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陈陈:更假且更真的可能性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2026   最后更新:2018/09/04 11:54:12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8-09-04 11:54:12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陈陈陈: 更假且更真的可能性


馨蕾|采访、文

陈陈陈|图像资料提供


《愿你此在》陈陈陈以访谈纪录片的方式演绎了未来年老的自己所接受的采访,影片中年老的自己由他的父亲扮演,被采访者还有一些他的朋友。在这个时空交错的对话中,以成功后的自述交叠着朋友对他的回忆,呈现了艺术家对自我设定的尝试和探索,流露出对生活、家庭、艺术的诸多看法。作品《获奖感言》是一件艺术家自导自演的表演录像作品,当中也包含了奖杯的设计。陈陈陈在这两件作品中既有部分本色出演,又融合了其他采访、影像的视频剪辑,在多角度呈现影片主人公的同时,也塑造了艺术家本人的诸多面向和思想。


作品中,谈到日常的节奏,朋友们都说他是个很忙又擅长变通的人,而在老年版的自述中他谈到自己对做日常计划的严谨性;


谈到生活中的关注点,老年版的自述中表示谈恋爱、陪父母聊天、生儿育女、朋友聚会显得更重要;


谈到音乐,他说自己的音乐是普通音乐,“因为我们有一种很奇怪的假设,就是做出来的音乐不能普通,但是希望做一种风格叫普通”;


谈到情感,他承认自己很苍白,“人与人交往之间有很多形式,我选择是共同从事的这一种,我不赞成大家把时间拿出来共同消耗掉”;


谈到工作,他不想说自己是艺术家,也不想说自己是画画的、搞音乐的,如果非要说的话,他会说自己是搞戏剧的,因为戏剧是他所有从事活动中最透支的一项;


谈到艺术创造,他说艺术这两个字已经面目全非了,“创造,就是先创后造,这个‘创’是‘创可贴’的‘创’,也是‘创伤’的‘创’。我们把世界比作一个很大的肉球,光滑圆润,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再这个肉球上面用刀子割,使它流出血来,以后就会结疤,痂脱落后你就会发现那里的肉有一点点鼓起来,这就是‘造’。前赴后继的艺术家们反复努力、日复一日,让这个肉球越来越大,这就是我理解的艺术创造”;


谈到父母,朋友们说爸、妈是他脆弱的地方,他说母亲是“效率和权威的象征”,“刀子嘴、豆腐心”,而父亲“不在乎是否走捷径,不在乎浪费与否,只注重情感、道义、礼仪”。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父母的深切情感。


访谈纪录片具有几分的“真实性”?假想的获奖现场感言是不是传达出些许对艺术、生活的真切认知?陈陈陈在作品中尝试构建了一种更假且更真的可能性。






陈陈陈,《愿你此在》,伪纪录片视频截屏,37分钟,2013


ArtWorld:作品《愿你此在》是以类似名人访谈的方式拍摄的一个你自己未来的访谈纪录片,由你的父亲出演未来的你。为什么会选择用访谈纪录片的方式来拍摄呢?


陈陈陈: 纪录片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有所谓的“真实性”,但是我看了很多纪录片,那些真实性实在无法让我满意。在这个作品里我感觉到有可能可以做一个更假且更真的纪录片,所以我尝试了一下。


ArtWorld: 能回忆一下《愿你此在》这件作品的创作契机吗?


陈陈陈: 等我60岁的时候,把自己拍进片子里,完成了60岁的自己和60岁父亲扮演的自己的一个对话,用录像超越时空链接我和我父亲的生命。


ArtWorld: 作品中穿插着身边朋友对你的评论和老年版的自述,以别人对你的认识和经历过世事之后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这两种视角呈现了一个更多维的“自己”。作品中朋友们的评价是设定好的还是他们真实自然的观点?作品是按照剧本拍摄还是具有一些随机的不确定性?


陈陈陈: 朋友的全部是真实的,我父亲扮演我的部分是我写的,我父亲自己随机采访的部分是真实的。


ArtWorld: 在作品中先后几次谈到你很忙, 现实生活中你会把时间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什么地方?


陈陈陈: 其实就是到处玩,玩不同的东西,不论是戏剧还是音乐还是啥,都是贪玩。



陈陈陈,《愿你此在》,伪纪录片,视频截屏,37分钟,2013


ArtWorld: 能不能谈谈《愿你此在》这个题目?“此”指什么?


陈陈陈: 此时此刻此地此情此景,共在,面对面的那种。


ArtWorld:为什么会用老年版的自己来做自述?


陈陈陈: 让父亲通过扮演来了解我。


陈陈陈,《愿你此在》,伪纪录片,视频截屏,时长37分钟,2013


ArtWorld: 《愿你此在》和《获奖感言》两件作品,都反复谈到了你的父母,《愿你在此》中还介绍到了您父母的背景,我猜想他们是你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他们对你的艺术创作影响大吗?


陈陈陈: 很大,他们不同于我同学的父母,虽然他们不懂艺术,但是非常支持我。《愿你在此》结尾处我父亲自己谈的一段话,我是完全没有想到他对艺术有如此的理解,被吓到了。


ArtWorld: 《愿你此在》中你的机械工程师朋友应贺回忆你说过的一句话“只要我爸说哪个东西好,我就可以完全地放弃那个东西”,是这样吗?


陈陈陈: 我以前是这样认为的,那个时候比较朋克,比较要标新立异,要做超前别人很多的东西,就是年轻气盛,现在会三思。


ArtWorld: 2017 年的作品《获奖感言》选取了颁奖典礼的场景,很明显这和你一直以来关注的成功学关系紧密,如今再看有关成功学的概念,和从前相比有什么新的观点和视角吗?


陈陈陈: 总体还是延续之前的视角,不过做了一些研究,前几年对成功的想法从反讽到理解,目前从理解升华到一种更飞的领域,挺自嗨的。




陈陈陈,表演录像作品《获奖感言》视频截图,时长09:082017


ArtWorld: 你印象最深刻的颁奖典礼的画面是什么?当时有什么触动吗?


陈陈陈: 印象特别深刻的目前没有,以后会有。因为我自己研究这个东西,我很在乎这个东西,我一般不会随手点开看,因为我看的话会做一些专门的准备,一边记一边看,所以我现在看到就先存着。


ArtWorld: 获奖发言中提到了电影《肿瘤》,“忍着悲痛前行,果敢地去适应”,是我们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需要的一剂苦药,可以就这个细节谈谈你的看法吗?


陈陈陈: “适应性”我觉得是人类最厉害的一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情况都有办法,这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但是目前社会正在流失这种性质。人类对周遭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



陈陈陈,《获奖感言》,表演录像,视频截图,时长98秒,2017


ArtWorld: 你如何看待当代艺术和电影的关系?《获奖感言》中提到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和电影存在着差异,切忌自娱自乐。如果拍摄电影,你会做哪些有别于做当代艺术的考虑?


陈陈陈: 我如果拍的话,就拍最普通的电影,不拍艺术片,就是好好讲故事,而不是以艺术的名义去挑战观众,要合理安排观影时间。



陈陈陈,表演录像作品《获奖感言》视频截图,时长09:082017


ArtWorld: 这种以人物访谈、电影颁奖典礼等娱乐综艺形式的艺术表达是不是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而当中又能传递引人深思的问题?


陈陈陈: 接受度方面我觉得倒不是太大问题,我一般不会去考虑。我考虑的是阅读信息量的转化率问题,人物访谈比实验影像肯定要好一些些,但是还是不太好。而且我觉得当代艺术领域要传达引人深思的问题,非常非常难,我会对每个作品都挖出自己认为可以深刻思考的空间,但是不奢望观众和我一起走到深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