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r=a(1-sinθ)|好奇的工具|艺术家访谈(上)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858   最后更新:2018/10/15 11:18:47 by 脑回路
[楼主] 脑回路 2018-10-15 11:18:47

来源:七木空间

好奇的工具

工具始终伴随并开启创作的向度,艺术家/创造者的工具本身便能形成一部微型考古。参与到展览中的艺术家在各种层面上使用到让人更好奇的工具:机器学习软件、亚马逊的Mechanical Turk、化学制剂等,策展人将访谈的形式和艺术家聊聊他们所使用的工具


策展人

龙星如 (Iris Long),策展人,写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普适运算与数据充斥的时代语境下,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展出于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荷兰鹿特丹V2_不稳定媒体艺术机构、ISEA国际电子艺术研讨会等。曾获法国巴黎Prix Cube新媒体艺术奖提名、香港ifva特别表扬奖。译著《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评论硕士,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士。


李维伊是一位艺术家weiyi.li、设计师weiyiandfriends.com、策展人bigbadgallery.com出版人re-publication.com、杂货店主currently-available.com,她同时生活和工作在以上五个网页链接里。


Q: 龙星如

A: 李维伊

你是一个生活在不同url里的艺术家,每个url里的信息和你的肉身是如何关联着的?

非常简单:我死之后这些信息会停止更新。

我想多了解一下参展作品里的四块石头。
我很喜欢捡石头,它们是比任何人都年长的、好看的、地球的碎屑。这四块石头就是在不同的地方捡回来的。虽然放在我的卧室里很久,但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它们,所以不知道要对你说些什么。它们太安静了,套不出什么话。

“表面”为何有趣?
我猜测你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提过我正在做的研究和“表面”相关。但其实我研究的不是“表面”,而是那种将事物的内部和外在区分开来的认识的方法。从古希腊时期人们就通过这种将事物抽象、提炼乃至简化的手段认识世界。“表面”是否有趣我无法回答你,但人们确实对“表面”有很多误解。“表面”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部分,它并非是肤浅的、简单的事物。相反它本身就带着大量的信息。Giuliana Bruno有一本很好看的书就是在说这些,书名就是“Surface”。如果你对“表面”很有兴趣,这本书值得一读。

你如何看待作品展出的实体,以及存活在网络空间里的作品信息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这里可能有一种误解。作品在画廊之外的时候也不只是虚拟的信息,它们是有实体的。没有纯粹的虚拟的事物。我非常在乎人们在画廊之外可以怎样接触到这些信息。什么样的设备是可以连接人和这些信息的?智能手机还是电脑?如果是可携带的设备,人们的手指会触摸到屏幕吗?他们会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信息?在城市空间里一边走一边刷着屏幕吗?

在你工作室环境挑选两个物件或创作工具,告诉我它们的故事。
如图,再送一个。一共三个苹果设备。最近在练习把手里的电子产品都cosplay成山寨机。

李维伊 x 工具

102日,你的微信朋友圈写道,“我曾经用我所有的水彩笔画了一盒水彩笔” ——有点像用创作工具制作了它本身,它如何关联到你内核的兴趣和志向?
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内核”的兴趣和志向是什么,这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我确实有很多作品是关于工具的。“工具”意味着一系列被组织好的规则。我对观察这些工具/规则应该算是很有兴趣。但是不是“内核”,我还真不知道。

你是一个深度的社交媒体使用者,并且某种意义上通过它们观察世界(淘宝、游戏、知乎...),那你如何 ——就像通过url分配自己一样——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分配你自己?
其实我没有太明白这个问题。当你用到“分配”这个词,就好像是要让我把自己当成一种“资源”。就好像在每一个社交媒体上我只能交付自己的一部分。我不认为我通过url “分配”了自己,当我说
weiyi.li是我的艺术家身份,weiyiandfriends.com是我的设计师身份……这个版本的自我接受就是一个玩笑。声称自己是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出版商和杂货店主只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给我提供了便利,并不是我“分配”了自己。身份的转/切换取决于外在的对象,而不是“我”。好比一个女性可以同时是女儿、妻子和母亲。她还是她,变了的是站在她面前的人。同样的,李维伊只有一个,变的是站在她面前的人。


设计师,多媒体艺术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感官设计,人机交互,信息体验化互动,感官体验,感性工学。目前在日本九州大学富松潔交互研究室攻读博士学位,作品通过艺术或设计结合科技的方式关注并探索信息时代下人与机器的关系与新时代下城市人群生活方式。


Q: 龙星如

A: 孙晓天

摄影可被理解为时空的视觉切片,而作品是使用气味/嗅觉素材对这一切片的转译,这个转译背后是否存在潜在逻辑?
摄像机的发明与我们对手机摄影的迷恋,都来自于试图捕获和复制美好瞬间的愿望。而当下,我们或许不再满足于对视听环境的记录。我们是否还有可能找到一种技术手段,去更逼真地复制特定场景的气味、情感和记忆?这也引向了多感官研究领域的实践。

作品对视觉信息和嗅觉信息的转译未必是严格的一一对应,而是希望创造一种联觉的场景。在神经学家Richard E. Cytowic的研究中,他认为“联觉”(synesthesia)是一种实际上广泛存在的症状,每23个人就有1个受到联觉体验的影响。对于有联觉症的儿童来说,他/她的感官体验在幼年时期便已经是交错重叠的。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并不存在真正的绝对客观。在我们的不同感知器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发明出人工的感受器,盲人可以借助它把声音信号转译成低清晰度的图像,而聋人可以把皮肤受到的轻微震动转变成声音。造型像棒棒糖的刺激器可以让士兵在黑夜里潜行,或者帮助潜水员潜入黑暗的深海。Cytowic写道:“大脑并不在乎信号是来自于你的双眼还是大脚趾。它会处理所有发送给它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建构真实。”所以所谓的“潜在逻辑”就是我们如何通过几种感觉信号的传递、模拟和转译去构建我们心中的真实。

摄像头拍到的视觉信息通常丰富,与之对应,你的气味数据库是如何选择并建立的?

人的五感是联通的。你可以通过从窗外窥探,感受到房间里的音乐,哪怕你并不身处其中。
Gettysburg College心理学科系的一项研究,把人的内感官链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概率链接”(probability links)、“语义链接”(semantic links)和“结构链接”(structural links)。概率链接指的是如果某种颜色和气味时常同时出现,人们会把他们链接到一起;语义链接指的是如果某种颜色和气味有类似的文化含义,人们也会建立链接;而结构链接是说,人们也会把拥有类似浓度和广度的颜色和气味关联起来。

在数据库建立来说,我们选择了香水领域常用的Michael Edward的气味色轮。色轮界定了12种基色,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深蓝、灰色、黑色与白色这四种生活中的常见颜色。建立数据库的方法是我们做了一个针对400多人的盲测,让他们看到颜色时给出他们直觉想到的气味,或者问到气味时给出直接反应到的颜色。

孙晓天 x 工具


“气味”似乎是个人的、甚至有些私密的体验,但你也提到“气味”的中性,亦即它被作为数据而不带好恶地对待。“情感”向度如何在作品里体现?
气味作为数据或者信息而言是中性的。对动物来说,觅食和繁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大部分动物依靠嗅觉判定食物和对象的位置。许多“动物本能”的东西也是依靠气味。所有的生物都会呼吸,这是我们新陈代谢最基本的行为,呼吸系统也与嗅觉紧密相连——事实上,我们尚未找到气味完全一致的两种物质。在生物学里,气味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在每种生物上的尺度也不一样。而每种生物能感受到的气味范围都和它的生存需求息息相关,它的气味光谱倾向于关联到有利于它生存的气味。而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这些无处不在的空气基本成分,不会被嗅觉器官特殊处理。

与此同时,“气味”又和记忆息息相关。在德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长篇小说《香水》中,气味被描述为比语言、样貌、感情和意愿都更有说服力。气味的说服力是不可抗拒的,它就像空气一样被吸入体内,渗透全身。人们丝毫不能抵抗。人类的情感和记忆与环境的气味一直息息相关,而哪怕有了现代科技的辅助,我们仍然无法完美地储存或复制环境的气味。

《气味照相机》项目探索了一种通过视觉和嗅觉的转换,以实现气味的运算、模拟和远程传递的方式。而“数字气味”可以借这一过程通过媒体环境进行扩散。在《追忆似水年华》里也写道,通过吃蛋糕产生了场景的回忆,很多艺术家也创作作品去还愿和回应这个场景。而“气味”其实是很难用数字化的方式展现的。


在你工作室环境挑选两个物件或创作工具,告诉我它们的故事。你认为创作中艺术家和工具的关系是什么?
咖啡和树莓派。技术是媒体艺术家的材料。这个材料能给艺术家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咖啡就是从感性的角度来看,需要休息、休闲才能有更多的创作动力吧。每天需要咖啡!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未来媒体艺术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关注在多种叙事处理与信息组织下的认知混乱,近期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和搜索系统的探讨和应用。


Q: 龙星如

A: 贺子珂

在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中,“梦”是一个高频词汇,如GoogleInceptionism项目开源部分叫做‘Deep Dream’。“梦”成为帮助人理解机器进程的隐喻,虽然我们从未了解梦境。在“电子梦”里,“梦”是如何从算法里浮现的?
电影《Technolust》中有一个人工智能女人叫做Ruby,每天各种虚拟的图像和信息都在睡眠过程中植入她的观念使她知道如何说话和行动,她同时运营着一个叫做“电子梦”(E-dream)的聊天网站。后来这个导演,也是艺术家,Lynn Hershman,将Ruby和电影中的网站做成了线上的实体。她有时候会聊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包括电子梦。我的作品中的程序其实也跟Ruby,或者其他的人工智能一样,是经由大量的数据训练(喂养)的,它们由此获得了信息中的某种人类意识,但是缺乏人的理性和常识,只能通过“概率”判断和有限的“逻辑”设定做出反应,因此在这个作品中总是会看到似乎没有关系的句子和图片被关联在一起,甚至句子有时候也是颠倒错乱的。这跟“梦”非常相似,因为在做梦的时候,我们的理性也是不同程度地缺席的。程序吸收了网络上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并按照自己的意识进行编排,就好像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人和事,夜晚在睡梦中组合成新的叙事。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觉得这可能就是Ruby所描述的电子梦。但其实梦只是一个比喻,你也可以说它是个疯子,是精神错乱的状态或者受了某种药物的刺激,它失去了理智。

作品的叙事由JackRose两个虚拟角色构成,为何是他们?“性别”在这个叙事里重要吗?
JackRose原本与人工智能是毫不相干的,可能我也受了AI的影响,试图在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之间建立关系。首先对新闻进行好莱坞式的改编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两个人物来自卡梅隆版《泰坦尼克号》电影,历史上“泰坦尼克号”事件曾被多次改编和翻拍,有人评论卡梅隆版之所以比过去的其他版本更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物JackRose的虚构故事加入。这也是后来很多电影改编的常用手法。我最初的想法是做一个自动将现实改编为故事的机器,但是如果平铺直叙就太无聊了,因此在程序的叙事中加入了JackRose。另一方面我想我们需要自动化的原因之一即是它有可能不依赖于有限的人力而无限地运行下去,这个作品也是这样。其实不管是“永不沉没的巨轮”泰坦尼克号还是造梦的电影,又或是JackRose的爱情,都是某种对于永恒的追求(和失败)。“永远”这个词听起来实在是太浮夸了,但也挺有悲剧色彩的。在这个作品里,影片没有结尾,JackRose也将一直与媒体世界和当下的时间共生在一起,好像两个幽灵。“我们将如此继续”实际上是来自电影主题曲歌词We’ll stay, forever, in this way。通过这种并置,我试图将关于永恒的想象融于技术构建的幻觉之中。

性别在操作上是重要的,因为Jack其实是替换了所有的he,而Rose替换了she。但是性别问题并不在作品的考虑里,不过我发现在运行中Jack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Rose,这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我们的现实状况。

我很好奇作品主体部分和另一块屏幕的数据流,这个背后的运算是否是展示的必须,它对于观者来说,除了抽象的“这是数据”的印象以外,还能带来什么?
并不是展示所必需的,只是为了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在后来的展览中,我去掉了这一部分。我希望简单一些。事实上这个作品是不是人工智能,用了哪些数据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我希望观众可以获得的体验是面对一块看起来像是播放普通影像的屏幕,它似乎在说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说,好像是新闻事件又好像是胡言乱语,并且一直看不到尽头。

它生成的句子里,最打动你的一句是什么?
“For example, Jack can arrive blue but not breathing at all”(例如,杰克可以抵达蓝色但根本没有呼吸)。因为完全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但又好像可以理解。

在你工作室环境挑选两个物件或创作工具,告诉我它们的故事。
我基本上只用电脑。VPN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工具。调试这个作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运行不了了,后来发现是VPN出了问题。这也让我意识到了界限和区隔的存在。所以我后来让程序将这些通过学习英语新闻生成的句子翻译成中文在本地网站搜索图片匹配,两种语境中的不同事物被关联在一起,有时候会形成非常好笑的关系。

贺子珂 x 工具

我只有一次用实物做了作品,挺喜欢当时使用的木工工具还有精心挑选的金色钉子,后来我把那件作品拆卸,钉子和工具都打包带回国。但是疏忽放在了随机的行李中,另外还有一套电路组件。在机场我被持枪警察包围并被怀疑携带了炸弹。最后他们没收了这些有潜在威胁的物品,只剩下一个绿色柄的刷子和几根被搜查遗落的钉子,现在放在工作室里。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总得经历一些过滤。

“人工智能”带来的最大的心智挑战是什么?
如何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

不仅是r=a(1-sinθ)现场_李维伊_ CAIRN_石头_VR眼镜_现场装置_2018

不仅是r=a(1-sinθ)现场_贺子珂_电子梦: 我们将如此继续_程序_视频_时长无限 _2018

不仅是r=a(1-sinθ)现场_孙晓天_气味照相机_玻璃_亚克力_3D打印_钢板_电子元件_2018


不仅是 r=a(1-sinθ)

贺子珂、江上越、刘昕、刘张铂泷、李维伊、孙晓天、郑路

策展人

龙星如

201891日-20181014

展厅开放:周六|周日上午十三时至六时,其他时间需预约。

联系电话:13810425024 |135010074444

info@qimuspace.com

www.qimuspace.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