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比翼艺术中心到没顶公园,你走了多少步?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801   最后更新:2018/10/23 11:00:14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8-10-23 11:00:14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杨旖旎


.Film

/

徐震

没顶公司

从上海比翼艺术中心到没顶公园



没顶公园


没顶公园开幕

文:杨旖旎


10月20日正式开幕的没顶公园是没顶公司的新一轮扩张。从没顶画廊、徐震品牌、徐震专卖店,一直到没顶公园,没顶公司的产业链从传统的艺术商业模式进展到先锋的新型作品销售方法,今天又扩张到文化建设。坐落于上海崇明岛的没顶公园占地100,000余平方米,由没顶公司与崇明大通艺术馆共通创建。艺术实验空间、露营地、马场、文献馆、鱼塘、艺术驻留、雕塑空间、小型动物乐园构成了这座“艺术岛屿”,又以项目空间特别展、公园雕塑常设展、以及上海当代艺术文献陈列三种展览形式共同呈现当代艺术面貌。




没顶公园“环形狩猎”,陆平原,《水晶骷髅》,2016


此次“项目空间特别展”是由策展人陈嘉莹策划的“环形狩猎”,展示了三位年轻艺术家陈冷、陆平原、李汉威的作品。陈冷《信息壁》将轮胎打印成巨幅广告牌矗立在户外空间,广告牌暗示着信息时代,而轮胎图像又呈现出滚滚而来的压倒性状态,观者似乎无处逃脱。然而观者的消费者身份使之对这广告产业景观却熟视无睹,那么此刻谁是猎物呢?李汉威善于使用商业广告与电影的形式进行隐喻,在作品中虚构的公司或品牌营造了一个架空的世界,而无论是《泰斯系统:制造煎饼重武的几个步骤》还是《泰斯系统:火锅》都将食物与油的碰撞置于更大的背景对抗性下,同样呈现出“环形狩猎”的主题。陆平原的《水晶骷髅》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在崇明的游历,以短篇奇幻故事的形式诉说着当代人与土地之间的获取、背叛与反噬。三组作品通过不同的路径诠释当下的人文境况,并借由没顶公园特殊的地理环境织造一个跳脱城市喧嚣的局外境况。狩猎影射的是一种捕猎状态,猎者与猎物的对抗性与身份置换性呼应了“环形”的主题,猎者在捕获猎物的同时也被假象中的“牺牲者”控制着。这样的双向关系或许源于技术/工具的反身性

没顶公园“常设展”,徐震®,永生–崇文塔的无头佛,北齐圆雕菩萨立像,北齐贴金彩绘佛像,北齐贴金彩绘菩萨立像,北齐圆雕佛立像,北齐胁侍菩萨像,帕台农神庙东翼。

没顶公园“常设展”,徐震®,永生–波赛冬、乳鸽

没顶公园“常设展”,徐震®,永生–六朝彩绘陶龙、沉睡的缪斯


户外雕塑展与绘画陈列展为公园常设展,曾经在世界各地的展示空间中呈现过的艺术家徐震的大型雕塑装置与绘画作品,将作为常设艺术作品,进驻没顶公园。“永生”和“欧洲千手古典雕塑”都是徐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作品都取材中西古代雕塑,通过融合东西经典视觉语言营造一个暧昧空间,观者可以在这片空间内独立寻找话语。观者在熟悉的古典艺术形象中,又能捕获到静穆中呈现的动态与对抗,东方元素的加入使“高贵的单纯”有了值得回味再三的复杂性,这种碰撞本身就呈现出现实意义上的东西方世界的对话状态。作品的形式是美的,而糖衣下值得回味的又不仅是美本身,徐震的雕塑成为大众与当代艺术接触的最好的入口。奥尔特加在《艺术的非人化》中将现当代艺术定义为“非人化的”,当代艺术时常成为看不懂也读不懂的精英趣味。艺术史意义上的现当代艺术的诞生本就是基于拒绝呈现人人都熟悉的事物,而艺术机构的抽象理论喃喃又愈演愈烈,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大众在理解意义层面上是被拒绝的。但是徐震的作品有意使用大众熟悉的素材进行有效表达,“景观其实是需要互动的……你不去互动,对景观来说反而是一种失效”,在公园这一比白盒子大众接受度更大的空间里,当代艺术对于大众的陌生性开始消解。

没顶公园“常设展”,徐震®,展览现场

没顶公园“常设展”,徐震®,对焦 (NIKON D90)


资本主义初期,欧洲的一些皇家贵族的园林逐渐向公众开放,形成最初的公园。公园成为人们消费精神文明的场所之一,消费这一行为并不仅仅是指买卖,它同时也是交流:接纳或拒绝。公共领域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的对话和讨论,人们追求对一个主题的理解,交换彼此的理由,在一个由相互问答的发言人和受众所构成的空间内积极地进行对话。没顶公园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所,无论是艺术家的发问、艺术作品的发问、整个艺术生态的发问,都能够有效促进艺术和大众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和交换的关系,这些讨论不仅仅为艺术带来价值,同时也是人作为文明的主体在实践自身。


没顶公园“常设展”,徐震®,欧洲千手古典雕塑


然而,“生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它必定有复杂而重叠的所指,也必定承担着更重大的使命。艺术与当代社会的沟通是没顶公园的其中一个主题,而当代艺术除了要朝外发散意义和承担沟通的使命之外,朝内也应当有它的严肃性,不至于落入“我生无根蒂”的怅惘。这个“内”,是指它自己的历史。


没顶公园“常设展”,徐震®,“1998年后的上海当代艺术文献研究计划”


没顶公园的第三个展览“1998年后的上海当代艺术文献研究计划”将展出由意大利出版社MOUSSE出版的画册,以目录的形式罗列展览,供读者搜索与研究。文献内容包括“比翼艺术中心”(1998-2010)、“艺术家策展实践”(1998-2012)和“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2006至今)三个部分。比翼艺术中心是一个非营利当代艺术机构,它旨在促进当代艺术发展,在90年代艺术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帮助艺术家的创作和展览实践。1999超市展、2000有效期、2004快递展等等都构成了当时上海当代艺术实践的重要部分。比如“超市展”就是划时代的重要案例,艺术家全面调动营销、买卖、管理等各个商业环节,从策展理念、组织方式到作品,都在反思和回应艺术与市场之间关系的时代命题。而Art-Ba-Ba作为艺术家创立的国内第一个开放性网络交流平台,专注于国内外艺术事件的传播和展览现场的即时报道,匿名、直接、高效的密集交流拓展了艺术信息范围,革新了艺术交流形式。Art-Ba-Ba所收集和呈现的大量艺术资讯、评论与对话都是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手文献,对此一手文献的回顾和整理就有了书写历史的意义。

“比翼艺术中心”时期旧照


没顶公司通过回顾这段重要然而不常被述及的历史,试图重新审视上海及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展览通常被看作是更完整的整体的一个片段,是从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展览文本及其评论等文字构成了最有力最鲜明的当代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史。黄专在《作品与展场》序中所呼吁的“严肃著述”和“严肃出版”,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在中国当代学术思想的殿堂中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和尊严”的期望,正是要从此处走开去的。

没顶公园篝火放映


没顶公司选择公园作为新的艺术实践,而不是选择类似于麻省当代艺术美术馆那样集画廊展区、酒店和几家零售店于一身的美术馆综合体其实并不意外。没顶公司的理念到这里为止仍然是通畅的,艺术和商业的联姻并不是所指,商业只不过作为当代性的最显著特征而被利用、被面对。从徐震到没顶,再到徐震®,从以个体的方式扰乱系统到以系统的方式介入系统,鲁明军在《从方法到文化:“没顶”的系统实践》一文中将“没顶”定义为在既有的艺术家-画廊-博览会这一系统之外的另一条道路,一个能动的和能够消化自身生产力的一整个公司运作系统。而没顶公园作为徐震®系统的新岛屿,在将先锋文化推向更广泛的大众群体的同时,也起着回顾自身并审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文化作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