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的“台南海安街模式”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649   最后更新:2018/08/10 10:47:20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8-08-10 10:47:20

来源:凤凰艺术


“台南海安街模式”

曾是繁华商区的海安路由于运河功能衰退、人为破坏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策展人杜昭贤以及其所属的“台南市21世纪都市发展协会”团队通过策划并实施“海安路艺术造街”项目,使其历经多年之后,又成为了台湾地区艺术造街中最具规模也最具公民美学意义的典范。


凤凰艺术”为大家带来一篇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汪锦雯的文章《艺术介入的“台南海安街模式“》,作者通过对海安路的改造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呈现与分析,为您深度解读“艺术介入”的方式与意义。


海安路位于台南的“五条港历史文化园区”,而“五条港”的名称则来自于沙洲浮地上五条支流所孕育的五个港口。这五条支流犹如五根散开的手指,因此统称为“五条港”。在台南的运河交通时期,海安路曾是繁华商区,也是府城最耀眼的商业贸易区,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运河功能衰退、人为破坏等原因,海安路逐渐走向衰落。

日据時代,末廣町(今海安路一带)风貌


对海安路的改造经历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日据时期,日本总督府在台湾地区推展所谓的“市区改正计划”,认定台湾地区当时的清代街区狭窄弯曲的样貌是不文明和不卫生的,并借由“市区改正计划”的名目兴建仿西洋样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导入西方城市规划中大街廓的概念;由于台南市是一个发展较早的城市,各时期的丰富纹理反而成了日人规划的难题。“因此,为解决清代蜿蜒街道的‘不整齐’,采用以圆环为中心而放射的大街道巴洛克都市改正,这种改正剧烈地改变了台南市的城市样貌。”[1]

《生态物语》卢明德


国民政府来台后,依旧延续了日本遗留的城市规划概念,认定海安路所在的中西区是台南市的精华所在。90年代初,政府参考当时日本各地兴建地下商场的方式,决定在海安路兴建地下街计划,“其具体构想为:全部作地下商场计划、提供部分停车空间、提供捷运系统场站与路线用地”[2]。而这项计划给海安路带来的,将是又一次的大规模道路拓宽,这对于街区的古建筑而言无疑又是一次具有“破坏意义”的计划。因此,这项原定于1993年实施的计划在开始执行时就遭到了台南市各界的强烈反对,但行政部门仍然动用强权后如期执行了项目。大兴土木的建设工程毁坏了五条港区域原本的城市脉络,不但截断了海安路的都市纹理,还由于新兴工程的道路与原本建筑物的方向不同,形成了房屋侧边面对马路的“奇特景观”。项目实施期间,意外不断,历时十年也未能完工,留下的只是一片破败的房屋建筑和被围挡封街避日的海安路,再不见往日风华。

▲ 《怪花森林》李宜全


1998年,针对海安路的重建问题,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曾向有关部门提出“海安路地下街再计划”的提案,在构想中希望能将原本仅有停车场和地下街的计划修正,将地上规划为林荫大道,地下规划为美术馆和商店街。这是第一个将艺术介入海安路规划的方案,但是可惜的是,这个方案并没有被当时的有关部门所接受。2002年,在第三任市长许添财的指示下,海安路暂停了原有的计划,拆除围挡,恢复通车。重见天日的海安路虽然使得南北交通网可以顺利连接,但也暴露了近十年来失败计划所留下的创伤:海安路沿街皆是断壁残垣,仿佛就像是台南的一块伤疤。面对这样一个因为开发不当而导致景观被严重破坏的历史街区,艺术似乎是一个可以解决此棘手问题的“软着陆”方式。相比大刀阔斧的土木工程而言,艺术并没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反而充满弹性和韧性,面对一座充满都市纹理和错综历史的文化古城,艺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或许更加适合。

▲ 《请你跟我这样做》颜振发


2003年9月24日,台南市都发局公布了《台南市海安路都市设计规划优良建筑奖励须知》和《台南市海安路闲置空间景观美化活动奖励须知》,用以鼓励公众参与到海安路的重建计划中。2004年,台南市政府又订定了《台南市海安路示范点美化造街奖励补助须知》,并由策展人杜昭贤以及其所属的“台南市21世纪都市发展协会”团队策划并实施“海安路艺术造街”项目。“海安路艺术造街”共分为“美丽新世界,海安路艺术介入”(2004年3月)、“海安路艺术造街,启动公民美学运动”(2004年9月)和“市影·See in—海安路街道美术馆”(2005年7月)三个阶段。

▲ 《墙的记性》刘国沧


第一阶段“美丽新世界,海安路艺术介入”是“海安路艺术造街”的“实验期”。策划团队选择从海安路开发不当伤疤中最典型的颓圮墙面入手,将其作为艺术植入海安路街道空间的第一次实验。团体通过采访、开说明会等方式与居民沟通,获得了8位屋主的允许,在21位艺术家的协作下,最终完成了八个试点作品,分别为卢明德的《生态物语》、陈浚豪的《义盖云天》、李明则的《生活写意》、郭英声的《烙印》、刘国沧的《墙的记性》、卢建铭的《夏了》、林鸿文的《自然来去》和方惠光的《Young》。第一阶段的作品形式采用了壁画、摄影、装置等创作手法,将艺术植入于断壁残垣之中,为颓圮墙面的艺术再生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项目执行期间,策展团队还通过召开说明会、记者会、座谈会、开幕晚会等活动的方式,与海安路的公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保证艺术创作不脱离公众主体的同时,也给公众提供了实时了解作品创作情况和监督项目进程的渠道。

《市民摄影集体创作墙》陈顺筑


第二阶段“海安路艺术造街,启动公民美学运动”是“海安路艺术造街”的“发展期”。于2004年9月启动的“美丽新世界—全民艺术造街”与当时文建会所推展的“公民美学运动”进行了结合。“此阶段着重与艺术与社区居民的自发性参与与互动,并落实艺术生活,生活融入艺术美学的理念,寻求出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发展的可能。”[3]这一阶段也诞生了八组作品,分别是吴玛悧的《公民论坛》与《路是人开出来的》、陈顺筑的《市民摄影集体创作墙》、成大建筑黄伟成与曾文山的《魔结构》、吴东龙的《Peach》、李宜全的《怪花森林》、台南全美戏院画师颜振发的《请你跟我这样做》、台南艺术大学建筑繁殖场团队的《神龙回来了》以及昆山科技大学团队的《窥,鼠佛头》。相比第一阶段的作品,发展期的作品,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社会性”,形式上也增加公众互动部分。除了静态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发展期”中,策划团队还在海安路中陆续安排了露天剧场、座谈会等展演活动,通过营造具体活动事件的方式引领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海安路艺术造街计划中。

《非间带——开放实境》 “建筑繁殖场”团队


第三阶段“市影·See in—海安路街道美术馆”是“海安路艺术造街”的“实践期”。策展人杜昭贤曾说:“第一阶段只是‘点’的美化,第二阶段进入‘线’的串联,第三阶段侧重于‘面’的整合。成立一座前所未有的街道美术馆。”[4]在策展人看来,海安路的艺术造街计划应该使整个海安路都有更完整的形式样貌,而不是仅仅只是小区总体营造的美学体现。第三阶段中“街道美术馆”的首展,由台南艺术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繁殖场”团队进行规划创作,名为“非间带——开放实境”。其最大的特点与用意在于串联了街区中13处地下街上未使用的出入口,重新诠释了其功能,试图通次此次展览打破因为街道拓宽不当而带来的隔离感,并将街道两旁的居民重新建立了联系。借由发亮的灯桶椅、木结构、高塔等元素,打造温馨的海安路,唤起居民对海安路的共同记忆。

《Peach》吴东龙


如今的海安路,在策展人、艺术家、居民的联手推动下,早已抹去了荒芜的景象,成为了台湾地区艺术造街中最具规模也最具公民美学意义的典范。对公众而言,海安路艺术造街通过艺术的方式为他们拾起了有关海安路的回忆。时任台南市都市发展局局长的李得全曾说“ ‘海安路艺术造街’不仅是地景的修复,更是人心的修复。”对于城市而言,由于第一阶段的海安路街墙艺术计划是一项旧街区活化项目,因此其并没有像其他基于《公共艺术实施办法》的公共艺术项目一样拥有高额的经费,但却用有限经费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与商机,民众口口相传,诸多商铺进驻,既美化了市容,也活络了人气与景观。



参考文献:

[1]邓文博.都市设计远景与机制的演变—以台南市海安路的危机或转机为例[D].台南: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2007.

[2]邓文博.都市设计远景与机制的演变—以台南市海安路的危机或转机为例[D].台南: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2007.

[3]杜昭贤.一座前所未有的街道美术馆:海安路[A].诠释与实践—公共艺术里的公共性[C].台北:文建会,2005.

[4]杜昭贤.一座前所未有的街道美术馆:海安路[A].诠释与实践—公共艺术里的公共性[C].台北:文建会,2005.


撰文/汪锦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