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上-腾挪-上阳台-黄边站……广州独立空间在城中隐蔽地带的日常抵抗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3999   最后更新:2018/09/17 17:22:00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8-09-17 17:22:00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此时此刻,新的替代

The New Alternative


日趋精致操作的艺术系统,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板结,但“另外”的可能性并没有消失,它们以游击式的,散点般的方式在艺术系统内外,浮现、涌动。2000年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展览从“地下状态”走出来之后,曾经出现了以不少“独立”为标示的策展人与艺术空间,相对于当时机制尚未成形的艺术环境,今天的艺术生态已经逐渐完备,艺术体系也进入到机制化的运作,我们以The New Alternative(”新的替代“)为题,关注一系列相对于主流的艺术机制之外的别样空间、艺术群落与他们的诉求与表达。


散落在胡同小院和居民区内的独立艺术空间搭建出一个个没有被完全体制化的空间与平台。以非营利非商业的方式存在的独立空间,发掘新的艺术创作与表现方式,带来了“其他”的声音。从北京的箭厂空间、掩体空间、激发研究所,杭州的The Kitchen再到广州的上阳台、腾挪空间,城市深处涌动的艺术脉搏从未停息。


我们特别策划“The New Alternative”栏目,关注这些别样的空间与群落如何用各自的方式把艺术从商业压力和大型美术馆冗杂的组织机构中释放出来,再此展开更为多元的实验。


从北京、上海到杭州、广州,他们能否带来某些不一样的艺术内核与表达,为日趋现实的艺术环境带来喘息与新血?


从北向南,我们且走且看。


 The New Alt.  

 #03 广州:


编者按在缺乏相较于西方艺术生态成熟的商业性空间和政府空间的前提下,广州的独立空间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自发性。广州的当代艺术生态建设由来已久,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录像局、黄边站和观察社都曾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新的空间和项目,比如腾挪空间、新造空间、顶上空间和上阳台也在不断诞生。同时,在广州特有的城中村环境中,作为艺术家聚集地的西三村也构成了该地域独特的艺术群落。《艺术新闻/中文》“The New Alternative”专题本期邀请就职于广州某独立空间的大川为大家呈现广州新的艺术空间格局。


广州最新艺游打卡指南 ——

番禺区、白云区、海珠区、越秀区

电台、电影厂和市集

独立、错位、魔幻、日常抵抗


采访、撰文 | 大川


我所在的空间一侧,有一块空地。初到广州时就被告知该地曾是南越王祭天的地方,但因产权不明,一直闲置于此。夏日野草繁杂,倒也显得欣欣向荣。然而近几日,突然听见发动机的轰鸣,在房内都能感受到建筑的晃动,往外看,挖土机如同怪兽一般,挥牙舞抓,一幅开天辟地之势。而在空间的另一侧,则保留一片古旧的岭南建筑,早已无人居住,这里十几年如一日。屋顶甚至长出大树。我想这也暗示着独立空间之于广州的境遇,一方面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震荡中,一方面也保持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自由野蛮生长。

广州独立艺术空间分布地图


番禺区

新造空间 | 西三村 | 腾挪空间

新造空间


新造空间(Making Space) 于2017年10月成立,靠近新造渡口码头,由临街旧商铺改造而成。

新造镇 © 大川


新造空间所在的新造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与广州大学城一河之隔。新造社区至今保留着80年代发展的痕迹,以及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有些淡民至今仍生活在珠江上;每月农历初五举行新造逢墟等等。从2011年开始,一些原本生活在广州大学城的艺术家纷纷将工作室迁至于此。几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艺术家聚落。除此还有新造美术馆、新造当代艺术中心。前者为私人美术馆,后者一直未启动。

新造空间 © 新造空间


“新造真的是一个让人很舒服的小镇,它有一种自然的年代感,好像被遗忘了。有些人知道新造要拆迁了,就开始搬迁到市桥。我们那有一栋楼,本来有个人买下要盖工厂,但是拆到一半就放在那等着征地赔款。所以它就变成了一栋废楼,新造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新造地铁站附近已经开始拆了,但是新造镇还在规划中,所以它还没来得及建设,就停止了。特别是在中国其他地方都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走在新造的路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错位感,很像是二十年前的广州。每当我从市区回来,会觉得很魔幻。它让人意识到历史是平行的,只有在某些特定时候才会交叉。”作为新造空间的负责人之一,翁欣欣表示:“现在就是因为暴风前才能够这么平静。”

新造空间外景 © 新造空间


这个沿街而设的20㎡的透明空间,由于它的橱窗特性和24小时不熄灯的行为,使之与周边的社区形成了一种日常的联系。


翁欣欣

我觉得当地人很有意思,他们很关注我们,我去兰州拉面吃饭,兰州拉面的老板跟我说,我会去看你们的展览,墙上的阿拉伯文是什么意思?我就要给他解释我们的作品。我们去茶楼吃茶点,他们会说你们最近又在装修了(他们把布展叫做装修),就会有很多这样的互动。


新造空间现在由新造小组(游飘、许冰煌、翁欣欣、郑烁琪)共同运作。目前已推出四个艺术家共三个展览,包括赵宝琛、童垚、赵邦和方亦秀。谈到选择什么类型的艺术家合作时,翁欣欣提到:“我们不喜欢做那种软绵绵’的展览,我们喜欢掷地有声的。对于艺术家不是说他的作品要很极端,而是需要有一种穿透力在里面。如果没有,我们也希望他的态度和表达是独立的,个人是很鲜活的。”

方亦秀《失败的天堂》展览现场,2018 © 新造空间


新造空间在今年五月开启了“亼” 项目,试图通过与不同空间的合作,接通不同区域的,境况、态度和思考创作有共性着力点的艺术家,以此激活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同时,今年九月,新造空间也受邀成为“方志小说”第二期的入驻地之一,将与更多的“写作者”共同挖掘新造经验。


 西三村  

西三村


西三村位于广州番禺区西北角,一个在东新高速、“锦绣半岛”小区和臭水沟的夹缝中生长的城郊村落。

西三村俯瞰图 © 喻旭东


每次进入西三村,总有一种掉入“兔子洞”的错觉,夜晚伴随奇遇,但西三村的现实显然更加魔幻。西三村并不能称之为独立空间,但它曾经拥有百分之一的可能。2018年7月的时候,艺术家谢剑波已经装修好自己的空间,打算从老家回来后就可以开放使用了。可谁知由于白云区的拆迁浪潮,几百家小型服装工厂如海水哗地一下南涌,卷入这个高架桥底的村落之中,直接带动的就是房租的上涨。由于利益的驱使,房东们纷纷将原本居住的艺术家驱走,大部分在西三的艺术家都没有逃过这次的“浩劫”。虽然暂时散失了拥有“独立空间”的可能,但是作为艺术家聚落的西三村之于广州仍然具有一定讨论性。

艺术家刘声工作室,谢剑波和李消非一起看他的新画,左起:谢剑波、刘声、李消非 © 大川


在过去的几年,艺术家喻旭东的工作室曾作为某种“共同办公”的空间,除了是西三村艺术家平时聚会的场所,也成为许多外地艺术家到达广州的据点,如徐坦、郑宏彬、满宇、刘伟伟等,并延伸出如“居民项目”、“西三电影制片厂”、“村雨项目”等诸多实践。另一方面,西三村独特的生态也投射出广州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矛盾。正如“西三电影制片厂”在发起之时的声明:“西三电影制片厂将镜头对准生活于此的人们,通过联合行动的方式,用手机这种最为真实、便利的低技术手段,以媒体的方式在西三村做田野。它不仅是一个‘西三问题的影像加工厂’,一种联合村民的群体发声,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村民自身生存权益意识的启发性空间,以及展映社会矛盾与村民诉求的公共场所。”

喻旭东

西三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年之后,我个人会觉得有很多事情越来越清楚。比如,我们在描绘社区艺术的时候,应该如何去界定一个社区所谓的边界。实际上你会更加明白,有些东西你做不了,有些东西你还可以生长,不再浮于表面的现象。我个人是非常有感触的,包括刘声也是,他最近也开始专门画一些针对西三的东西。我理解一个相对好的独立空间,除了有自己鲜明的态度,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给出一个艺术的时刻。生活总是很散的,形形色色。但是因为有独立空间的存在,它就给人一种想象的艺术时刻,这时人就会聚在一起。


 腾挪空间  

腾挪空间


位于广州番禺区小洲村的腾挪空间,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在不到6㎡的空间,保持一年十个艺术家的频率,已做了一百位艺术家,所有作品无一重复。

腾挪空间外部环境 © 腾挪空间


腾挪空间的成立源自腾挪小组为了给自己的第一件作品《腾挪小组·石炳煌》寻求一个展示空间,在各种机缘巧合下,2008年最终落户于广州番禺区小洲村明代翰墨桥旁的一栋民居。这里靠近大学城,舒适便宜的居住环境吸引了许多年轻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其负责人刘可在员村的工作室被强制拆除了,但得益于小洲村是广州城区内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属于自然保护区,腾挪空间在十年间保持如初,房东一如既往出租空间,只是为房子加建了一层。

腾挪空间 © 腾挪空间

张逸,《没有》,2018 © 腾挪空间


目前腾挪空间正在展出的是年轻艺术家张逸的《没有》,这些艺术家大多来自朋友推荐、自主选择和公开招募,除了给到一个限额的经费,协助海报和微信推广外,也提供一些基本材料费或设备。刘可认为,“保持这样的状态,好像很自然的就把这个展览给做成了。对于我们来说,每个月都可以去看展览,也挺新鲜的。没有疲倦,也形成了一种节奏。因为当时我受到陈侗一句话的影响——发展就是死道理。所以我们就不发展,保持这样的状态。包括我对经济规模的控制,对空间的限制,让它成为我自己和我们这几个人生活当中日常的东西。不是特别费劲,但是也很重要。”腾挪空间的主要出资人是刘可和周钦珊,而邓子军、袁泽强则担当展览的“义务工作人员”。

刘可

独立空间一般会更多关连组织者或是艺术家个人的情绪。 但是作为独立空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控制住自己的这种个人情绪。对于“腾挪空间”,就让它保持独立,不过多的去干预它。我们曾将“腾挪”的概念在不同地方衍生,比如和周力关于移动美术馆的概念合在一块成了深圳盒子艺术空间。但是那些方式都是介入到不同的空间中,比如说之前是在商场,现在是介入到公园里。我们的展览有的时候不一定特别好,但还是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也会增加我们对空间的一种容忍度,算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张力吧。


白云区

黄边站

 黄边站  

黄边站


黄边站的物理空间,除了位于向荣街338号的本部外,也伴随上阳台空间项目的产生(上阳台落成后,黄边站成为其中的入驻单位),在老美院和中大附近有了新的据点。


成立于2012年的黄边站,最早由黄小鹏和徐坦共同主持,两人在此之前都从广州美术学院离开。空间成立初期,许多美术学院的年轻人通过黄边站互相认识,形成了合作关系。除了举办大量的讲座活动,招收研究员外,空间也通过项目实验室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一个“练习场所”,同时鼓励成员利用黄边站尝试一种民主实践和自我组织的可能。黄边站的成立可以理解为试图弥补美术学院教育系统的缺失,以及探索一种能回应本地生态的非体制当代艺术教育的可能。


2015年末,黄边站进行改组,由李筱天、朱建林、冯俊华组成新的工作团队,梁健华担任总监,徐坦担任导师。伴随上阳台空间项目的产生,两者在功能上也做了相应的区分,前者主要承担研究、展览、呈现的功能,后者则主要承担实践、集结、相处的功能。黄边站近期开展的两个项目实验室分别是刚在5月份结束的陈珈 《 结离陆地》,以及9月15号开幕的辛未《彼时再会》;同时两个公共项目:由张涵露主持的策展人工作坊“策展还能做什么?”,和徐坦主持的系列对谈;此外还有工作台第四期“正在到来的生活世界”。

李筱天

参与运营黄边站这样的非营利机构或是加入上阳台这样有趣的空间,都让我的感觉城市里还有很多可能性,所以我感觉如果有适当的契机和计划的话,挺希望看见更多人在城市里建立更多样的空间的,但我个人会更看重可持续性,使一件你相信的事情保持它的能量,是很有趣的实践。而人与空间其实是互相塑造的关系,如果一个空间能够健康地存续足够久的话,我认为也会为人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杜仲健“点石成金”项目实验室,2017 © 黄边站


近几年来,黄边站的工作团队在基于黄边站的过往定位,重新梳理对教育、自我教育的理解,把通过“研究——实践”相互推动、建构面向当代情境的共同工作和学习交流平台作为工作方向。具体体现为《同时》刊物的创办,旨在推动写作和联结“青年状态”,呈现、凝聚不同领域的行动者在创作和实践中的经验思考;推动上阳台SJT的创立,并通过入驻上阳台SJT,找到与青年一代实践者、创作者的良性互动模式,让黄边站一直强调的自我教育、自我组织、自我实践得到更好落实;制定了反性骚扰机制,我们愿意在实践中促进自身及艺术行业从业者对性/别平等和性骚扰议题的认知,鼓励对该议题进行公开探讨;向社会筹募运营经费,2016年,黄边站加入广州五行非营利艺术机构联合会,与其他成员机构一起,向社会筹募运营经费,进行募款方式的多样化尝试。


海珠区

上阳台 | 顶上空间 |观察社

 上阳台  

上阳台

上阳台在2017年由黄边站推动成立,工作团队最早的想法十分朴素——建立一个像“糖水铺”般能够为年轻人提供可以日常相处的空间。

上阳台市集,2017 © 黄边站


联合是上阳台的关键词。自2017年成立以来,上阳台作为一个集体共治空间,目前已有16位业主入驻。业主在此平摊空间房租、水电等日常费用,同时享有使用空间的权利。业主并非固定,形态也各不相同,除了有闷士多店、售卖啤酒的37club,双月服饰,还有唔同广告、冯火印刷社、本广大画廊等。


我们可以将上阳台理解为一个社会制度的小范围测试。首先上阳台是去主体性的,并不存在一个“上阳台整体想做什么”的集体意志,而是由每个个体不断在里面发起自己想做的事情,从而形成一种整体面貌。同时,上阳台在空间的实践中一直试图避免权力中心的出现,比如如何进行集体决策?如何建立上阳台的“出入机制”?上阳台的业主曾说到:“民主投票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个群里面有个一致的共识,仅仅投反对票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协商一致,凡是投反对票的人,必须说出自己的理由。”另一方面,黄边站承担了初期的主要组织工作和装修经费后,便将上阳台的决策权力移交给业主共治委员会。

上阳台的37club © Lukas


朱建林

上阳台除了是一个艺术或者空间实践,有一部分也关于生活实践。那么我们在实践一种怎么样的生活?可能受松本哉他们的启发吧,就提出了说我们在实践一种“革命后的生活”,不是跟现在日常抗争的一种实践,是一种把我们的生活前置在一种“我们想要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世界里。

同时工作站 © 上阳台

海盗电台 © 朱建林


上阳台成立的一个重要的契机是2016年由李致恿、史镇豪、朱建林在时代美术馆榕树头空间发起的“榕树头旅行社”项目,项目邀请了不同的艺术家、在地工作者以及当地居民,在东京、上海、沈阳、武汉和香港这些不同的城市空间漫步。通过身体的游走,在临时构建的时空关系中,激发人与人之间相处协助的可能。这次旅行也推进了与亚洲不同青年组织的联络和集合,比如东京高原寺的素人之乱、沈阳的失败书店等。旅行结束后,大家对筹建上阳台以及日后的空间基本运作原则有了共同认知。


在上阳台的自我描述中,写道:“我们希望来自艺术家、写作者、策划人、综合性行动者等不同领域的才能在其中共振,而这一努力意味着需匹配超出惯习、自身即是一种实践的运营、组织和决策机制,也意味着要共同发明一些突破固有想象的方法,使上阳台成为持续地联结与释出能量的有机生物。”最近上阳台每周都有“大饭台”,大家相约在周末的晚上一起吃饭,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不同领域的人在此不断聚集与流动。


 顶上空间  

顶上空间

2016年7月成立的顶上空间寄居在一家广告公司的建筑顶端,包含了一个开放式厨房、天台、摄影棚、可以容纳15人左右的放映厅和适合多人使用的会议室,以及散落在空间内的几个茶室。

顶上空间外部环境 © 顶上空间


顶上空间的成立源于韩飞和李振华的一次谈话,关于做什么和什么也不做。后来归结为一句话,便是“顶上是一个精神交流的场所,一个位于城中村建筑屋顶的精神之屋”。


其负责人卢川介绍道,在过去两年里顶上空间共邀请了41位艺术工作者到来,举办了28场专题讲座、作品分享,进行了16位艺术家的访谈,共放映34部影片。在过去的工作中,顶上空间逐步实现了它作为一个平台的初衷,也是对知识生产的另一种诠释。

卢川

顶上希望把艺术交流日常化,让大家可以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分享各自的工作,同时也注重现场交流和之后的文本输出。人们来到这里,能够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展开和顶上的连结,由此,空间也伴随不同的人的参与和代入而变得更加灵活与多元。

黄山&黄河,“前世今生”分享现场 © 顶上空间


在顶上空间的分享,有的是由艺术家的展览引发对其创作的梳理和讨论,有的是基于艺术家阶段性作品的展示和交流。空间还衍生出了“顶上*客”项目,以提议者的兴趣和研究点自主展开,项目本身也将成为他的研究内容和素材。最近一次分享来自年轻艺术家覃小诗的“您的好友已向未来投掷一坨厕纸或者投石问路”,现场以她2014年的作品——关于“当代艺术是否会终结”的辩论,来展开对于当代艺术、未来、人工智能等话题的讨论。日常同步进行的艺术家访谈也持续关注本地的年轻创作者。


 观察社  

观察社

观察社位于海珠区穗花新村的某个沿街铺位,大概六十多平米,其前身是一家理发店。自2009年成立以来,观察社的工作方式并无太多的变化,依旧以展览为主,注重研究、出版和交流。

卫秉強,《夜明珠》 © 观察社&艺术家本人


观察社做的大部份是艺术家个展,9月22号即将展出台北艺术家赖志盛的《穗花桥》,上一个展览是卫秉強的《夜明珠》。艺术家在暗室中将现代技术制作而成的人工夜明珠和天然夜明珠混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只识得一片微光。他试图借用夜明珠引发对于真实和圆满的讨论,更直面于艺术的本质。这也是观察社的负责人翁子健比较感兴趣的——对于生活、艺术创作本质性的追问。

翁子健

独立空间之独立精神之关键,不在于任何的体制结构或营运办法之不同(例如“非营利”不代表独立),而在于一种与主流不一样的价值标准。对我而言,做观察社固然是因为我不相信艺术需要管理,不相信艺术需要资本,不相信艺术界内某些达到成功的标准办法;但最重要的是,我不相信绝大部份人都说是艺术那个东西是艺术,我不相信,所以便只能自己去做了。

观察社外景 © 观察社


就职于亚洲当代艺术文献库的翁子健,平日主要做文献方面的研究。在谈及对艺术家的选择时,他提到自己关注个人,“针对个人实践的研究,才能找回艺术里面对人的尊重。当下的艺术或是展览,有很多话题性的东西。比如说新科技、社会参与等。人们好像期望艺术要有一种预知的能力,艺术需要及时预见社会趋势下一波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去敏感地捕捉到下一样改变这个世界的东西。如果艺术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很好。但是,除了对新的东西、外部世界的东西之表现外,艺术还有另外一面,即是对于人内心的探寻。我似乎比较在意这内向的一面。”同时,他认为, “现代的历史研究也是一种倾向于忽略人心的工作。历史研究易于忽视个体,强调大语境,因为个体难成历史。我在做观察社的时候,有点想要去尝试做一点跟我本职工作不一样的事情,就是把研究完完全全地放在个人上,而且选择去研究某个人,不是因为这个人有多成功,而是因为我们发现这个人在艺术上有某种深刻的地方,而这种深刻是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越秀区

录像局 | 博尔赫斯书店

录像局

现在的录像局和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以及本来画廊一起,位于泰康路的一栋历史保护建筑,它们都由陈侗创办。


和博尔赫斯书店一样,几年来录像局也经历了几次不同程度的迁徙。从原本靠近美术学院的怡乐路,到老城区的昌兴街,再到现在的泰康路。但无论怎么迁移,它们始终在广州的生态下,和城市的历史连接在一起。区别于其他的独立空间,录像局有一套严格的系统,包括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年度计划和建档日期,这种严谨的机构化运作下,除了是广东人特有的务实态度,更是一份浪漫的坚守。就像录像局的负责人许淑贤提到的一个插曲,相比于录像局更加严格的博尔赫斯书店,从周一开到周日,只是不愿意让一个不小心跑到书店的人发现关门了,他也许会很伤心。

泰康路84号前景 © 录像局


成立录像局的初衷非常简单——建立一个可以看艺术家录像作品的空间。这个最早由朱加、方璐、陈侗发起的专门针对录像艺术的非营利机构,自2012年3月25日正式启动。除了拥有北京和广州两处空间外,他们还保持着每年至少为12位艺术家建立档案的工作节奏,至今已收录了1700多件作品。录像局甚至花费两年时间研发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和专业的视频点播系统。


许淑贤

除了现在空间主要的出资人和运营人由陈侗担任外,最大的变化就是资金上的改变。随着2014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市场经济活力的退减,单靠以陈侗老师卖画的方式难以维持机构运转,建立自身的造血机制变得刻不容缓。

除在2016年加入五行会,今年录像局也做了自己的资助人计划,从2015年开始支持录像局的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成为了第一位理事机构。伴随资金上的改变,工作方向上的转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大量的档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是活化档案,推广档案里面的作品、让更多人使用它,以及引发一些实际上的研究成果。


最近,录像局除了会参与9月14号艺术深圳博览会大湾区艺术生态展示区的板块,还在准备9月16号在东方文华酒店举办的五行会;9月21号到23号则要参加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公众项目“连接”单元,展示9月建档的两位艺术家——陈秋林和缪晓春的作品;9月23号左右将参加北京国际短片联展BISFF的一个论坛。此外,今年录像局将会和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Kadist Art Foundation)合作一个档案互助的项目,互相为对方推荐一些中国和国际的艺术家进行合作。今年这个项目邀请的国际艺术家是何子彦,录像局会给他建立档案,并预计会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一个讲座,但时间还未确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