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广 “坏土”:攻击与复仇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266   最后更新:2018/09/24 20:32:15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8-09-24 20:32:15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文:王泡泡


杨心广:“坏土”

北京公社

2018.08.29-2018.10.20

杨心广个展“坏土” 展览现场


杨心广不是第一个把土本身搬进展厅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因此,我不认为需要再次去艺术史里上下搜寻“土”在材料与语义上的谱系,以证明这样一件作品的合法性。作为普通观众,我愿意顺从于艺术家在此刻意搬弄的生硬用词,从“坏土”这个恶意横生的意象中尝试一次直白的看。


光亮的自流平水泥地面上,两滩土填平在折弯、截断、焊接的钢条轮廓里。


土,平整,金属的轮廓却神经质般的在空间里涌动或扎刺。这“轮廓”,在我看来是一种具有动势的“界”与“限”。

杨心广个展“坏土” 展览现场

《坏土二号》局部,2018


小展厅里,一块镜面不锈钢板将狭长的窄小空间凌空阻断,上面附着着一段段的蜷缩的土的“胚胎”,它们被这一镜像视错陷井捕获且无法逃离。


很微妙的,这个现场,在我的看里,被理解为一种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中科幻或者灾难片的既视感,仿佛这里上演的是土对人类的一出复仇戏:受够了人类的荼毒和予取予求,土伺机涌入我们苦心经营的平滑之城里,他们来到了人的“洁净”的空间,试图讨个公道,但在这里碰到了人造出来的钢铁与其它材料,他们被束缚(大展厅),被围剿(小展厅),如困兽一般无辜且无力……

《坏土一号》局部,2018


“坏土”。听起来,或看起来,都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表达。


这一点点小小的不愉快,小剂量,微茫,袋装,其实遍藏于杨心广一直以来的作品中,区别在于,这一次,它似乎外翻出来,受潮、膨胀,并以一个别扭词语的别扭形状,趴在了我们跟前。


或许,杨心广从来不像他的名字所图示给人的那样是无物介怀,对世上的一切不生芥蒂;也不完全如过往通常的解读那样随形就物,迷恋于在“物”上面上下其手,使点小小的修辞手段,往还于禅道之间;甚至,他那些一贯的自白,“取消物质的原本状态”云云,也可能仅仅是一些缓释剂,意在使他的硌硬显得不那么硌硬,不那么刺目。

《坏土一号》局部,2018

《坏土二号》局部,2018


“坏土”的有趣之处在于,这一次,杨心广不藏着掖着了,他觉得硌硬,不舒服,他要让那个硌硬他的世界也觉得硌硬。


某种可以被概括为攻击性情绪的东西,此前一直被杨心广悉数收敛和克制在对物的操作中,尽量轻举轻放,包装成幽默感。但当他决定把这数吨来自工地的渣土倾倒在此的时候,“污染”或“挑衅”一个白净的展览空间,显然已经不够成一个问题,支持艺术家继续这样做的,必然是一种更强烈的情绪:这个情绪,不是任何对于画廊体系和制式观看的表演性批判,而是就世界现实一次实质攻击。


坏的是什么?除了那些使息壤与沃土枯槁和恶化的人类行为,以及使之系统化的制度与交换法则?


这里有任何东西是直白的吗?土是直白,坏还不够。“坏”要经由一系列的感觉和价值判断之后才可能被确证,而且这样的确认一定是临时的,基于感觉的逻辑进程还在持续,在杨心广的下一个攻击时刻,一切都可能再次翻转。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