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五石散,也要去燕山 | 王澈谈艺术项目燕山散步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792   最后更新:2018/08/24 11:14:40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8-24 11:14:40

来源:ARTYOO  王澈&张宗希



如编者按所述,本期专题继续讨论当下艺术生态中的“自我组织与社会生成”现象。


作为一个年度项目,“燕山散步”希望在自然场域中走向一种过程:项目共邀请四十人左右,进行不同形式的“散步”,策划人将全程陪同所有艺术家进行“散步”,而方式不定。


“燕山散步”项目看上去像一次漫长而轻装的无目的美好旅行。——严谨来说,应该是策展人和艺术家们一次次的交流与行走。这里用“旅行”,一,是包涵了行走的过程;再者,对于参与者或他者而言,也有一种新奇的不确定的、可能产生一些结果或想象的状态。


往期回顾

01:自我组织与社会生成 | ARTYOO专题预告

02:作为南方艺术家自组织的新形态 :日常相处与多元联结

03:胡建强:百姓幼儿园,艺术实践或社会生成?

04:“100公里”vs肆空间:成都 ,以独立项目的名义“自持”?

05:大叔你做艺术,做它有啥用啊?

 06:崔峤 | 我们并不想只在艺术圈里自娱自乐


2015年起,策展人王澈开始将策展方向从城市的空间、时间系统中转向自然,原由是对于工作室、画廊、美术馆以及策展等权利和控制的对抗和消解,试图通过极其纯粹的情感,邀请不同艺术家一起在自然中行走、感受、生成、讨论、创作等。在过往的走岷江、走草原、走沙漠的项目中,王澈前后共邀请近二十位艺术家参与。


在项目实践中,所有参与者都在走向自然的过程中重新思考:


a、通过在自然中对艺术边界的的探寻展现人性丰富的一面;

b、模糊与消融艺术与自然、世界与自我、人与景观之间的界限,远离工作室,使自己进入纯粹的自然领地,通过自由行走恢复直觉并回归到一种精神的原始纯净;

c、艺术作品应当呈现“当下”的活力,而不是市场上的商品与艺术史上的摆设;

d、寻求艺术活动与存在的新场所,自然作为媒介。



“燕山散步”是王澈最新的策展项目,在项目进行期间,我们邀请项目发起人、策展人王澈来谈“燕山散步”的发起、实践、策展脉络、参与者的反馈及其文化背景。



A=ARTYOO

W=王澈


A: 请谈谈“燕山散步”的策划缘起,为什么选择燕山,而又以“散步”这样有些散漫的日常行为命名,“燕山散步”的核心点是什么?


W:2015年我开始将策展逐步由室内转向户外,前后在一些乡村、江河流域、沙漠、草原等地进行过一些长期的项目策划,直到今年的燕山山脉。选择燕山是因为她是一个有高山、峡谷、丘陵、森林、河流、历史等比较全面的自然地,当然也因为我从2010年到北京后就常常在燕山中行走,对这个山脉比较熟悉。使用“散步”这个词是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我希望在一种相对无策划、无目的状态中,呈现一些自觉、直觉、向内、生动、漫长等过程。


A: 参与的艺术家方面,是如何考虑的,会参考他们之前的创作形态吗?


W:在延续这个脉络的策划过程中逐渐不再参照他们之前的创作形态,也因为项目本身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到这个项目基本变得完全开放,这也使我失去更多把控力,但获得不同的过程。我想象的方式是将项目通过不同的自然场地连续下去,像一条河一样绵延,长期邀请艺术家介入。

A: 目前参与过的艺术家有几位,进行的方式都有哪些?第一个参与的艺术家是哪位,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W:十来位,去了森林、峡谷、丘陵、河道这些地方,有的只去了一天,有的在外面驻扎三四天,形式比较多,但大多人还会继续再去。这是个长期的事,我们在其中漫游、即兴、讨论,也有做一些实验和创作,等一段时间后我会在公众号整理集中发布。第一次参与的是范西和卜云军,我们约定去了延庆区的一个茂密的森林里,在森林里走了一下午,边走边聊,我做了一些记录,他们拍了一些照片,爬了一些树,傍晚回的城里,先去看看,并没有做什么,像一般的郊游。

A: 在山上进行的过程,除了跟工作室的环境不大一样之外,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W:环境不一样其实是最为突出的特点,我们从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首先必定会形成土地伦理,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人和自然平等关系;其次会强调地域感,在不同的自然空间、时间中寻求个性解放、文化根源和精神升华。

A: 对话或者行为结果,都有哪些形式的记录,会有沉默或尴尬的时候吗?一般如何处理或化解?


W:录像、文字、照片、录音。目前都是漫谈,没有设定谈论的方向,所以经常会有大段的沉默,有时候会喝点酒缓解,有时候我也会引出一些话题,但其实大多时候不需要缓解。之后在这个项目中会有一些主题性讨论,邀请能说的人。

A: 在这些过程中,你的参与程度是怎样的?相对于策展人,似乎更进一步,如果说是作为艺术家的合作者,是否恰当?


W:所有项目的整个过程我都参与。在这些项目中我非常在意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应该就是个组织者、写作者、助理、讨论对象、见证人、司机等,总之不太像一个标准意义上的策展人。

A:  艺术家方面呢,他们的反馈如何?有哪些引起你反思或者激动的细节吗?


W:反思很多,有时候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和理解的过程,我和不同的艺术家在自然之中,除了感受自然还向同行的艺术家学习。每个人对于自然地的感受和视角都不同,我也从他们的创作上、写作上、谈论上、行为上完整了我对于历史与当下、人与自然等整体空间和时间系统的想象。关于艺术家的反馈我觉得最好的反馈就是获得了很多艺术家对于项目的支持,并且我邀请了几位参加过项目、正在参加和即将参加的艺术家来反馈一下。



闫冰:

王澈不时邀请艺术家们暂时离开原有的工作室,随他去到别样的生活和旷野里行走观看,我猜他是感觉到了某种价值想要分享,或者是出于对艺术生成机制的某种抱负和提示。对我来说这是对肉身经验的重新激活,我喜欢这种方式,不是旅游,也不是带有明确目标的考察,而仅仅是行走,身体自然会有感受,个人经验也会得到印证和刷新。我有幸参加过王澈发起的走内蒙草原和四川岷江两次活动,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些感受还在秘密发酵,潜移默化影响着我现在的工作。


杨心广:

参加过王澈策划的走岷江,这种行走中的艺术项目对艺术家的工作习惯是一个挑战,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与自己关系不大的素材要想形成创作思路对我来说其实是挺难的,但是带着创作诉求去吸纳这些感受比做一些跟艺术无关的旅行是不一样的,这激发出更多的思考。我在走岷江的过程中,思考成了主要的艺术形式,我在头脑中完成了许多的领悟,并针对我看到的现实幻想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假设,这些都无法用造型艺术的语言来表现,只是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些感觉,这些感觉没有形象化,但是很清晰,有那种完成一件作品的欣慰感。


刘成瑞:

我本来是高海拔地区的莽原长大的,儿时家里牛羊成群,也养过狼。但认真的思考莽原和行走的意义始于王澈组织的三次走内蒙,一次走岷江和一次燕山散步。在这几次活动中我顺便完成了一些艺术作品和文字,回头来看都与时间和空间的完整性,历史与当下的断裂有关,王澈多次提及的“出走”是出来寻找完整时空中艺术的价值,以及反思人在城市空间中被割裂的时间和琐碎的焦虑。或许这种行走不会得出答案,但必定会留下记忆,记忆是永恒的,借此谢谢王澈,荒原行者范儿的策展人。


范西:

这个项目对艺术家而言是主动的,它的破坏性很吸引人:原有的经验跟意识会在过程中重建。如果足够投入的话,你也可以站在自我之外的角度去思考。


陈晓云:

王澈这几年的工作一直让自己处于某种“有效的发生”和“现场”的边缘,不捕获热点不制造所谓问题,这是一种特别自律地对整个艺术生态围绕热火朝天的生产和热衷流量推广的一种抗拒,这种抗拒可贵的是不以抗拒作为姿态,而是与艺术家一起在短暂的自我放逐中实现对回到现实的迷惑。



A: 在已进行的项目中,是否符合“走向自然”及“走向过程”的定位?


W:“走向”是个漫长的事情,目前仍在这个定位上坚持实践。

A: “燕山散步”设有项目观察人的角色,跟他们的互动都有哪些方面?


W:邀请一些前辈对于项目的关注是我最初的愿望,并且我希望观察人能够自主的轻松的介入,我想在以后相关的讨论上会邀请他们参与,也会邀请他们一起“散步”。

A:  这个并不是你的第一次户外项目,与过往的走岷江、走草原、沙漠驻留的项目相比,有哪些脉络上的联系,以及区别?


W:岷江流域这个空间可以完整想象人类在繁衍进程中与自然博弈的苦难历史,这与草原的和谐与富饶形成对比,进入草原容易让人在一种宇宙性和永恒性上面对自身,沙漠作为驻留地我实施了两期,还在继续,沙漠作为背景容易传达出躁动不安的现代人对于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荒野与现代文明的思索。脉络都在“自然”、“过程”、“空间”、“时间”上,还有一个脉络在艺术家上,有很多艺术家我是长期邀请参与项目,我觉得这很重要。除了地域不同这次“燕山散步”更加纯粹,有意放弃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以互助式的方式更加轻松的实施,也是对于“散步”形态的确立。

A:  最早对户外形式的实践,出于怎样的情况和想法?


W:或许是我的理想主义。2015年后我开始厌倦我的职业,太套路、太秩序、太碎片、太焦虑,自己觉得很难突破,开始严重失眠,后来偶然和一些艺术家在草原行走,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开始了介入自然的策划。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在一个区别于城市空间的地方反对一切城市性的操作方式,比如我希望我的项目漫长而轻松,注重过程而非物质性结果,与艺术家们有一些经历等等。

A: 这些户外项目有哪些理论参考或者历史线索吗?如果有,它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W:我没有参考艺术史上对于这类项目的总结与评论,但是我基本完整的看完了美国19世纪和20世纪的自然文学,比如爱默生的《论自然》、科尔的《论美国风景的散文》、梭罗的《瓦尔登湖》、惠特曼的《草叶集》、奥斯汀的《少雨的土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贝斯顿的《遥远的房屋》、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等等,以及一些关于自然文学的评论书籍《寻归荒野》和哲学类的《哲学走向荒野》。

关于“燕山散步”


“燕山散步”将作为一个年度项目进行实施,以四季分为四个板块,每个板块预计邀请十人,进行不同形式的“散步”,策划人将全程陪同所有艺术家进行散步,散步方式将以至少两人、至多十人的不确定方式进行。

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参与艺术家、策展人、观察人进行互助式的拍摄、记录,策划人在“散步”过程中主动引导艺术家进行一些讨论、创作、实践,在行走后积极和艺术家形成一定的讨论以及写作,不定期在艺术家工作室等不同地点进行项目讨论分享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