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超市》以200万港币拍出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1   浏览数:1760   最后更新:2018/10/01 18:08:44 by guest
[楼主] 号外号外 2018-09-30 20:32:05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徐震超市》以200万港币拍出,于香港蘇富比“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香港蘇富比将首次以艺术概念作为拍品上拍,开创亚洲拍卖界先河。《徐震超市》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徐震®的经典之作,广受称誉。作品重现一间中国便利商店的配置,旨在讽刺消费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徐震超市》的前身作品《香格纳超市》,于2007年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上首度登场,随后巡回世界各地展出;2016年,徐震®把概念进一步升级,《徐震超市》随之诞生。







[沙发:1楼] guest 2018-10-01 18:08:44

来源:Artsy


苏富比首次试水中国观念艺术市场,《徐震超市》以200万港元超预期值成交


《徐震超市》在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季拍卖会上海巡展现场,图片致谢苏富比


昨日,在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上,由艺术家徐震在其创立的同名品牌旗下发布的观念艺术作品《徐震超市》以200万港元成交。这是亚洲地区首次以艺术概念作为拍品进行的实验,而《徐震超市》最终以超出拍前估价一倍的价值成交,宣告了这次实验的巨大成功。


《徐震超市》是“一件表达整个人类消费行为本质的艺术品,”艺术家这样描述道。这个外表和寻常便利店没什么两样的超市内,商品看似琳琅满目,而包装的内部都被清空;即便如此,观众仍可以照样选购商品,营业员随时准备收银。《徐震超市》的前身作品《香格纳超市》于2007年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上首度登场时,超市内的产品全部售罄。虽然两件作品貌似只有名字上的区别,但从2000年初依附于香格纳画廊参展西方艺博会,到如今个人品牌的崛起,作品名的“文字游戏”实则暗喻了时代的更迭。


拍卖一个概念,在亚洲地区还属第一回,而在苏富比看来,选择《徐震超市》是顺理成章。出生于1977年的上海艺术家徐震为中国当代艺术缔造了诸多“神话”:比如,他在年仅24岁时便参加了2001年威尼斯双年展,至今仍保持着参展该双年展的最年轻的中国艺术家的记录。《徐震超市》是其最具标志性、在国际上广受赞誉的作品。“《徐震超市》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作品,它既是全球的,指涉了定义我们时代的国际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同时,它也无可否认地非常‘中国’,忠实地还原了一家中国便利店的样子,”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部主管寺濑由纪评价道。“另一方面,通过直接与观众互动,《徐震超市》真正融合了艺术与日常生活,是观众的互动和参与使作品得以完整。因此,没有比这更好的方式来把观念艺术介绍给亚洲区的观众了。”


当被问到这个想法是如何诞生时,徐震告诉 Artsy,“从站在超市中的那一刻开始,欲望汹涌而来,占有欲是没有方向的。只要对美有追求,主动要求迷失的本能瞬间弥漫。在这个超市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这个叙述,似乎套在拍卖场上也恰当。艺术家直接向拍卖行输送作品,在艺术市场中是十分罕见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前夜,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越过画廊,直接通过苏富比拍卖,收获成交额两亿美元。在这场饱受争议的拍卖过去多年后,赫斯特的市场才渐渐回暖。)但是徐震对拍卖《徐震超市》并无太多担忧。“拍卖就是展厅。”徐震说。将这件讽喻消费主义的作品进行拍卖,似乎为作品更添一层复杂的意味。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在此时试水观念艺术市场,寺濑由纪说:“观念艺术是当代艺术中如此独特的分支,通过这次拍卖,我们希望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面——在传统的绘画、雕塑之外的全新领域。”她接着表示,“这场拍卖的成功将会为整个中国艺术市场注入一股强劲的新鲜动力。在中国和亚洲,有许多有趣的观念艺术家值得关注,这是苏富比希望呈现给世界的。”


随着徐震的艺术态度愈发进入大众视野,今后不管《徐震超市》在哪开门营业,观众远远地看到门外“徐震超市”的知名商标,便会会心会意慕名而来。作品既是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又依附于商标、品牌这些消费主义的产物而存在。对于这块品牌标识的使用,徐震说,“因为‘徐震’就是个品牌。‘徐震超市’开门营业,顾客就是观众,通过消费来欣赏艺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