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时代的视觉交流与美学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412   最后更新:2018/08/08 08:39:03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8-08 08:39:03

来源:艺术界LEAP  杨骏骁


3691003张定位在伦敦的推特照片发布地点分布图,2015年

设计:Moritz Stefaner

Twitter数据采集及分析:Mehrdad Yazdani


从世界范围看来,“Instagram”这一视觉社交媒体的出现可以说完全改变了摄影和拍照在人们生活中的功能,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支配性的视觉社交媒介。它所象征的现实是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视觉交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语言。因此,Instagram可以说是一个理解当代视觉文化整体的合适入口。然而对于Instagram,及其他视觉社交媒介的研究和话语,很多都限定在片面的印象论和以其为基础的道德批判上,例如“自拍的盛行代表了当代人的自恋情节”【1】等等。

Instagram于2010年发布时的操作界面


新媒体研究的著名学者里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在其新书《Instagram与当代视觉文化》【2】Instagram and Contemporary Image,2017)中强烈地批判了这种论调,并采用了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收集下载了2012年到2015年之间的在全世界16个城市所共享的Instagram上的照片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这一方法也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左图:柯达幻灯机广告,1960年

右图:柯达傻瓜相机“instamatic”系列广告,1968年


Instagram的独特性在于从拍照、编辑、共享、乃至共享之后的交流,全部都被整合于单一的平台中,它既是相机,又是暗室,同时也是画廊和出版社。同时这种“单一性”对发布于此的作品特征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影响了一系列的“美学”的形成和普及。曼诺维奇依照得到的数据将Instagram上的美学特征分成了三种:


  • 休闲摄影(Casual Photos)

  • 专业摄影(Professional Photos)

  • 设计摄影(Designed Photos)

“休闲摄影”照片典型范例

图片来源:《Instagram与当代视觉文化》


首先“休闲摄影”指的是我们平时所拍摄的最“普通”种类的摄影,主要的目的在于将经验与状况进行视觉性的记录与共享,以此描写人或者集团。这一种类并不注重照片的精美,而是记录性。这类摄影形式将之前被视为不值得浪费胶卷的对象和主题提升到有摄影价值的地位上

“专业摄影”照片典型范例

图片来源:《Instagram与当代视觉文化》


继而是“专业摄影”,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分类同时包括了传统的“专业摄影”和“业余摄影”两个概念,具体指拿着单反相机以及镜头等特定的设备,以一种特定的美学语言和追求【比如说散景(bokeh)、三分法、颜色分布的平衡,细节的分辨率、强调远近的透视法等】以及特定主题对象(室外、自然、建筑等)为特征的摄影。

“设计摄影”照片典型范例

图片来源:《Instagram与当代视觉文化》


最后便是“设计摄影”,这也是曼诺维奇所认为的在当代视觉文化中最值得重视的摄影美学。它具体指被整理编辑为某种定型化的样式的摄影,一方面保持了通过镜头收集的光所产生的光景这一现代摄影的基本特性,一方面也保有近代平面设计的特征,比如说近景特写、广域的单色、细节的缺失、平面性等等。在曼诺维奇看来,设计摄影所体现的美学才是Instagram最大的特征,并且将其称为“Instagramisim”

《四季》(Kinfolk)出品短片的封面图

来源: https://vimeo.com/kinfolk/videos


Instagramism是平面设计和摄影的有机混合物,它会表现某种特定的感觉、状态或者氛围。曼诺维奇将其与著名的生活杂志《四季》(Kinfolk)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的美学在很大程度上重合,并且还可以从一些非叙事性的电影,以及K-POP、俄罗斯、乌克兰的MV中看到,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的一种普遍性的美学感性,而这种美学与当代人对生活方式、自我、以及个性的想象力有着密切的关联。Instagramism的焦点不在于“叙事”,也没有固定的主题,虽然Kinfolk和Instagram的摄影中会出现诸如人的手、花朵等非常具体的事物,但是其表象功能却是无比的暧昧,你并不能从中读取什么“故事”或者“信息”,因此除了某种“氛围”之外,它什么都没有传达。因此每个人所拍摄的设计摄影,其实都是大的文化倾向中的微小差异的变奏,因此在文化层面上,当下的“新”已经不是现代主义那种大写的“新”了,相反的,人们通过这种微小的差异来确定自己的文化认同。对于Instagram的用户来说,“日常空间”才是最重要的主题,他们不是用透视法的秩序来记录外部世界的“现代”的观察者,也不是用特异的形式和内容来对抗主流和商业的反抗者,而是完全沉浸于当下的瞬间和状况的“生活者”如何利用微小的视觉语言上的差异来即兴地演绎这一日常的场景,便成为了最大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同时吸取独立和商业,保守和前卫的美学特性。

《Instagram与当代视觉文化》书籍内页

其实,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也存在着这种以Kinfolk和Instagram为代表的,通过非信息性的、感性的视觉作品来建构自我的日常美学和交流形式,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比如说在微博以及朋友圈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具有设计摄影特征的,旨在传达“氛围”的“文艺”照片(偶尔会搭配一些抽象诗句)的推送,这种独特的视觉交流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社交网络的所有角落。在中国的脉络中,它可以追溯到80后作家们的创作实践,郭敬明编辑出版的《最小说》等杂志正如他在《小时代》里面所描述的那样,有着对于平面设计的近乎于强迫症般的执念,此时视觉设计上的微妙差异就已经成为了文化认同的“战场”。或者80后作家的“图文集”这一独特的创作方式,它将一些毫无信息和故事的,非传达性的,现在看来已经拥有了Instagramism美学雏形的摄影作品,与一些吐露自己内心苦闷和自我建构的痛苦的诗句和散文放在了一起。这些无一不在当时的青年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获得了巨大的支持。因此,所谓的“80后现象”并不是已经逝去的文化现象,它也为2000年代以后的“新颖”的文化现象打下了基础。[3]

“聚合眼:13座城市/312694个用户/2353017张照片”展览现场【4】

‘The Aggregate Eye: 13 cities / 312,694 people / 2,353,017 photos’

2013年10月29日至12月5日

Amelie A. Wallace 画廊,纽约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形式是从一个时代的媒介、文化以及社会的“基础建筑”(architecture)中所出现的。早在2000年代初,QQ以及QQ空间上就已经存在了曼诺维奇所说的,非叙事性的、感性视觉交流实践的雏形。它已经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文化实践渗透于当时的青年人中。在这个意义上,曼诺维奇对其美学,以及形成并塑造这种美学的媒介(环境)的思考和分析,为我们提供理解当代的视觉文化的结构和历史的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

【1】《Instagram与当代视觉文化》(Instagram and Contemporary Image,2017)》创作于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12月26日,并由作者发布在其个人网站上,全书PDF下载链接:http://manovich.net/index.php/projects/instagram-and-contemporary-image.(编者注)


【2】对于这种论调,已经有详细的调查研究进行反驳。参照Steven Holiday, Matthew J. Lewis, Rachel Nielsen, Harper D Anderson & Maureen Elinzano (2016) The Selfie Study: Archetypes and Motivations in Modern Self-Photography, Visu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3:3, 175-187, DOI: 10.1080/15551393.2016.1223548


【3】楊駿驍「図文集と『写真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第2分冊, 61号, 19-36頁, 2016年2月。


【4】‘The Aggregate Eye: 13 cities / 312,694 people / 2,353,017 photos’为作者所在的创意团队Phototrails所策划的展览项目。(编者注)


文 | 杨骏骁


杨骏骁,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早稻田大学博士候选人,日本综合批评杂志《ecrit-o》撰稿人。主要研究兴趣:媒介生态、电影、摄影、游戏、动漫、科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