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唱“微物之光”:在纽约用数字语言编程传统节气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516   最后更新:2018/09/21 17:21:14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8-09-21 17:21:14

来源:典藏Artcoco  文:林梓


当我们意识到传统艺术家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将受到他所能使用的材料所限制的时候,我们就不难发现,没有艺术家是真正自由的。比如在油画之前的蛋彩(tempera)中,每种色彩的饱和度较低就源于以蛋清作为媒介的稀释剂。艺术家因此只能在所用媒介的物理、化学属性所产生的区间内工作。这一点无论在传统的油画还是以编程语言为媒介的创作中都是一样的。后者并非因为新技术的参与就创造了全新的艺术形式,但的确开启了更多关于联络世间万物的可能性。正是在这里,我们在纽约否画廊看到了艺术家刘唱的“微物之光”。

刘唱,“微物之光”场景图(©刘唱,摄影/林沛超)

本次展览是刘唱本人在否画廊的第二次个展,展出的作品基本囊括了艺术家去年创作的系列作品。与大多数交互媒体艺术家所关注的交互性与创造数字空间的虚拟空间感所不同的是,刘唱试图在她的创作中让编程语言的媒介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深度的联系。此次展览的一个主要影像作品是在刘唱、苗晶和音乐人Jason Hou合作的《博物柜:中药》中,数种中药药材的形象如太阳系的运行般围绕着一棵人参运动。影像中观者可以看到这些药材在一个看上去像是传统药材柜子的空间中运动的轨迹与彼此之间颜色的变化。创作者的此种尝试仿佛展露出未来更深度的影像世界中人们对于一套药方的图像式理解。

刘唱、苗晶、Jason Hou,《博物柜:中药》,2018,单屏单通道声音影像装置,W×H:1080×1920,版数:5+1AP(©刘唱)


然而仅仅发生在图像层面的联系并非艺术家的目的所在,她渴求的是建立一种深刻的,处于传统文化与数字变成语言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并没有因为二者之间在概念层面的遥远而变得疏离;相反,刘唱以她的敏锐定位了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与编程语言之间的共性。中国农历中将全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一个节气以两个字命名,名字中包含了这个时间段中来自植物、昆虫、雨水、温度有关的特性。所以这些节气的名称本质上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对于自然规律的编码。刘唱在这批作品中所使用的创作方法便从中而来。艺术家从她生活当地的气象资料库中收集与农历节气当天相符的日子中的温度、湿度和降水量,并将多年的此种数据整理成为一本叫《自然之流》的书。然后她选取某一个与节气相关的天气数值如湿度、温度、降水量等,作为与该节气相关的图像中的某一个变量,比如颜色饱和度、线条长度等,并输入这些数据来决定图像最终的形态、颜色、灰度等。由此,刘唱通过摄取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将其应用为与图像有关的变量,从而达成了一种对于自然和文化的翻译。

在《自然之流—立春》这件作品中,一个花朵般的暖色图案出现在一个冷色调的背景之上。图像中花朵的形状、花朵和背景蓝色中色彩的饱和度等数据都是由纽约气象局所记录的气象数据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图像的最终生成仿佛并不是创作者最终的目的。而是让数据中的数值参与到决定了最终成品的过程中,进而完成这种从自然code到数字code所成图像的翻译。

刘唱,《自然之流》系列,2017,电脑生成动画、数字艺术微喷、温湿度感应版画(©刘唱)


刘唱将原本属于创作者的决定权交给由自然而来的数据,这其中艺术家对于自己角色的定位与把控透露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理性,同时也是对于东方人文趣味的肯定。正如在书法和上乘文人画中,创作者往往在水对墨的晕染之后再根据所产生的印记来作画一样,水的扩张性和天气数据的随机性都成为了让事物的偶然性得以彰显的媒介。在刘唱的作品中不仅如此,《自然之流》(The Flow of Nature)系列在最终的成形过程中还使用了丝网版画和温度—湿度感应颜料的技术,于是作品在四季中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都呈现出迥异的颜色差异。这种差异同时还出现在观者对于作品的触碰之中——人体皮肤的温度会对作品的颜色造成即时的改变。这种改变在我看来堪比中国收藏形式中的印章——通过触碰作品的表面进而留下印记来增加图像表面的信息,这个过程中的印记并不对作品的完整性构成减损,而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一点又成为刘唱通过利用媒介和理念层面的交互性来试图打通传统文化与当代技术之间界限的成功尝试。在“微物之光”中,观者看到了这种建立跨领域联系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具备着巨大的潜力来消除并最终弥合人们对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鸿沟。      

刘唱:微物之光

2018.7.14—9.23

否画廊 | 纽约

Fou Gallery, 410 Jefferson Ave, #1,

Brooklyn,New York, NY 11221


文|林梓

图|否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