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辛非维·恩祖彼:拒绝标签化的南非年轻艺术家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433   最后更新:2018/07/31 19:49:36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8-07-31 19:49:36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穿越夜骑手的风》(Through the wind of night riders),Cc基金会 | 图片提供


辛非维·恩祖彼: 等待穆隆古

中国上海 |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2018年6月2日-8月12日


无标签的舞蹈


tdd | 文


艺术家辛非维•恩祖彼(SimphiweNdzube)的作品将Cc基金会不大的空间装点得异常夏天:婴儿粉的墙壁让展厅瞬间变得柔和、轻盈甚至有变宽敞的错觉;而刚一踏进大门,身体就会被卷入几件大型绘画和雕塑作品携带着的缤纷色彩和狂欢式的画面,让人觉得一场派对即将开始。


然而,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年轻南非艺术家并没有把这场派对推向一种无谓的好看和狂欢,而是在每件作品的细节中加入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布下了一些沉思的空间,更像是将展览演奏成了一段抑扬顿挫的乐曲。首先从展览的题目“等待穆隆古”开始,灵感来自于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含有一种对未来无法确定的迷茫和哀伤。同时,“穆隆古”(Mulungu)一词原先是被用作形容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白人,而随着南非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黑人也开始变得富裕,从而加入了“穆隆古”一词指代的对象。


然而,题目中所蕴含的政治、历史大背景在作品中却开始逐渐被淡化,变成了一个更飘渺、更个人化的思维展现。辛非维在谈到这次展览的作品安排时提到,这里展厅的大小和自己的工作室差不多,可以让他游刃有余地决定每件作品间的位置和关系,打造一个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就如同自己在工作室关上门后的创作情景。舞者出身的他认为在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拿起画笔的刹那,耳边的音乐已经超越了言语更能让他在画布上表达出当下的感受。确实,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用很多二手物品通过拼贴等方式呈现肢体语言丰富却没有任何脸部、身份特征的人物,在一片由各种日常物混搭出的超现实背景中做着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无题》(Untitled中像是在旱地上钓鱼的两个人,或是《悬挂》(Suspended中被挂在锥形路标上的半个躯体。

《无题》(Untitled)Cc基金会 | 图片提供


强烈的对比色使用、无性别、种族等脸部特征的人物……这些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元素会让人很容易想到同样来自非洲的艺术家因卡·修尼巴尔(YinkaShonibare)。有趣的是,在展览前的交谈中辛非维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他不想让自己被贴上“非洲艺术家”这个政治和身份符号,而是希望只被当作一个来自南非的年轻艺术家。因为他觉得自己远远还没有到被标签、被定义的阶段,也无法代表南非或整片非洲大陆的当代艺术。


在这次的展览中,可以看到他的这种尝试和努力。比如在谈到有些在作品中常见的形象时,如多个人物腿部被鞭子形状的线条所取代,艺术家说他是想到了曾经作为暴力工具的鞭子逐渐成了人们在舞蹈狂欢时所使用的道具;而在聊到拾得物和绘画的二维及三维融合时,他表示这和小时候对玩具的拆卸后重组装的兴趣,从而让他对雕塑有了懵懂的概念有关。辛非维将物品本身所带有的政治和历史语境淡化,而是注入了更多有关一个渺小的自我面对整个世界的思考,将创作转化为一个更广阔而不稳定的世界舞台,在虚实之间穿梭,慢慢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