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陷阱——《对话的维度》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391   最后更新:2018/09/10 17:17:00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8-09-10 17:17:00

来源:案板 作者:张晨雪


原标题:实验动画怎么看之《对话的维度》


说到实验动画,就不得不提及一位大师,捷克导演扬·史云梅耶,其经典定格动画作品《对话的维度》,在文化层面做出有深度的探讨。

先请欣赏作品:

本片荣获位列Annecy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评选出的“动画的世纪·100部作品”第三名,并荣获198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一开篇时,制作人有意放上了混乱嘈杂的谈话声作为背景音,这是全片唯一采用的人声。这里的“对话”,可以理解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世间永恒的对话”。影片分为三部分,每一个部分代表一种基础对话类型。

影片第一部《实质性的对话》中的“人物形象”是由各种不同种类的材质组合而成的(图2),第一个由瓜果蔬菜等食物组成,第二个由刀叉厨具组成、第三个由书房文具组成。“厨具人”遇见“果蔬人”,“果蔬人”被吞噬,并吐出;“文具人”遇到“厨具人”,“厨具人”被吞噬,并吐出;“果蔬人”遇到“文具人”,“文具人”被吞噬,并吐出。三个人物在一轮又一轮互相吞噬又吐出后,夹杂了对方的物质,自身的物质也在这个咀嚼与重组的过程中变得细碎、难以分辨,三个人物的成分愈来愈趋同。在强制的整合运动钟,史云梅耶致敬了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著名油画,这位画家画中的人像面孔使用水果和蔬菜组合而成,他是以人物肖像和图案讽喻画而闻名的,讽喻画由现实生活中的蔬菜水果、花鸟鱼虫及其他物品变化组合而成,学术界视他为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锋。而史云梅耶作品中这段影像有一个讽喻画的感觉,同样运用了组合、置换的造型语言。存在的平面虽然是平的,但视觉上所有的物体都是三维的。

结合人类行为学进行的简要分析

德国的一位哲学家哈贝马斯,在他自己的著作《交往行为理论》中,将“社会”划分成为“生活世界”和“制度”,这两个部分。他的观点是,所谓的生活世界,是一种在社会行为和语言中不断积淀着的各种“背景知识”,以及合乎行为规范的综合化表征体现,它代表着一个被称作“社会共同体”的集体对社会个体行为的期待,无论是个体的经验和行为准则,还是社会的文化传统,全部都是出自这种知识体系的产物。而“制度”则是从生活世界的结构中分化并独立出来的行为调节体制,如政治体制、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法律体制等。按照他的见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提出“真实、自由和正义”的核心思想是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先验基本知识而存在,这个思想是建设性地植根于我们生活世界的合理结构之中的。而在社会语言中,一切社会交往行为,都为显示生活世界的规范性基础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交往行为理论正是通过对生活世界和以语言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活动而进行的一种语言学分析。通过这种分析研究,人们发现,交往行为有三大对有效性的要求,这便是:

1.真理性。

2.真诚性。

3.可理解性。

而语言交往的三种有效要求集中到一个中心,才是符合理性的要求。

借此《交往行为理论》中的研究,来分析扬·史云梅耶的作品《对话的维度》第一部分,则这部分对应的是交往行为三大有效性要求中的“真理性”。三个不同材质组成的人物之间所发生的吞吐、同化过程可理解为“对话”,即是交流碰撞以及之后产生的相互促进,听话人在被说话人吞噬、咀嚼之后吸收了对方的成分,产生有效的交流。也可以这样认为,果蔬人代表农业、厨具人代表机械,而文具人代表知识,三者之间彼此吞噬,不断地相互改变,也相互制约,碎渣重组成形,表示吸收与融合,如此轮回反复。咀嚼、撕咬永无止境,化整为零后又重新化零为整,像是一个仪式。机械能够改变农业,知识可以改变机械,人类对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需求又推动并且改变着知识。在不断的吞噬反吞噬中,农业、机械、知识被不断细化,最终文明得到发展。最初简单粗糙的“人形”经过一系列加工,最终变为细腻而复杂的“人类”,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形成一个环。另一种解读方法是,个性不同的人在思想的交流中有一种互相影响的作用,弱势的一方总是会被较强的一方吞噬,强的被更强的吞噬,周而复始,万物归一,这就仿佛是文明的发展。一开始个体文明相对独立,然后开始交流融合。在他们变得丰富但日渐平平之后,也获得了灵魂。而这种融合的本质,是吞噬,是一种权力的压迫手腕,以及个体独特性丢失的过程。

《对话的维度》第二部分《激情的对话》,出现由粘土组成的一对男女。他们一开始无语交流,通过神情传达心意,接着亲吻缠绵,肢体融合,难分难解。谁知欢愉过后,情感却迅速冷淡下来,吻变成另一种“消费”行为,泥人融化、相互转化,成为一个流动的,偶有肢体性质的抽象物体。他们恢复双方身份的重现在餐桌上,激情过后泥块恢复成了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好似分立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两人中间的桌上多出了一块泥巴,一个小小的被剩下的部分,无形的泥块走向“父母”,但被双方拒绝,谁也不承认是自己身上的,两人彼此厌恶、搪塞、推卸,引发更激烈的冲突。随之,男女彼此憎恨,这憎恨源自激情过后的推卸责任。矛盾升级到了互相伤害,情感总是来去匆匆,转瞬即逝。影像中结合了材质置换以及解构重组的造型语言转换方法。

  这一部分可以对应交往行为三大有效性要求中的“真诚性”。 因为激情的对话缺少“真诚性”,谁也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都把错误不断抛给对方,最终演变成仇恨,不惜互相毁灭,置对方于死地。假若对话最终演变成仅剩激情的宣泄,关系中的双方将开始互相责备,彻底丧失了爱与理智,变得冷酷而盲目,完全不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真正的感受。情感的交流难免丧失理智,人类往往在感性主导之时彻底忘记理性,却在感性淡去时不得不承担理性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得一段关系变得混乱而脆弱。被造物主赋予智慧的泥人儿们,并没有如最初被希望的那样一体交融,惺惺相惜,而是自相残杀起来,这是始料未及的。那一小堆被抛来抛去的烂泥,就像男女关系中的责任,然而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双方争执不休。只以激情而行动,那就是无穷的破坏,因为它旨在毁灭,这无疑是可怖的。

  动画的第三部分《详尽的对话》开篇从抽屉里出来了两个黏土捏的脑袋,他们同时伸出舌头,所呈现的物品一一对应、琴瑟合璧,作为互动的对象从他们各自的口中,用舌头卷着吐出对于彼此有帮助的东西,比如牙膏与牙刷、一支铅笔和一个卷笔刀,面包和抹黄油的刀、皮鞋和鞋带。然而接下来在匆忙而焦虑的心态下期待对方所提供的回应,就总会出现出错的时候,一个很小的误会如同一颗不洁邪恶的种子,在彼此的心田和脑海恣意生长起来,他们开始把事情弄错了,吐出一块面包却得到一条鞋带,牙刷插进卷笔刀,等等惨不忍睹的画面开始出现。直到双方陷入气喘吁吁的境地,他们的草率行动摧毁了彼此,最终都化作残骸。这一部分使用置换的语言表达,通过对应物品的吐出影射到现实中的交谈投机现象上去。

这一部分可以对交往行为三大有效性要求中的“可理解性”。应两个人由最初的默契合作、心有灵犀,逐渐变成最后唇枪舌剑、鸡同鸭讲,最终两败俱伤。仔细观看可以发现,一开始时总是一个人先说话,另一个思考以后给出合适的回应。换位以后,说话的人思考时间开始变短,胡乱给出回应,完全无法完成对应,到最后根本不进行思考,对话变得一团糟。当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模式被一些准则捆绑时,很可能产生因果倒置的混乱逻辑,虽然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突破陈旧模式的思想出现的时候,原本既定的逻辑被毁灭,这就更加难以达成和谐,于是人们就会开始变得愤怒和焦虑,从而进一步破坏秩序,最终导致整个体系的混沌和崩毁。注意到当两人同时出牌时,开始出的东西还具有思考的个人特点,到后来也变成盲目而混乱的。这就是面对自由思想冲击时,如果不能去分析和审视,只是随大流,最后会导致思考环境的进一步混乱和趋同。这像是一个交往行为研究,显得非常悲观,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彼此误解,而这些对话正在以可怕的错误方式进行下去。

动画《对话的维度》视频截图

社会主旋律的宣扬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同,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自由的思想是要提倡的,而普通大众对于新兴的前卫思想,往往要经过审视和切身感悟才能接受或否认。否则,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将对原本的环境带来不可逆的颠覆。扬·史云梅耶十分果断地抛开了文化交流中积极太平的一面,让观众直接看到了文明金玉华润表象之下的荒颓暴力因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