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在海外迎接挑战:在伦敦如何成为一名艺术家?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458   最后更新:2018/09/01 23:19:11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8-09-01 23:19:11

来源:长征空间


文字/Juliet Fang

摄影/Hsu Ting 徐婷

编辑/Cathy Xu

几年前第一次在伦敦见到 Vivien Zhang 也是因为采访,当时她的工作室是由一个提供艺术家创作空间的奖项(Chadwell Award)赞助的,所以不需要租金。进去之后发现工作室很安静,挑高的天花板,非常宽阔的空间,很适合画画。她说:“作品数量很重要,我一年大概要准备二十幅作品,不管尺寸大小,这样算起来一个月大概要准备两幅。我们这一代艺术家,跟在其他行业的年轻人一样,都有责任和义务的问题。我觉得在如今的创作中,最困难的是在信息嘈杂、问题众多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值得我们关怀的问题中找到自己能够作出改变的。”去年被亚洲福布斯榜评位“30 under 30”艺术家之一的 Vivien,出生北京,小学五年级就跟着母亲去了东非,之后中学去了泰国,上大学时来到英国,如今已经在伦敦生活了近十年。从伦敦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斯莱德艺术学院)学习 “Fine Art” 本科,到 Royal College of Art(皇家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Painting” 硕士专业,再到毕业后留在伦敦继续艺术创作生活,Vivien 说自己在英国待得年数已经快超过儿时在中国的时间,“这边有属于我自己的圈子, 所以我想英国会是我将来长久发展的基地吧。”因为比多数学生有着更丰富的迁移经验,也让她对各种文化中的符号特别感兴趣,“像是被迁移到柏林的希腊古迹,在柏林博物馆中被保存展出,这样的移动故事特别能触动我。”今年9月她将在北京举办个展,讨论在 AI 和信息时代发展下,特属我们这一代人的状态,在作品中能看到源于不同地方的符号在画面中的碰撞。我们和这位看上去安静淡然的女生聊了聊她在国外的艺术创作之路,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创作体验,还有作为全职艺术家所要面对的挑战。

“Royal College of Art (皇家艺术学院)对我艺术事业的起步和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帮助。当时会想要做全职的艺术家是因为毕业时我得到的驻留奖(Chadwell Award)赞助了我一年伦敦的工作室,还获得一个大型委托作品机会 (Riverlight Award)——这两个奖项为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一名独立创作者提供了过渡期的支持。”


Vivien:之所以决定毕业后继续留在英国,是因为在这六年来,我建立的艺术圈子大部分都在伦敦,而且毕业之后获得的两个奖项帮助了我的起步,在这里真正建设了自己的基地。在整个欧洲创作的优势就是这边有很多支持艺术家的机会,包括大小不同的奖项和艺术家驻留项目,与艺术相关的兼职工作机会也很多——创作时这些都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不过伦敦的生活费用在全世界数一数二,所以在英国许多创作者也在考虑其它的艺术中心,例如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或者把基地改到德国。当然刚起步时我也受过一些罪:当我毕业后自己有了独立工作室,才体会到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我的第一个工作室没有暖气,屋顶与其他工作室都是连通的,电暖器的热力很快就消散了。所以冬天室外是2度,屋子里就同一般冰冷。当时我每天几乎以静态的状态画 8、9个小时,再抬头看到画室的超声波驱鼠器,突然对生活有了很多感触.......

“我觉得在艺术学校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只听迎合自己作品口味的意见,那样只能生活在舒服的泡泡里。”


Vivien:就艺术类研究生课程来说,伦敦的 Royal College of Art、Slade School of Art 和 Royal Academy 这三所学院之间的竞争最强烈,每年都起伏不定。我在RCA的两位导师很好,一位训练我去把握创作技巧的极致,另一位导师因为自己的作品跟我的完全相反,所以我们经常激烈的以对立的观点讨论,让在我学习中经历了特别宝贵的挑战和训练。我觉得在艺术学校学习时千万不要只听迎合自己作品口味的意见,那样只能生活在舒服的泡泡里。RCA还有两个优势,首先就是国际学生多, 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另外,RCA的设计学院、人文学院都很强大,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相互“曝光”,我跨界认识了艺术评论、陶艺、纺织和产品设计等各个不同专业的朋友,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我会建议想来欧洲从事艺术创作的朋友要尽量出去多走、多看——留学和艺术创作的本质都是丰富人生的经历。”


Vivien:我 2013 年在巴黎创作过,而去年我刚完成一个近一年的艺术家驻留奖项——在罗马的英国驻罗马研究院(British School at Rome)。这个经历对我的影响不仅停留在当时,也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个研究院是 20 世纪初在罗马的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时建起,一直是历史学者、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做研究和创作的基地,拥有全额资助。罗马还有 28 个左右这样的研究院,我们常开玩笑说,“英国研究院是美国、法国和瑞士研究院的穷亲戚。”


我的驻留奖项曾经有过 Tala Mandani、Eddie Peake、Marvin Gaye Chetwynd 等艺术家。工作室有意大利美丽的天光,庭院里有喷泉、网球场,每日三餐我们坐在像牛津、剑桥的学府里一般,工作人员从右手送每一道菜,之后从左手收盘子。你可以想像吗?作为罕见的来自亚洲的艺术家在这个英国研究院,我还是挺自豪的。


除了这些在罗马特殊的研究院以外,意大利的氛围本身就太不一样了,和伦敦有天壤之别。刚到罗马我发现整个城市都是橘黄、橘红、粉红色的!而我在伦敦的调色盘原先都是冷色的。罗马让我学会了什么叫“生活”,也让我认识到众多伦敦人其实是为了生存而生活。而在意大利,去品尝每一个细节是必须的——这种情调展现在到柜台买杯咖啡、傍晚喝一个aperitivo、只吃季节性的时蔬......生活充满了仪式感和自发的冲动。意大利的美是压倒性的,势不可挡,不过艺术创作的话我还是选择伦敦吧!


“作为全职艺术家,需要运用好时间,自己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比例,这通常是靠自律,并且有意识的按优先顺序处理不同的目标。”


Vivien:一方面我会花很多时间在工作室里,因为我在乎作品的输出量,这不是以数量来衡量作品,而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能找到最完整的答案。我一年大概要准备二十幅作品,有些作品真需要在工作室“生活” 好一阵子,才能成熟! 但同时往往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也是因为自己长时间离作品的距离太近。所以这时我常常会主动地去抽离——换个环境、与作品隔离一段时间。在消沉时,我会去找外来的动力,比如精力旺盛的企业家朋友,因为他们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可以回收他们放射的正能量,变成正反馈。

“在英国的艺术气氛非常好,在这里,人们对‘艺术家’这个身份不会戴有色眼镜看待。同时艺术家的状态很单纯,每人几乎都有副业,创作不是为了虚华,而是为了碰撞出新的艺术对话。对于我的创作以及生活来说是比较自在的。”


Vivien:英国的艺术市场非常成熟,也有一套非常坚固的系统支持艺术家。这里的文化历史丰厚,没有间断过,所以社会对艺术创作是包容的、鼓励前进和突破的。虽然也有保守的一面,但是外籍艺术家很容易融入这边的社会。而伦敦更是欧洲艺术产业之都,大众的艺术历史知识基础比较深厚,所以艺术家不会成为孤立群体。国内的艺术圈子则较小、更紧密,这也能促进本土艺术家发展。相较而言,在国内创作能达到较大的规模,但在国外,因为资源和经济的限制(包括工作室的大小),年轻的艺术家大部分都感到一定的困难。


*信息来源于“异视异色|i-D 中国|来自VICE的时尚频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