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集体发声的再发生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711   最后更新:2018/08/22 11:33:59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8-08-22 11:33:59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孙原&彭禹,《少年,少年》,2011


在集结

中国沈阳|chi K11艺术空间

2018 年 5 月 27 日—8 月 25 日


谭昉莹 | 文

沈阳chi K11艺术空间 | 图片提供


在网上搜索“沈阳”的时候,看到一个叫葛巍的歌手在《老铁西》里写道:


老铁西是上班的自行车洪流

老铁西是下班归来的爸爸

......

还有那老式缝纫机

妈妈为我做的衣裳


从小我在那长大老铁西

机声隆隆马达响劳动岁月

......


歌词所描述的场景,非常符合很多人对于沈阳的定义,也承载着老一辈当地人难忘的记忆。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奉系军阀的大本营(工作日的张氏帅府依旧有着沈阳罕见的如织人流)可能是对沈阳没有太多了解的人对它最突出的印象。作为中国北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沈阳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冲击与巨变。如此变革之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个体命运在时代和大环境的推动下如何作着对抗或是妥协?目前正在沈阳K11购物艺术中心四层chi K11艺术空间中进行的“在集结”展览,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不同维度的解答语境和视角。来自45位艺术家、6个实验小组的70多件作品,在艺术空间的三个展厅内延展开来,顺着“序曲”“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起始”串联起整个东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的艺术发展。

“序曲”展览现场。


展览的“东北”特色,从每一章节的题目中便初见端倪。“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过去的情人变老了”这样略带调侃、忧伤却又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语言,不仅拉近了观看者与作品间的距离也让展览自带了一种鲜明而带有特色的叙事风格,就像有一位熟知东北地方史的人将复杂而曲折的故事对你娓娓道来。在“序曲: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中,王岩、宫立龙、王兴伟、张恩利、耿旖旎等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对不同年代东北地域文化的刻画展现了人们既压抑、困顿又向往自由,新老交替共生共荣的一种略带魔幻现实主义的生活状态。而这几位艺术家中大部分有着鲁美(鲁迅美术学院)教育背景的共通性,也在历史线上备注了这所学校在东北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张慧,《我过去的情人变老了》

胡晓媛,《刹隅(一、三、五、八)》


在接下来的“第一单元:过去的情人变老了”“第二单元:不知你走了多久,也不知你要去什么地方”和“第三单元:当看不再是一种选择”中,策展人分别选取了在东北出生长大但都有在外求学工作经历的艺术家、侧重记录90年代以来东北城市化与社会变革的表征与抵抗的艺术家、以及对东北地缘政治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思考和想象的艺术家,从三个维度梳理了艺术家个人如何处理自己与东北、与其他地方的关系,如何对它产生回应以及试图引起怎样的讨论。有些艺术家会选择“放逐”的情绪,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关地域特征的符合和图像并不明显甚至无处可寻,如王拓的短片《角色扮演》中两位演员饰演两对不同身份的夫妻进行即兴表演,对婚姻、社会阶级、家庭生活等普遍又典型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孙原、彭禹的录像作品《当看不再是一个选择》中,一群蒙住双眼的男子在不停重复拆解与组装AK-47步枪的动作,蒙眼和枪支所带有的不确定危险性与机械般冰冷而整齐的动作,邀请观看者一同体验拆装的节奏以及一股不可控的威胁。


由侯孝贤导演、刘小东主演的《金城小子》和王兵的《铁西区》,分别将金城(造纸厂)和沈阳铁西区(机床厂、钢铁厂等)这两个曾经一切以工厂生活为中心的城镇百态,通过镜头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刘小东儿时的伙伴都胖了,他们有些下岗、有些还在勉强做着,还有人开起了金城小镇上的第一家KTV;而铁西区的工人们在这个重工业基地被逐步废弃的滚滚洪流中,挣扎、无奈、或是苦中作乐,虽然他们最终无法抵抗住工厂倒闭、工人下岗的步伐,但依旧不得不在这样的日子中偶尔抽根烟,乐呵一下。这两件作品为展厅中的其他作品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历史注脚,使得一些更为私密、微观的探讨变得愈加立体、丰富。


在展览最后一部分,策展人用了“起始:一场革命还未来得及定义”和“城市项目-议事厅”将6个发迹于东北地区的当代艺术实验小组为展览作一个总结,或者说延续。三个80年代的艺术小组(紫罗兰油画研究所、北方艺术群体、北方道路艺术联盟)和三个当下活跃的小组(碎冰社、艺术教育小组、44剧场),以一场对话的形式对艺术家群体的生活工作状态、集体意识、公共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呈现。这样的一种延续性似乎也是对展览题目“在集结”的呼应:临时的集结并非目的和结果,“在集结”本身即是一种持续行动的逻辑和方式(策展人语)。而这种对于当下的探讨和发声的需求,其实不仅仅出现在艺术家身上。艺术教育小组所进行的《个人史》项目中,艺术家、小学生、教师、普通人,每个参与者通过照片、文字和影像的方式将自己的成长史布满了“城市项目”的空间,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回忆和检视。而与此同时,“1990 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未曾激起心中一丝涟漪”“2006 在那天爷爷离开了所有人”“2007我学会了倒茶”......每个人交错相叠的时间线又拼凑出了一部有趣的现代城市编年史。

艺术教育小组(张滨 & 叶洪图),《个人史-写诗》,2018


这令人想起在看展时,不少年轻的观众在买票进场后情不自禁地跟着志愿者的导览步伐开始慢慢欣赏每一件作品,提问或是交流自己的看法。当这座城市、甚至整个地区的艺术发展随着它的经济一样被湮没在了其他城市飞速发展的资本身后时,像沈阳chi K11艺术空间这样的一个当代艺术发生场所的诞生,有意识地进行与该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联的艺术活动,未尝不是一次重新激活当地艺术生态的有效尝试。没有高度商业化的艺术市场、相对成熟的规则和方法,也有可能促发更为原生态的、有自发意识的积极讨论,或是让此前的实验精神再度回归。


想起在当地搭网约车的经历,司机总是会热情地问为什么来沈阳。待我回答完后,都会说没想到这儿还有一个“当代艺术馆”,“有空得去看看”。听着听着,仿佛觉得他们也是从《金城小子》走出来的人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