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冲向世界末日的天底——王新一&艾略特·多德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853   最后更新:2018/10/11 13:15:09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8-10-11 13:15:09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毕昕



“ 饵 & 获取人参 ”

没顶画廊

2018.9.8 - 10.21


“ 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琐碎的世事中,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化,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 阿道司·赫胥黎

“ 饵 & 获取人参 ”双个展 展览现场


2018年9月8日,没顶画廊呈现了王新一与艾略特·多德的双个展——“饵”与“获取人参”,展示方式相对独立。

王新一,《饵》,2018,直径600cm,高350cm,数字录像、不朽钢、PVC、PP棉、炭纤维、塑料、铝合金、数码彩印运动面料、LED灯、液晶屏。


王新一的展览“饵”呈现在一个泛着蓝光的空间里。数码喷绘布环起一个圆形的场域,留有一处开口。场域中心悬吊着一件鱼饵弯钩装置,尾部嵌着鲜艳的羽翼;下方鱼卵造型的塑料充气球似乎从一口发光的地井中冒出,堆积在地面上散发微光,向上映出饵体蛹壳一般的肌理,以及弯钩的锋利。

王新一,《饵》,装置内部

左:王新一,《饵雷》     右:王新一,《饵治》


周围的五块屏幕上旋转着3D合成模型,每一件都是鱼钩与一部分人体器官以及日常物件组合而成——《饵雷》是肝脏、小猫形状挂衣架和塑料发绳的结合,原本塑料材质的挂衣架被王新一改成了玉石材质。《饵治》是公元前800年的开源面具模型,与乳腺组织、发夹和毛发结合在一起。人脸皮、胃、舌头、耳朵等人体器官从软件模型中被拆分出来,上面插嵌着颜色各异的物件,弯钩、发夹、修正带、鞋撑、荧光磁贴,光泽亮丽同时突破逻辑。器官、流行物及屏幕以饵体为中心的环形排布方式增强了现场的巫术之感。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勿吉族为了捕猎更多的貂,流行一种习俗,父母若在秋冬死时,以其尸作诱饵捕貂。王新一在描述“制饵”时提及并不想只是制作翠纶桂饵,正如人性游荡在恶与善之间,深层的美丽不仅是俏皮与愉悦,还应该兑入原始的好奇心、不可言喻与极端的恐惧。



王新一,《饵》细节


从捕猎的活饵,到工业生产的人工鱼饵,再到如今的信息素系列饵材(如,信息素南极虾Ultrabite α,直接作用于鱼的摄食本能,氨基酸等味道进一步提高了其味觉,可保持一天的透明感),人类用技术越来越准确地靶向猎物本能;曾经以食物链为基础的生命体诱饵构成了古老的捕猎关系,而今天,在一个开源模型、创意公共版权以及3D打印技术等可以轻松克服产品稀缺性的世界中,猎物成为你我短暂的注意力、流量以及我们肉身的在场。台湾科技大学专任特聘教授卢希鹏提出了“随经济(Ubiquinomics)”的概念,即一种基于随处科技(Ubiquitous Technology)而产生的新商业文明,主张“时间”与“弱连接”成为新经济中的有限资源。在电子商务实践领域中,将消费者的时间作为内容以外最为宝贵的资源,随时、随地、随缘地促进消费行为。这个时代的诱饵,就像是电影《抗体(Antiviral)》中的卢卡斯中心所贩卖的明星病毒及明星细胞制成的人造肉、广告和滤镜,我们可能已经娱乐在一种打破伦理的新型垂钓游戏之中,狂喜、空洞,又眼花缭乱。

艾略特 · 多德,《橡胶化补品》,2018,6频数字动画,5 ’

艾略特 · 多德,《橡胶化补品》细节


艾略特·多德的展览“获取人参”则呼喊着“更多能量”。同样置于相对完整的空间中,三块连续排列的屏幕上以广告片的方式播放着被称为《橡胶化补品》的虚拟轮胎;相对的另一块橙色展板上放置在几件压挤变形的雕塑,表面所覆盖的标志性商标直截了当地传递了作品的信息—— “使命必达”的联邦快递(FedEx)、“横扫饥饿、做回自己”的士力架(Snickers)、代表着“做的更多、生活得更美好,而且更长寿“的葛兰素史克公司(GSK)以及研制减缓认知衰退预防老年痴呆药物的生物基因艾迪克公司(Biogen Idec Inc)——对抗疲惫与衰老!增加你的潜力!旁边放置的怪兽(Monster Energy)功能型饮料,让人觉得自己与这份野心之间,只差一个铝罐拉环的距离。

艾略特 · 多德架上全作品

艾略特 · 多德,《士力架口口满足》,2018,钢上乙烯基印刷,70 x 40 x 40 cm


展览标题中的人参(Panax)一词源自Panacea,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治疗、全健康的女神(帕那刻亚),同时也是人参的拉丁名称。人参用于能量饮料的大规模生产,多德感兴趣于人参作为天然产品的重要性,以及以其微量形式作用于化学汤剂的功能性。“抓取”(Grab)这个动词,则带来了更多的不假思索与志在必得。

艾略特 · 多德,《联邦式表达 (02)》,2018,钢上乙烯基印刷,60 x 40 x 30 cm


广告是关于幸福的,广告中所宣传的“美好技术”已经超越了治愈疾病的范畴,各类保健品更多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不断被普及的科技产品使人们对于技术奇点的期望带着类似神学的意义。随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刺激着人们想成为传统人类的延伸,成为体质上尽善尽美、完全摆脱疾病与衰老、甚至死亡的超人类。尽管赫胥黎所描述的“美丽新世界”在社会经济阶层系统向生物阶层系统上的转化存在争议,但那个人人健康、愉悦、没有恐惧、挣扎甚至希望的软性专制世界,仍在当下颇具毒性与诱惑力。


图片资料来源于没顶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