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为艺术做的7件小事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005   最后更新:2018/07/23 13:46:16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8-07-23 13:46:16

来源:YT新媒体 温蹦


这两天,Google 又刷屏了。


不是因为这家公司要被欧盟罚款 50 亿美元,而是因为 Google 首款微信小程序“猜画小歌”:跟 AI 玩我画你猜的小游戏。

打开小程序,你将与AI组队,在规定时间内勾勒出一幅日常用品的图画(比如狗、钟表或鞋子),AI 队友则需要在时间结束前猜出图画中的物体。

是不是很简单?越简单的玩法越让人中毒,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灵魂画作”,整个朋友圈洋溢着幼儿园般的欢乐。

可不要小看了这款游戏,Google正在运用一种令人兴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让人工智能与你玩耍。计算机视觉技术能让计算机直接理解输入的视觉信息,并由此“看到”这个世界。


而且,得益于“神经网络”技术,一些看起来极其困难的事情,计算机也能处理得非常好:比如,通过粗糙的草图就能识别出是什么物体。现在,计算机已经能“看到”你随意涂鸦出的一团长着耳朵的墨迹可能是一只小猫。

在与你玩耍的同时,猜画小歌还建起一份数据库。数据库来自谷歌AI的神经网络,包含全球5000 万个手绘数据。


这份手绘数据是公开的,你甚至可以用它来比较韩国人与巴西人对猫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很厉害?


先别着急给猜画小歌奖励小红花,Google总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玩转艺术——好玩的还在后头呐!


Portrait Matcher:揭秘你的艺术面庞


是否有试过发现一幅画画的完全就是自己,仿佛遇到二重身?

在过去,与“美术馆中的自己”相遇只能凭运气;今年初Google Arts & Culture上线的“Portrait Matcher”功能却能让这一欣喜时刻发生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

只需打开摄像头进行自拍,Google Arts & Culture就会自动将你的自拍照通过高精度的面部识别算法与其数据库超过70,000幅艺术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进行匹配,寻找属于你的名画“撞脸人物”。

有时也难免出现一些小尴尬……

此外,许多中国用户也纷纷表示,通过Portrait Matcher识别的“名作撞脸人物”完全不像自己,只能粗略的归为“是个亚洲人”。


也许我们可以在看似偶然的尴尬中反思:在白人文化至上的艺术世界,非白人形象从来都是刻板、套路地被代表,要不就是当作异域奇珍一样被剥削消费。艺术史上过去是如此,希望艺术文化的未来并非如此。


Deep Dream:让梵高来画《蒙娜丽莎》


说起名画,我们熟悉达·芬奇的细腻缜密与梵·高的热情洋溢;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请梵高来画蒙娜丽莎,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俄罗斯的Ostagram使用Google“Deep Dream”的算法将两张图片合二为一,分分钟让两位大师亚历山大啊!


Deep Dream是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将人类输入的图像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信息,以研究人工智能如何感知物体,并训练它根据要求生成相关物体。

古典美女维纳斯穿越到抽象艺术家康定斯基的笔下,估计维纳斯她爹都要认不出她了!


很明显,Ostagram并不是把两张图片简单叠加或者作为某种色彩滤镜被使用,而是有机的将两张照片结合起来。它最终创作出来的画面效果非常自然和细腻,完全没有电脑图形的那种机械感或者生硬味道。


目前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广受欢迎的图片工具,Google还以该工具为基础举办了一个画展。


Tilt Brush:彻底改变你的创作方式


“空间艺术家要想绘画空间,就必须真的进入那个空间!”1960年,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再满足于涂抹平面的他,从二层楼高的围墙上跃下,希望以此“浸入空无”。

正是因为克莱因的这一举动,人们称他为“行为艺术之父”。


如果克莱因还活着,他一定会为Google “Tilt Brush”点上一个大大的赞:这个VR绘画软件,让在3D虚拟空间内作画成为了可能。

艺术家Dokins感慨:“当我进入这个虚拟空间后,之前所有的创作构思灰飞烟灭,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这样打开了。”而涂鸦艺术家Chu也表示了对“Tilt Brush”的认可,“这将彻底改变我们观看艺术的方式,身临其境的体验实在是太妙了。”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1960年的伊夫·克莱因能体验到这样神奇的作画工具,他还会不会搞“跳楼”的行为艺术呢?


从蒙克《呐喊》到中国瓷器,一共需要几步?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这个理论重点不是数字6,它其实表达了这样一个概念:在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

Google的“X degree of Separation”就尝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应用:在你挑选的任何两件艺术品图片之间,找到与之相似的艺术品图片并按照相似程度的顺序排列出来。

其秘密同样是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每一件搜索出来的艺术品,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之喜。


Free Fall:艺术大爆炸


漫无目标的浏览也是激发创意的一种好方式,这个时候,Google的"Free Fall"就非常好用了。

它可以让所有艺术品汇聚成汪洋大海,由你在艺术海洋中随着波浪起起伏伏。

也可以让所有的艺术品像“宇宙大爆炸”一样炸裂开来,形成一个艺术品的宇宙,任你恣意徜徉。

还可以让所有的艺术品按时间线排列好阵型,让你穿梭古今去一一检阅。


Cardboard:可别小看这个纸盒

一个其貌不扬的硬纸盒。

折两折,戴上脑壳……你将发现一个新世界!

这个小纸盒就是Google的虚拟现实头盔Cardboard,你可以戴着它到希腊宙斯神庙漫步,或者在现代罗马的街头欣赏街头艺术。

你还可以将Cardboard配合“Art Recognize”工具。只要将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正对着艺术品,它就可以进行识别并给出艺术品的相关资料啦。


造福肥宅的艺术相机

Google艺术相机是一个专门为拍摄艺术品而定制的新的相机,它同时使用了激光和声纳系统快速捕捉图像,并且自动化进行局部细节与整体画面的多方位处理,拍摄完成后相机会自动将拍摄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最终生成一张超高分辨率的照片。

Google正在与全球越来越多的艺术馆合作,将更多艺术品的超清晰图片上传至公共网络。

对于那些热爱艺术却不愿动弹的肥宅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