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2018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开幕!看如何用艺术拯救濒临消失的乡村?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2   浏览数:2783   最后更新:2018/08/02 12:35:11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8-08-01 08:51:20


来源:中国艺术现场


时隔三年,这个世界最大的国际户外艺术节,拥有全球最美乡村复兴样本之称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在29号拉开了帷幕。




数百位世界顶级艺术家, 以农田作为舞台,以艺术为桥梁,重振现代化中濒临消失的乡村。


▲展览现场


今年是艺术祭举办的第七届,以“地球环境时代的艺术”为主题,指向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因互联网而疏远的人际交流。共有来自44个国家的335组艺术家创作的378件艺术作品,来到越后妻有。



▲展览现场


“大地艺术节”自创立至今已18年,2000年,北川富朗先生联合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发起了以“人类属于大自然”为主题的艺术节,通过鼓励艺术家进入社区,融合当地环境,与农村里的老人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义工共同改造,以760平方公里的山村和森林为舞台,重新探讨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创造出数百件与大自然及社区共生的艺术作品。并且自艺术节创办至今,每届艺术节都会留下一些优秀且易于保存的作品,成为当地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年,“大地艺术节-2018越后妻有三年展”将以“地球环境时代的美术”为主旨,以越后妻有当地的地理样貌和人文风土为线索,特地将艺术作品按照“跳跃的斑羚”-里山·土木篇和“鲑鱼跳龙门“-信浓川·河流阶地篇这两个主题进行线路设定。

▲“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创始人北川富朗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照例在大地艺术节的主展馆-里山现代美术馆举行。阿根廷艺术家莱安德罗·埃里希为本次艺术节专门创作的作品Pond of sky(天空池塘)设置在里山美术馆的中庭,成为开幕式上的亮点,把里山美术馆塑造成一个奇妙有趣的视觉空间。与往届不同,占据里山美术馆游廊空间的是此次的全新企划展《方丈记私记》的各件作品,而这些造型各异的怪盒子,也把整个美术馆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派对。

▲越后妻有策展人北川富朗(中)在开幕现场

▲华园中国艺术之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地艺术祭是历届参展中国艺术家最多的一届。徐冰的背后的故事,马岩松的镜池(清津峡观景隧道改造项目)、邬建安的五百笔、王思顺的幸福花、高瑀的天上大风、张哲溢的灯光寄养所、郑宏昌的手风琴,以及参加方丈记私记主题展的向阳、王耀庆、大舍+殷漪、程艳春等人的作品为这个国际化的艺术节平添分量十足的中国概念。

徐冰作品《背后的故事》

▲马岩松作品《镜池》


“这个大地艺术节更像一个社会主义文艺路线的一个项目——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介入现实,介入近乎凋敝的乡村建设,借助艺术的力量恢复人的自信。这个作用是非常明确突出的。”

——邬建安


邬建安作品《五百笔》

王思顺在谈及作品计划时说:“将外来菊科野花花种撒入越后妻有。该花俗称‘幸福花’, 生命力极强, 传播速度快, 适应性广阔。希望它为越后地区注入新的色彩和生命。”




高瑀作品《天上大风》

▲张哲溢作品《灯光寄养所》

▲郑宏昌作品《手风琴》


[沙发:1楼] guest 2018-08-01 16:54:30

来源:前波画廊


2018年7月29日,三年一度的“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正式开幕。


“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已经是第七届,“大地艺术节”自创立至今已18年。2000年,北川弗兰先生联合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发起了以“人类属于大自然”为主题的艺术节,通过鼓励艺术家进入社区,融合当地环境,与农村里的老人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义工共同改造,以760平方公里的山村和森林为舞台,重新探讨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创造出数百件与大自然及社区共生的艺术作品。并且自艺术节创办至今,每届艺术节都会留下一些优秀且易于保存的作品,成为当地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年,“大地艺术节-2018越后妻有三年展”将以“地球环境时代的美术”为主旨,以越后妻有当地的地理样貌和人文风土为线索,特地将艺术作品按照“跳跃的斑羚”-里山·土木篇和“鲑鱼跳龙门“-信浓川·河流阶地篇这两个主题进行线路设定,并将于7月29日至9月17日在越后妻有举行。


本届的大地艺术节是至今华人艺术家参展最多的一届,前波画廊合作的艺术家邬建安在越后妻有延续他的“五百笔”计划。这一次,他把整个China House 华园(大地艺术节-中国艺术基地)的老房子整体利用起来,让一个百年建筑成为艺术品的载体,也为所在的室野村带去来自外部的关注和活力。

艺术家邬建安对雅昌艺术网说:


“把100多年历史的老宅内部空间进行了改造,布满‘五百笔’的作品。共邀请了800位中日朋友参与了这个艺术项目,也就产生了800笔,800个人。中日两个国家的参与者的笔划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项目,整个房间被这800笔化形成的图案铺满,充满很强大的能量,使这个空间形成庙宇的感受。这个过程中有个很有有意思的现象,日本40岁以上的参与者和中国的年轻人的笔划形成的感受,都是很有力度和方向性明确的。而日本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中学生的笔划就比较散漫和甜美。”

参与者的笔划

参与者的笔划





(图文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与艺术家工作室)

[板凳:2楼] guest 2018-08-02 12:35:11

来源:罐子艺术网


高瑀〈天上大风〉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高瑀(图左)〈天上大风〉装置作品于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现场


好久不见的高瑀,出现在7月29日正式与公众见面日本最负盛名大地艺术祭-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Echigo-Tsumari Art Triennale),以一件有别于他过去作品风格的书法装置亮相。


今年已经进入第七届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在处处可见皆是稻米、梯田的新泻举行。高瑀这件名为〈天上大风〉是现地製作的装置新作,为了这件作品,他早在今年一月雪季就先到新泻来勘场。高瑀说「〈天上大风〉取自良宽和尚的《天上大风》故事。只是,这件作品的过程也好多状况,现场安装啊、时间啊,还有风筝的工厂的製作效果…。更何况,做装置;我也经验不多」。良宽(1758-1831)和尚,乃是江户时代的禅僧,也是一位相当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良宽是越后人(今称新泻)出身神官家,后来却出家。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正巧就是在今天的新泻。高瑀相当细心把良宽的历史、书法、汉诗…找来勤读好几回。高瑀就提到,他最有感触的是良宽性格的天真。原来,良宽写下「天上大风」这四个字,是在他离世前一年;也就是1830年。他云游四处后春季再度回到新泻,在大堤上正巧遇上一群小朋友准备放风筝。向来就喜欢与小孩亲近的良宽于是上前,只见一位小童苦恼地拿著一张大纸请良宽写些字。良宽问,要写些什麽呢?小童于是说,让风大一点吧。良宽因此写下:天上大风。这就是《天上大风》的典故。

良宽写下的「天上大风」


高瑀说「因为,要做装置的地方就是在一小学校,我觉得,这段典故与整个环境太吻合,于是就决定以此发想」。他又说「后来因为良宽生前捡到峨嵋山下桥庄的故事。所以,后来书法内容的徵集,就选择了峨嵋山下的一个学校和新泻的学校来写」。整件作品最令人窝心的是在于,高瑀把良宽与小朋友的亲善、写下《天上大风》的典故,与及他自己来自四川峨嵋山来的缘分写到教室的黑板上。一位来自21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因缘际会与江户时代的禅僧灵魂在新泻合体,为今年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留下动人的作品与篇章。

下乡知青睡得早醒得早。直奔展场奴奈川小学,不惧高热,迅速就在现场睡著了😂晚上的住地是个属于早稻田的大宿舍,有漫画《一刻公寓》那样的代入感,不过管理员是个老头儿罢了。-高瑀



高瑀〈天上大风〉装置作品于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