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佳|一场热带丛林的探险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259   最后更新:2018/08/28 14:22:54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8-08-28 14:22:54

来源:798艺术 晓睿


仇佳个人艺术项目“电影:热带丛林” 车库实验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近期,艺术家仇佳的个人艺术项目“电影:热带丛林”现场展示部分在车库实验艺术空间开幕。这一项目除了现场空间展示之外,还包括《热度》《河流》等文本作品,以及之后将在本裕空间放映的影像。项目涵盖了一部电影所需要的一切元素——文字、音乐、图像,但不同于电影全面的呈现方式,艺术家从中抽取了一两种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常常是以某一种方式为主线,并与其他方式相互配合。三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以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时间上逐渐递进、通过想象不断叠加,逐渐勾勒出“热带丛林”的完整面貌。


这一项目的创作以东南亚特殊的自然风貌、历史背景、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闷热潮湿的情绪,虚构出一个非叙事性的“爱情故事”。最先呈现给观者的是文字空间,曾经只是作为配角出现的文字以完整而独立的方式展现,《热度》、《河流》分别以散文和诗歌的文学形式自由自在的编织,其中包括艺术家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行走的直观体验;也涉及到通过阅读、与人交谈等方式获取的有关东南亚历史、现实等不同方面的间接经验,以及藉此在想象空间的尽情漫游。

文字空间《热度》的配图是一张流传甚广的摄影作品,记录了历史的某个瞬间


与文本《热度》配合的是一首名为《Always In My Heart》的爵士乐。音乐创作者Los Inndios Tabajaras兄弟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这对住在巴西东北部蛮荒丛林的兄弟,无意中捡到了一把破旧吉他,在反复摸索中从不成音律直到倾泻出美妙的音符。他们的音乐融合了印第安民谣和巴西曲风,又沿袭了巴赫、贝多芬、肖邦等大师的古典乐风。爵士乐懒洋洋的曲风正与炎热的夏天相称,而轻快自由的音符又恰当的增添了愉悦的气氛。有趣的是,音乐创作者的身份背景和文字本身的地域背景让人联想到了历史中著名的一次误会——哥伦布首次发现了拉丁美洲,却误以为到达了印度,而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想必眼前的风景也是一片热带丛林,也是一样的潮湿炎热。


我以为看见了天边划过的流星

可那只是夜归的航班在靠近

呜~呜~

我以为这是我的哭泣

可那只是即将起航的渡轮在轰鸣

载满了麻风病的难

海风拂过脸颊

抚摸一小时前的你

今夜无人入眠

今夜都是枉然

又有多少的等待还留在集中营

多少的期冀抱在母亲怀里

——《河流》片段


《河流》以诗歌的方式呈现,长短句交错的形制如河流一般蜿蜒前行,由于内容涉及到了与死亡有关的故事,文字在中元节前后发布。值得一提的是,每件作品结尾的插图似乎与文本毫不相干,但却以图像的方式展开了另一个维度空间。艺术家在文字、音乐、图像的诸多细节中埋下了一个个的触点(trigger),以此为契机牵扯出一条条既有关联又截然不同的线索。就这样,历史、想象、现实、感受在作品中相互混杂,把人包裹在这片东南亚潮湿而炎热的热带丛林中。值得一提的是,文本空间传播的方式也耐人寻味:以艺术类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并在朋友圈转发,既与大众保持一定的联系,又通过在朋友圈的口口相传而与艺术关系密切。


仇佳个人艺术项目“电影:热带丛林” 车库实验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此次的现场展示巧妙地运用了车库这一特殊的空间,人们进入展厅需持一只手电筒,观看则要等到车库的拉伸门落下之后才能掀开帷幕。每次只允许三人入内,以保证观者互不安扰的自由行走。里面是一个漆黑而密闭的空间,墙面被热带丛林的风景覆盖,一张张图像参差错落地贴在墙面之上,只能凭借手电筒的光源上下左右仔细搜寻,观看无异于一场丛林探险。


图像的来源有的是艺术家在金边、曼谷等城市拍摄的作品,有的则是与东南亚相关的历史图片。城市的繁华街道中,国际知名品牌、连锁店的广告牌随处可见,中国的支付方式在东南亚遍地开花,商铺的名字分别以本国语言、中文和英语三种语言标记……日常生活的片段无不彰显了全球化的经济趋势对这个城市的影响,以及中国资本持久的渗透。远离城市的地方则只有坍圮的围墙,破败的村庄。但是不管身在何处,古老而传统的宗教信仰并没有被颠覆或者有丝毫退让,而是以和谐的方式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当然,一些图片唤起了曾经被殖民的历史、战争苦痛的记忆,它们或许被尘封在某个角落,但永远不会被遗忘,不会消失不见。

仇佳个人艺术项目“电影:热带丛林” 车库实验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手电筒与摄影机、放映机的光源如此相似,但是在这场迥然不同的观看中,主动权已经从导演转移到了观者手中。在这场”探险“中,仇佳是一位引导者,虽然每一张作品都来自于艺术家的拍摄或是精心挑选,但是由于不同的观看顺序和观看选择,观者也成了电影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张定格在某个瞬间的图片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的叠加累积,发酵成个人独有的对于东南亚的总体印象。


艺术家谈到,这一工作方式源于他对电影工业流水式的生产方法、趋于固化的表达方式的反思。蒙太奇(montage)一词来源于法语,指电影的剪辑,原意是安装布置。回顾电影史,从电影的发明到有声电影的出现,再到戈达尔对电影语言的实践,无一不指涉着在我们平时所见的屏幕之外的一种本质属性。荧幕上运动的图像只是电影输出的终端,或者说仅是电影术的某一种表现形式。相较于当今利用科学技术探索电影世界和观众连接的方式,这次项目选择了追溯本源,把解构电影的生产作为艺术语言,用当代艺术的形式去完成一部“电影”。


对于即将到来的影像放映部分,艺术家并没有透露太多。而对于现场展示的理解,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这也许恰恰体现了这一项目的精彩所在——它调动了人们对文字无尽的想象,又需要亲身体验和感受,最后以影像的方式敞开了一个介于现实和虚拟的空间。观者不仅仅只是观看,也同样是参与者和创造者,仇佳在传统的电影表达方式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文/晓睿

图/艺术家及车库实验艺术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