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15分钟,你能一夜成名吗?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730   最后更新:2018/08/03 22:04:43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18-08-03 22:04:43

来源:新民说iHuman


给你一支麦克风、一个镜头以及15分钟,你能不能从平凡人变为名人? 如果你成功了,你的生活便会翻天覆地地改变,昨天还是挣扎在迟到线上的你,从这一刻开始将无需再为物质与机会发愁,你获得了一种世俗意义上的东西,“成功”。


人名与名人的跨越,只需15分钟甚至更短,这是可能的吗?当然。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恩赐。


15分钟逆袭人生的理论,又被称为“15分钟定律”,提出这个定律的人,你或许没听说过,但你一定在某个地方看过一幅玛丽莲·梦露的四宫格。这个人叫安迪·沃霍尔,那副看起来像美图秀秀和PS合力完成的画,叫做波普主义。沃霍尔和他的波普主义,重新定义了20世纪的流行艺术文化。


一零/文

“毫无出路”的艺术生


和所有看起来是随便乱画其实内功深厚的艺术家(例如你看不懂的——毕加索)一样,安迪·沃霍尔少年时期接受了正统艺术训练。17岁,沃霍尔考入卡内基技术学院学习艺术,大一结束时他领了一堆不及格回家。少年沃霍尔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样的风格才是自己的风格?” 他对此完全没有头绪。


然而很早以前,沃霍尔的心中就种下了一颗要成名成角儿的种子。既然成绩一塌糊涂,就慢慢改变绘画思路,尝试一些不讨好教授的画法。那年暑假,沃霍尔带着一个小本子四处捕捉合适的创作对象,画了一系列素描,假期结束时,他用这些画参加比赛并赢得了40美元。有钱拿让沃霍尔很开心,但最开心的,是当地一家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这位年轻人艺术家用老成的口气告诉大家,豪门贵族家庭其实比穷人家还好打交道,仿佛他浸淫上流社会已久。

这是沃霍尔人生第一次尝到成名的甜头儿。赢得比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不再“谁”也不是,他就是他自己。沃霍尔找到了一种比古典主义或是现代先锋派都更加适合自己的风格,那就是,做“自己”。之前那个问题不再成为困扰沃霍尔的魔咒。回到学校后,他严格按照自己做派行事,“古怪”“前卫”成了人们对他的新评价。风格特别没什么不好,对沃霍尔来说,毫无风格毫无辨识度才是最差的。


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善意,人们在被反复教诲眼看就要统一审美时,但凡可以打破规律的人,都会成为最受瞩目的那个。放到今天看,你能理解“制造101”的杨超越为什么能火;放到十年前看,你能明白初代全民pick上来的李宇春为什么能叱咤饭圈最终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认识到这点的沃霍尔,开始了自己的逐梦艺术圈之旅。在某个炎热的6月,沃霍尔离开家乡,搬到了纽约。尽管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初到纽约的日子,是极其悲惨的,“孤独”“与蟑螂为伍”,但实际上聪明的沃霍尔抓住每次社交与求职机会,尽可能地推销自己。


同样是找工作,黛博拉•戴维斯在《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里写了一个小故事,沃霍尔给《时尚芭莎》编辑罗素·莱恩斯写了一张便条并附上了一幅自画像,“这幅素描展示了他的绘画技巧、个性、机智和需求”。都无需用15分钟,沃霍尔用了一幅不到15秒的画就让人们记住了自己,“困惑不已的雇主们把他交所‘邋遢安迪’”“背上装画的口袋称为‘安迪的纸袋’”。从此,毕业不久的沃霍尔有了稳定的业务。

“你最爱什么?” “钱!”


人想成名的欲望,按心理学界第一“网红”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这是人的原始欲望之一,你我做的所有事情,无非出自两个动机,性和成名,前者造人,后者造就人物。如果走审美路线毫无希望的话,无数人剑走偏锋,用丑出名。早年间的凤姐和芙蓉姐姐,都是以“丑”为“美”,逆袭上路。今天很多人已经想不起来他们的名字,这不代表审丑消亡了,只是“扮丑”的人换了一批罢了。


幸好我们的安迪·沃霍尔悟道没有悟跑偏,他始终走在艺术这条镀金的道路上,但比起追求美,他更喜欢追求不同。但如果只是做一个愤然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对立面,沃霍尔就不会被记到今天。安迪·沃霍尔最明智的地方在于,他又独特,又足够大众。

这点其实是所有成功艺术家包括音乐人、演员都具备的必要条件,你喜欢的“小众”其实已足够大众。上世纪50年代,“邋遢安迪”已经混成了“花花公子安迪”,他作为一名不错的插画师,有稳定的收入和一间温馨的公寓。但这远不是沃霍尔追求的,彼时的沃霍尔就是所有抛下家乡奔赴大城市年轻人一样,“不错”并不是他们要的,出人头地才是留在都市的唯一目的。


沃霍尔每日三省吾身:我怎么才能更有钱?什么时候才能成名?何时才能红红火火?一位画廊老板建议他可以花一些常见普通的东西,沃霍尔想来想去,罐头是自己从小打到最长吃的,就画罐头吧。

一口气画了32个罐头,不是油画也不是肖像画,就是罐头,不停重复的罐头,像工厂里印刷的海报,令人摸不着头脑。这组画今天有多少钱呢?2010年,《带开罐器的坎贝尔浓汤罐头》(蔬菜)(Big Campbell's Soup Can with Can Opener)拍卖出2388万美金,这只是一只罐头而已。


但当时,这组风格超前的画让大部分画廊都觉得,嗯.......一言难尽。这组画最后被失意的演员丹尼斯·霍伯用1200元买下,分期付款,一年内付清。


罐头画没有大获成功,但沃霍尔信心满满,当年8月,玛丽莲·梦露去世,沃霍尔决定用这种新型的绘画手法来纪念“她漂亮的脸蛋”。《金色玛丽莲》就这样诞生了。一举成名。安迪·霍沃尔从此有了自己的风格。“漂亮女孩”和“流行饮料瓶”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运动,这种流行的、面向大众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以年轻人为目标的,诙谐性感的等等,被安上了一个很酷的名字,波普主义。

波普就是POP,大众流行是它的精髓,哪怕是普通工人也能一眼辨认出来。传统与反传统,无时无刻不在向往精英生活的沃霍尔,用一场反精英的艺术达成目的。真是讽刺中的讽刺。从此沃霍尔站稳波普主义C位。


时间不会改变一切,改变一切的是你自己


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 这个未来社会就是今天。上一波风口吹到知识付费时,无数自媒体崛起,话语权第一次完成了从上到下的过渡;这股风吹到了短视频,每个人普通人都有机会变成主播,17秒时间,录什么都有人看,内容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


今天的年轻人色彩斑斓,包容,求短时间的刺激与回报,本质上和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只是有了互联网的加持,这些特质就化成主动进攻的武器。这些跳动正是波普主义的精髓。

沃霍尔准确预言到了未来,在他逝世之后的世界中,依然有他参与的一部分。想了解安迪· 沃霍尔一路以来走过了哪些旅程吗?1963年9月24日,安迪•沃霍尔踏上了他的第一次跨美公路旅行。目的地洛杉矶,那里即将举行他的猫王和伊丽莎白•泰勒肖像画展。


作为安迪的资深粉丝黛博拉•戴维斯,在研究安迪的生平和重要时刻的过程中,意识到这次旅行,虽然在大多数的沃霍尔传记中以脚注形式出现,实际上却是他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旅行之后,安迪彻底变成了一个酷炫的、如斯芬克斯般的人物,再一次重新定义了他的自我形象和人生轨迹;同时,这次旅行也是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正在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9 月24 日,为了真正了解这段重要时刻中的安迪,戴维斯来到安迪当年位于莱克星顿大道的别墅,从这里出发,沿着安迪当年的路线开启了自驾之旅。重走安迪之旅的这一想法,起初还很模糊,直到在一本关于沃霍尔的大事记中发现了那次横贯美国之旅的各种收据,每张收据都讲述了一个故事。其中还包括盖有纽约港务局邮戳的卡片,上面记录了他离开纽约的具体时间……


安迪·沃霍尔的那辆福特猎鹰汽车如同一架时间机器,将读者带回令人兴奋的60年代,让我们得以追随着他的旅程,展开了一场时间与空间、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漫游:从66号公路到加利福尼亚沙滩,从德州狭长地带卡车休息站到贝弗利山庄的豪宅,从圣塔莫尼卡海滩到阿尔伯克基的自助拍照机,一路旅行的安迪•沃霍尔与丹尼斯•霍珀、杜尚、杜鲁门·卡波特、彼得•方达、伊丽莎白•泰勒等各界名人展开了交往,同时,他还大量接触了主流之外的文艺青年们,比如地下电影制作人、新锐艺术家、诗人和嬉皮士等等,他们每个人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本名叫《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以这次旅行为切入点,不断穿插回溯安迪•沃霍尔成长中的重要片段、家人朋友的相处,以及艺术思路突破的各个阶段等,既是安迪•沃霍尔的精彩传记,也是关于波普艺术世界的一本有趣读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