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到将“艺术概念”搬上秋拍?专访苏富比亚洲当代部门主管寺濑由纪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482   最后更新:2018/09/04 11:18:11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9-04 11:18:11


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上周末,香港苏富比2018秋拍在上海预展,本次香港苏富比秋拍当代部分最受关注的《徐震超市》也来到了预展现场。这是继2016年‘#TTTOP’ 晚间拍卖后,苏富比又一次新尝试——将艺术概念作为拍品上拍,同时也是亚洲首次拍卖艺术概念。此轮尝试不仅是在试探亚洲藏家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也是为了吸引年轻的新藏家。


苏富比的全新模式让9月30日即将在香港开启的这场当代晚拍变得更值得期待!

▲香港苏富比2018秋拍上海预展现场,《徐震超市》


苏富比携手徐震,首次拍卖艺术概念


拍卖“观念艺术”虽然不是奇事,但直接拿“艺术概念”来拍卖,对于苏富比来说却是首次挑战,也开创了亚洲拍卖界的先河。


这次拍卖,苏富比将携手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徐震,带来作品《徐震超市》。《徐震超市》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徐震的经典之作,广受称誉。其前身作品《香格纳超市》于2007年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上首度登场,随后巡回世界各地展出;2016年,徐震把概念进一步升级,《徐震超市》便由此诞生。


《徐震超市》占据了介于装置艺术和商业生产之间的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空间,表现出艺术家对于资本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兴趣。它邀请观众购买一个被剥夺了物品实体和商品使用价值的空包装,这一行为构成了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消极本质的批判——无休止的供求链,野蛮的物流,大量的消费,以及包装和品牌传达的美学伪装。在这些空洞的容器中,包含着徐震对国际艺术市场及其武断的归属价值价的嘲讽隐喻。

对于这次拍卖,艺术家徐震表示:“此为拍卖界首次有超市(概念)上拍,可算史无前例。这次与苏富比的合作带来了重大突破。我很高兴能把《徐震超市》带到国际拍卖平台,并与苏富比联手,继续挑战艺术与世界的界限,冲击大众的惯常认知。”对全球拍卖界而言,纯观念艺术仍属新兴门类,这次新尝试充分展现苏富比的创新精神,以及领导业界开拓收藏领域的视野。


专访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部

主管寺瀬由纪


艺术市场通讯:苏富比此次拍卖《徐震超市》是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观念艺术”到底怎么拍卖,您能否为中国观众介绍一下?


寺濑由纪:《徐震超市》是一件纯观念艺术,它普通超市一样,列着摆满商品的货架,甚至连标价都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这些盒子只有包装,没有商品。艺术家想测试参与者对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感受。买家会获得徐震的授权,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规模开一间徐震超市,艺术家和他的工作室将会帮助执行。这件“观念”作品的核心是,还原一个像全家或者7-11那样的便利店,但每样商品内部都空空如也。这将“艺术概念”首次在亚洲公开拍卖。即便在欧洲,拍卖“艺术概念”也是新现象。提到拍卖,人们往往只会想到卖画、卖雕塑,卖一些有形的东西。而这次我们卖的是想法,是艺术家脑子里的东西。


艺术市场通讯:您本人如何看待“空虚”的艺术以及消费主义?


寺濑由纪:21世纪是一个选择多元、信息流通自由的时代。艺术的概念也愈发变得多样化。视觉艺术从画发展到多媒体艺术、影像艺术再到观念艺术。徐震抛出的这个话题被讨论已经有些年头了,当年杜尚在美术馆中以一个马桶作为艺术品呈现在严肃的展览中,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在当时饱受争议的一举,后来却影响了不少艺术家,例如村上隆,杰夫·孔斯,达明·赫斯特等等,他们不断试探“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我觉得徐震并没有完全跟着他们的思路走,徐震用一种非常“现代社会”的方式来加入讨论,非常风趣幽默。如果你走进《徐震超市》,你会莫名感到兴奋,因为你仿佛置身于一个真正的超市。你愿意为空空如也的包装壳付同样的价钱,为什么?因为这是艺术?——你问自己。其实这只是空盒子而已。我认为徐震在探索“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上非常与众不同,他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艺术市场通讯:您觉得目前亚洲市场对观念艺术拍卖的接受度有多高呢?


寺濑由纪:亚洲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藏家平均年龄小,这些年轻的藏家成长迅速。例如两年前(2016年)香港’#TTTOP’晚间拍卖,我们有巴斯奎特和里希特的作品,这是一次浅尝。而两年后这样的作品在亚洲拍卖已经习以为常了。不尽苏富比,其他的亚洲拍卖行也经手大量西方作品。这是一个来势汹汹的年轻市场。我相信这里的观众也很希望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他们对这次拍卖的反应也很好,觉得它很新鲜有趣,让人兴奋。艺术概念最适合在这样的市场呈现。


观念艺术在国内的接受度


就国内之前的情况来看,国内藏家相对还是比较保守,更乐于收藏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比如油画、雕塑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以后的展览和运作会比较容易。相比之下,观念艺术的收藏无疑具有颠覆性,它更关注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内涵,更关注艺术家想要传递的信息。对于观念艺术的收藏,很大一部分可能见不到实质性的作品,能够收藏的只是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展示方案等等,而几乎其每一次的呈现都要根据具体实施现场而做调整。


观念艺术无关形式或材料,而是关于观念和意义的。它不可能被定义为任何媒介或风格,尤其是观念艺术对艺术对象作为独特的、可收藏的或可买卖的传统地位提出了挑战,由于作品不再以一种传统形式出现,它需要观众作出更为积极的反应。


对于国内观众对观念艺术“不买单”的问题,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高名潞表示,国内老百姓接受观念性的作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年轻人现在慢慢有些习惯了,当代艺术展览也多了,这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


目前,国内收藏观念艺术作品的藏家群体正在逐渐浮现,并体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80后”收藏家黄予正是其中的一员。在黄予看来,观念艺术的市场热度也是有的,而且对这类作品的收藏行为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意义。“现在对于观念艺术,画廊还是愿意做的,每个画廊也有自己的观念艺术家,只不过从横纵向比较,你仍然能看出一个脉络的不完整和缺失。历史需要后人来梳理,可能当下发声的只有少数人,现在一些同龄的收藏者心态更加开放。”而且,“大量的没有被西方发现的中国观念艺术家,他们作品的市场价格可以说是太低了,有着不小的潜力可挖。尤其是观念艺术作品表达的是社会现象,特别与时俱进,再加上创作者都是当下的艺术家,与收藏者一道成长,这种机缘就更加难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