于策展体制的反省,艺术家与跨域的共创,形成预见问题的能力,以作品达到创造性与启示性的实践,并以开放讨论的角度重新观照自然与生态议题,与美术馆场域展开对话,共同寻索过程导向策展机制的可能。

2018年台北双年展「后自然:美术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开幕现场。(摄影/张玉音))


后自然.后人类.后殖民.后博物馆


本届双年展由吴玛悧与范切斯科.马纳克达(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吴玛悧表示策展的创造与近年台湾热切讨论的能源使用、环境污染有相当的关系,而这样的议题不仅是台湾的课题,更是国际关心的重要议题。


她也提到此次双年展的四个关键字:「后自然」、「后人类」、「后殖民」和「后博物馆」,「如我们从后自然来谈,当然会涉及到人类和科技的演进,和环境形成的历史成因,其中美术馆已经不同以往我们熟悉的博物馆角色,创作者尝试处理机制与环境的关系与课题。」


吴玛悧也提及当我们谈人和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会发现所有的议题皆不停纠缠在一起,双年展中的作品提出许多问题面向,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她也以菇类与真菌类的生态方式背后的丰富讯息来譬喻,「真菌类的根部底下其实存在地下蔓延的支持群体,强调彼此连结的概念,面对所有的环境问题也是如此,万物必须要同心合作,才可能朝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马纳克达表示能够拥有这次开放心胸的工作经验是他的荣幸,他也形容作为艺术家出生的吴玛悧,将其关心的议题扩大到整个展览的动能,展览的核心便是以生态系统作为譬喻,「所有的生物相互依存,生态系统其实提供最宝贵的学习对象,艺术家用不同的创作方式来提案,企图打破人和非人的界线,藉由非人类的视野更能提出改变的可能。」


这次策展计画让美术馆有许多机制性的开放,会和社会环境议题有更密切的结合与整合,包括以学校、建筑工作坊、生态实验室等形式,让展览如同生态系统般,都是持续成长的,或是能够形成新的知识累积,「展览是一个开放系统,开幕后更是展览的延续,未来是可以共製的。」


两位策展人表示希望藉由此次双年展,将各种界线拆除,「真的拆除后我才有可能创造生态系,自然是紧密地存在我们四周的,美术馆也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社会脉络共同存在的,我们要用这样的角度思考,对话才可能产生。」


本届双年展亮点作品


菌丝网络社会


菌丝网络社会(MNS)是一项艺术家集体计画。菌丝体是真菌细胞线状网络的总称,负责分享和处理讯息,菌丝网络社会为台北双年展製作了一个大型菌丝网络模型,展示其传递讯息的能力和与其他植物共生的行为。该装置以真菌产生的棒麴霉素(Patulin)分子结构为原型,由17个长有灵芝菌丝体的透明压克力原子和特製的感应器、发射器、接收器所组成。这些电子设备侦测到活体菌丝原子内的物质变化后,透过无线电频率传输讯息;讯息被空间化并转化为可在装置中体验的声音。

菌丝网络社会(弗朗兹.萨韦尔(Franz Xaver)、太郎(Taro)、马丁.豪斯(Martin Howse)、郑淑丽(Shu Lea Cheang)、全球网络节点(Global Network Nodes))《菌丝网络社会》,複合媒材、装置,1000×800×360cm,2018。(© 参展团队、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颠倒的树(映射)


设于美术馆入口大厅的是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akansson)持续发展的作品《颠倒的树(映射)》。一株在地树木被倒挂、于地板上方停悬,被物化的树成为一件雕塑;艺术家在此挪用了马歇尔.杜象(Marcel Duchamp)将非艺术转移到艺术空间的概念。树枝在树冠上方和下方的镜子中无尽反射,这株单一的树喻指所有树种,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与对它的剥削。

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akansson)《颠倒的树(映射)》,杜英、钢、玻璃镜面、不鏽钢镜面、钢索、木板、溼度计、浇灌系统、喷雾系统,尺寸视空间而定,2018。(© Henrik Hakansson,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圆山附近


范钦慧长期以声音记录台湾生态环境、致力发展土地之听音美学﹐并于2013年推动「寂静山径」计画,唤起更多人关注自然声景保护的价值。于台北双年展期间,范规划了圆山徒步导聆,让参与者循著前辈艺术家郭雪湖1928年的画作《圆山附近》中的写生路径,穿梭于不同的声景中,经由身体的移动与感知交流,进而理解在此空间的细緻变迁。


北美云


张怀文与MAS微建筑研究室共同打造《北美云》计画,将作品设置于北美馆外管状空间立面,从馆外与馆内皆可视见,并与设置于美术馆屋顶的气象站互动,《北美云》由白色曲线钢架与风帆型态的膜构造组成,互动科技的应用使环绕它的水雾与照明系统,能和设置于屋顶的气象站数据与远端的空气品质指标AQI产生互动,以颜色显示北美馆周围的空气品质、气温等数据,用风帆的摆动、云雾的变化、云朵的颜色,呈现出《北美云》与北美馆微气候的真实互动。

张怀文《北美云》,钢构、膜构造、气象站、水雾系统、LED,400×120×600cm,2018。(© 张怀文、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世界处理器


英果.古腾(Ingo Günther)的《世界处理器》以数量庞大的地球仪装置展示,力求改善我们情感面与知识验的游历世界惊豔,基本上以一种新闻学的视野,建构在艺术思想与科学调查的重新解构与开放性。

英果.古腾(Ingo Günther)《世界处理器》,发光地球仪,每颗直径30公分,1988迄今。(© Ingo Günther、佛罗伦斯Nova Rico SpA、东京P3 art and environment、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萧圣健的作品《归》回忆记忆中的童年,总有热闹的鸟鸣陪伴,如今都市开发、环境破坏,这样自然不过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作品以悬挂如树状的鸟鸣器,在灯光交错间,製造黄昏树影的意象。

萧圣健《归》,机械动力,尺寸视空间而定,2018。(© 萧圣健、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我们的岛——台湾环境变迁纪录影片


柯金源透过纪录片形式,以环境史时间轴的比对方式,观看台湾土地利用型态对环境、生物与人的影响;并透过海陆交界、生物与人的关系、离岛样态、山林声息、灾难等议题,清楚揭露台湾岛屿长时间的变迁历程。

前方大银幕为柯金源《前进》,纪录片,片长108分钟,2018。其馀为《我们的岛─台湾环境变迁纪录影片》。(© 柯金源、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Post-Nature: A Museum as an Ecosystem)
展期|2018.11.17-2019.03.1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