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如何研究公主?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482   最后更新:2018/10/09 11:36:28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8-10-09 11:36:28

来源:上海外滩美术馆


作家、译者btr聊了聊他眼中艺术家艾萨·霍克森于RAM HIGHLIGHT 2018呈现的艺术项目《公主研究》。


艾萨·霍克森,RAM HIGHLIGHT 2018:“谁的身体?”展览现场图,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

要研究公主,必须成为公主。

忘记这是谁的身体,将之视为一块白色画布。一种空。一种可能性。试着找一个男人,再找一个女人。抹去自我。把种族、姓名、职业、性向全部格式化。不必是白人,有色人种也可以参与这场公主研究的游戏——那些因为肤色和国籍不得不在资本操控的游乐场里扮演《狮子王》里的斑马或《小美人鱼》里的珊瑚或《人猿泰山》里的猴子的背井离乡的人,那些只能扮成海星或水母挥舞旗帜的人,还有那些在中环或铜锣湾的中产家庭担任职业女佣或在异乡从事服务业的人,在这儿都能成为主角。

从身体开始,从摆动身体开始。幅度加大,仿佛娃娃在充气,双臂渐渐鼓起,食指上翘,脚步渐次动起来,像一场木偶戏,或者芭蕾。或者更像某种充气娃娃在打太极,一招一式都有精确的设定可循。身姿摇曳间,声轨生成。高昂的、尖厉的、夸张的嗓音配合着每一个标准动作——夸张在这里是一种基准,而这种基准也适用于交流。端茶倒水,或与陌生人招呼寒暄,皆有一套基于夸张的准则。像剑道,一声Thank You之后必有一声You are welcome。如有设定的自动回复关键词,是一整套以假乱真的幻术。就这么简单:虽然这简单背后有一套复杂的蒸馏系统,童话、绘本、表演、电影里的一切原型被提炼、浓缩到那样一种程度,以至于剩下的那些动作、姿态、嗓音、舞步、话术与法则构成了一套公主的元代码。

艾萨·霍克森,RAM HIGHLIGHT 2018:“谁的身体?”展览现场图,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

“神话(广义的神话应该包括童话、传奇等大众幻想文学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实施控制,建立秩序,使处于全无益处的、无政府状态的、荒谬的现代历史得到某种意义的形态。”卡尔·荣格的名言配上迪斯尼游乐场的画面再合适不过了。而对现实的歪曲和对意识的控制,需要在新的语境里、在一种与之对应的解构里得到纠正——比如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她是个高挑的黑发美人”),又如上海外滩美术馆年度项目RAM HIGHLIGHT的这一晚,艾萨·霍克森(Eisa Jocson)的《公主研究》(Princess Studies)。

“把过去的形象运用于新的上下文中,改变其原来的含义……以讽刺的方式对待群众幻想,或者说把文学传统中对美的爱好投入到小说中去,目的是为了使之发生异化。”把伊塔诺·卡尔维诺这段话里的“小说”替换成“表演”便可成为对于《公主研究》的绝佳注脚:在表演接近尾声的时候,舞者甩脱假发、撩起公主的伪饰,露出真身,像是一份关于身份建构的宣言。然而最反讽的,是回归“大圆满”的结局:舞者又快乐地恢复了公主的“假真身”,假装一切没有发生过一样地“快乐地”舞动起来——现在看来竟有几分僵尸舞的惊悚味道。对于快乐的研究便同时完成了:就好像马尼拉的一个贫民窟、迪斯尼乐园里的“乐土”(Happyland)以及艾萨·霍克森的这个项目有着一样的名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