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所有人都在谈论的反思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1   浏览数:1984   最后更新:2018/12/08 16:33:39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8-11-16 11:27:37

来源:artnet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中恩里克·耶泽克的作品


“前进一步,后退两步。”1904年,列宁在针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撰写的文章中这样说道,而步入第12届上海双年展的观众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厅内就可以看到恩里克·耶泽克(Enrique Ježik)用废弃的硬纸板箱拼出的这八个大字。艺术家在上海本地收集的纸箱上还残留着各种来源不明的标签,就像这些纸箱已经不再充任生产之初的用途,由它们拼凑的“前进”和“后退”也脱离了当年的政治语境——一些人们难以描述的改变发生了。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中恩里克·耶泽克的作品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而就在无意中,我们又戏剧化(dramatize)了身边发生的改变。”此次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说道。从废纸箱开启的双年展是梅迪纳多年思考的结果,如何在美术馆环境下呈现这些难以描述的改变,成为梅迪纳思考过后需要解决的疑问。


“双年展巨大的体量和它的复杂性注定了包含在其中的作品会指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我们在这种体量的展览上追求‘统一’(sameness)则会显得没有意义。”梅迪纳由此在展览内部构建起多条叙事通道,对艺术实践在这个前行与回望并峙的时代所能扮演的“见证者”角色展开了观察。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中克里斯蒂娜·卢卡斯的作品


梅迪纳的观察首先开始于一些人类耗费数年用以理解、但又在今时变得崭新的概念,比如隐藏在细胞中的遗传密码。艺术家拉斐尔·洛扎诺-亨默(Rafael Lozano-Hemmer)利用流体动力学方程设计的作品将人体的遗传密码呈现在了高清显示屏上,这些遗传密码以“蒸发”状态向上湍流,几乎构成了一幅基因的“自画像”,而观众在一旁的说明文字中则会捕捉到更为令人惊叹的事实:艺术家身体内完整的遗传密码具有32亿个碱基对。


克里斯蒂娜·卢卡斯(Cristina Lucas)将概念的图像化指向了“时间”,《顺时针》是由360个时钟组成的机械装置空间,在这个以地球的圆弧形塑的空白空间内,指针行走的声音被无限放大,全世界的时间同步流动着。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中阿玛莉亚·皮卡的作品


梅迪纳认为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在当下已然发生了变化,甚至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区隔都已变得不再稳定,无论是在文化、情感方面,还是就法律定义和科学猜想而言。展览因此还囊括了阿玛莉亚·皮卡(Amalia Pica)的系列作品,艺术家深入研究了类人猿和人类尝试彼此沟通的历史,重新思考了人类与动物在哲学和现实层面上存在的种种屏障。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开幕现场


而从人类本体到社会转型的议题转变将时代急促而矛盾的气息投射到了展览之中。生活于香港的艺术家李继忠带来了一件双屏影像作品《钟声为谁敲响》,其中一个屏幕上播放着平静饶美的山区景象,而另一个屏幕上播放的则是同样的山区在战火纷飞中被毁于一旦的场景。“对立与冲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从意义还是手段上都发生了改变。”梅迪纳提到,而展览也以巨大的篇幅呈现了文化悲剧和社会运动给时代造成的阵痛。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中迈克尔·拉克威茨的作品


2003年,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经历了洗劫和纵火,艺术家迈克尔·拉克威茨(Michael Rakowitz)用中东地区废弃的报纸和食品包装袋重新制作了那些遗失或被毁藏品的混凝纸仿制品。这一系列静静陈列在展厅一角的作品拥有一个口号般的标题:“无形的敌人不该存在”;而基里·达莱娜(Kiri Dalena)的作品则反映了她的故乡菲律宾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她在社会活动者的家宅中为他们拍照,被拍摄的人都戴上了石膏面具,从而保持着他们被迫要在社会中维持的“匿名状态”。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中迈克尔·拉克威茨的作品

比起装置和影像作品呈现的丰富的信息效果,绘画在展览中的出现使艺术所能达成的隐喻更为纯粹和动人。伊沙伊·胡希德曼(Yishai Jusidman)的“普鲁士蓝”系列重置了纳粹集中营遗址的照片,并将其重新制成“普鲁士蓝”单色绘画。展览文字提及:“普鲁士蓝是最早的人工合成颜料之一,与纳粹毒气室中使用的窒息毒剂氢氰酸不无关联。至今在一些毒气室中还能偶然发现残留的蓝色痕迹,其化学构成则与普鲁士蓝颜料一致。”


艺术作品的力量在于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见证的手段。”梅迪纳谈及艺术作品在面对历史的表现力时如此说道,“我们对自身怀有一些复杂的疑问,当面对和理解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可能对它的创作年代或者创作者一无所知,但抱持着学习自我和学习当下的心情,我们总是尝试着去靠近它,这正是艺术与一般信息文字的区别。此次展览要做的就是凸显艺术的这种价值。”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开幕现场


而举步于展厅中的观众也将在展览构造的场域中一遍又一遍地理解展览的主题“禹步”——“这是一种脱胎于中国古代神话的神秘步伐,看似在后退,实则在前进。”梅迪纳解释道。受到美国诗人E·E·卡明斯于1931年在诗歌实验中创造的词语的影响,他还将展览的英文标题起名为“Proregress”。“这个单词让我想起了今时,甚至也让我开始关心卡明斯生活的时代。”梅迪纳回忆起灵感诞生的那一刻,“我认为历史的方向是悬而未决的,时代似乎背负着某种压力不断向前,但‘进步’(progress)和‘退步’(regress)又是同时发生的,‘Proregress’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我的思考。”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开幕现场


此次展览是否是对一直以来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关于“进步”观念的反思?梅迪纳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补充道这种反思发生在展览的各个层面。“观众可能一时看不清展览的全局,但展览不像一幅绘画作品,可以一眼看到细节,展览内含的叙事注定了观看它是一个过程。而至关重要的就是这个过程,在各个层面发生的反思恰恰是要通过这个过程才能领悟的。”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开幕现场


而美术馆与“白盒子”之外的城市空间如何发生互动也是上海双年展自2012年起便开始思考的问题。伴随着本届双年展的开幕,作为双年展组成部分的“城市项目”也将在上海各处设立展览馆、影院、实验室、发声场,为公众提供别样的观察视角。“我们需要为一些作品寻找到特别的展览空间,让艺术为生活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梅迪纳兴奋地说,“城市项目为双年展制造的‘延展空间’打破了美术馆惯有的“群展”逻辑,让“禹步”成为一次值得讨论的(arguemented)双年展,而上海恰恰是一个可以提出问题的地方。”

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

展期: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10日

地点:上海艺术博物馆


文丨Xavier Liang

[沙发:1楼] guest 2018-12-08 16:33:39
http://www.art-ba-ba.com/images/post/smile/tuski/04.gifhttp://www.art-ba-ba.com/images/post/smile/tuski/03.gif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