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寻找与共性的联系” —— 关于马秋莎的“路”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633   最后更新:2018/06/27 22:39:43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8-06-27 22:39:43

来源:OCAT西安馆


“我的艺术实践离不开我的生活经历,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困境被我转换成艺术作品的命题,其中,代际问题的讨论可以从很多作品中找到回应。”

——马秋莎


时间:

2018.06.09

嘉宾:

马秋莎 = 马

Karen Smith = K


K:今天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北京艺术家马秋莎来到OCAT西安馆展出她的作品,在对话开始前,首先请大家一起观看马秋莎的第一部影像作品《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


马:对,因为这是一个类似一个自传体的录像,作为对话的开场,希望大家能对我的作品有大概的了解。


K:刚看到的这件作品诞生于2007年,是马秋莎从美国留学回国后的首个作品,能否跟我们聊一下关于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构思?


马:好。首先,这件作品的名称包含了两个物理地址;“平渊里4号”是我出生医院的地址,“天桥北里4号”是2007年当时我的住址。这两个地址代表了我人生中的起始点和当下人生所处位置这两个节点。所以整个短片记述的是我从小被家人寄予厚望以及学习艺术的经历。本质上我想在这里表达父母对我的付出和爱,但这个爱太重了,不太能承受的起。

     这部录像的第一波观众是我的美国导师们,他们不懂中文,只能看着翻译的字幕,但时由于语言语法的转换,对这部作品的内容其实一知半解。他们看过两次,第一次被画面吸引,等结束时我从口中取出刀片,他们就接着看再看一次,想明白我到底在讲什么,所以这便成为观看这部作品的路径。等我回国后把片子拿给朋友们看,他们首先会去听我在说什么,关注叙述的故事情节,包括感觉到我说话时的异样,去追随语言的路径,然后再看一遍去关注画面的内容,因为刀片含在嘴里,我的面部表情也有所变化,通过这两个路径来阅读这个片子。


K:那本次展览从你的系列作品《雾》开始,并且本次展览的名称叫做“路”,这件作品和整个展览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马秋莎   | 纸上水彩,2012


马:我把《雾》设置为展厅里的第一件作品,虽然它不是我创作的第一件作品,但是它却代表了我对的影像最初的感知。

     我是北京人,4岁之前都生活在老北京胡同里。我对那时唯一的记忆就是家里有两扇朝南的大窗户。在北京的胡同里挨家挨户的生活,离得特别近,几乎没有隐私。所以“窗纱”对于每家来说是标配。这种窗纱是一种非常粗糙的蕾丝布,颜色基本上就是白、蓝、灰三种非常单调。经过风吹日晒最后都变成了白色。窗纱可以让外面的阳光透射进屋内,也可以遮蔽屋外人们的投向屋内的目光。它像屏障一样保护了屋内人们的隐私。我记得每天早晨太阳都可以透过窗纱照进屋里,窗纱上的蕾丝图案随着光映在屋内让我印象很深刻。

    《雾》系列中,我将窗纱平铺在水彩纸上,又用了所有颜料调出我认为接近黑夜的颜色,在窗纱上一遍遍涂抹,直到我认为它有了一个适合的厚度,再将纱揭起来。有点像版画,颜料把材料的形态印在了纸上。另外我在窗纱和纸之间随意扔上去一条线,所以最后从纸上剥离开材料之后,造成了这样一条缝隙,显得画面不会太沉闷。


K:这件作品和最初那件窗户的作品之间有联系吗?

马秋莎 一室一厅一厕

纸上水彩,160x121cm、157x156cm、150x62cm,2011


马:对,我的创作离不开我的个人生活。窗户这件作品叫《一室一厅一厕》,来自我父母的宿舍楼,也是我生活过的最久的家。这个家面积非常小,有三扇窗。在一次展览中呈现的木窗是我房间里的一扇窗,是80年代的时候;另一个刷了绿漆的铁窗是客厅的窗户,是90年代出单位给集体宿舍加固时换上的;第三个是厕所的窗户,可以看到在装修风格上接近现在塑钢窗。

     这三个窗户像是我童年记忆里巨大的液晶显示屏,尤其是客厅的窗户对着马路,每天窗外车水马龙好像演着现实版的电视剧,觉得很有意思,也让我了解除了自己之外的他人的生活方式。到了夜晚,窗户又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


K:这个项目是之前北京尤伦斯美术馆的一个项目,当时是当代艺术家宋冬推荐的马秋莎。宋冬是她的老师,在他多年对马秋莎的指导中,马秋莎创作了一系列自画像,这些自画像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时间线索,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马秋莎从初学绘画到接受学院教育后绘画方式的一个变化。但是不论什么时候,从马秋莎的对画像的用色可以看出她在创作中的情绪的变化。之前我没有从这些作品中联想到马秋莎认为学习画画是她的一种负担,但回头看到这些作品,想像这个人的童年经历,的确很有意思。

马秋莎  自画像 | 59件,尺寸不一,1990-2000


马:对,这些是我从90年开始学画画直到从高中毕业这十年间的自画像,上大学后就再没有画过了。第一张是8岁的时候画的,当时没有任何概念,只用钢笔单线条描出了头像。之后为了考美院附中,开始素描速写的训练,从里面也能看出我的成长史。上了附中开始进入新阶段:自我表达。受到很多大师的影响,包括印象派、表现主义……把这种方式用在自我肖像的创作。

     这里要感谢我母亲,因为小时候绘画班的这些作品都是她帮我收着,尤其当宋老师说这个展览可以把自画像拿出来展,我自己都不确定这些绘画是否还存在,直到我母亲把它们都找了出来。那时我看到这些画,它并不像是自画像,而是我的日记,每张画都记录了当时创作时发生的事。


K:接下来这个《牛奶》系列,也是我们这次展览的第二件作品。其中有一些列照片,拍的是艺术家本人,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马秋莎:路  展览现场  OCAT西安馆


马:是,楼下展厅里展出了打印在丝绸上的六张照片,分别在私人、公共空间拍摄,展示了一些列肢体动作:将牛奶沿着身体流下来,进入到空间中。这系列早期作品,都是从个人生存感受出发,但我试图从中寻找共性,实际上是把个人的身体放在公共空间当中,试图去将公共空间私人化,寻找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转换的联系。


K:马秋莎的作品中总有一些特别微妙的变化,于是我把这件作品放在里面。

马秋莎  红、白、黄

3通道录像,4’39”,2011


马:对,这件作品叫《红、白、黄》,分别代表人体中的三种液体:血液、乳汁和尿液,它们离开身体之前是生命之必须,离开身体之后是生命的垢。我把它们制作成砖头一样大小的固态作品,并且架了摄像机24小时拍摄这些砖块慢慢融化的过程。最后将24小时的拍摄剪辑成5分钟左右的短片,让人们在浓缩的时间中看到这些固体表面微妙的变化。


K:艺术家总是在通过不同的材料中探索创作中的相互联系,所以我们再跳回马秋莎的图片作品,这些作品和其他作品之间有着一定联系,但主题仍然是回到家的概念,考虑家庭空间对人的影响。

马秋莎  空间的故事

摄影,148x200cm,2007-2008


马:这些07-08年的摄影作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拍摄的是美国的废弃的空间;回北京后觉得城市里到处都是很满的状态,也看着特别临时,于是就在北京拍摄了很多看起来很廉价的临时的旅馆或者餐馆,和一些市中心街头的临时小商店。

     拍摄的时候,是把一个空间理解成一个六面体的盒子,然后我将拍摄的照片像将一个盒子展开平面化,每面墙其实由不止一张照片拍摄完成。所以这个拍摄更像是用一个扫描仪,将整个空间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这件作品拍摄的是我祖母的房间,这和之前拍摄的临时空间有不同,它有一种十年如一日、那种永恒不变的意味在里面,我祖母基本上保持着室内陈设不变,而相比外面的空间,都时刻在飞速变化着。


K:这件作品《虹》在楼下,也是为这次展览特别选择展出的。影片中青春期的少女们的肢体动作的表现,像是在那个时期少年特有的要做出成长的、对未来作出选择的状态。很容易让人回想起《平渊里》那件作品。

    另外,最后这个部分,是《沃德兰》系列。非常有意思,马秋莎选择了女性丝袜这种材质,它们看起来很脆弱,但是马秋莎将它们剪破,一块块固定在破碎的板子上面。

马秋莎:路  展览现场  OCAT西安馆

马秋莎  沃德兰-舍宾肉(局部)

尼龙袜,水泥板,木板,树脂,铁

123x123cm,2016


马:楼下三件《沃德兰》系列的其中一件作品取材于70、80年代女性穿着的丝袜。那年代的袜子和现在不是一个概念,袜子非常厚;另一件作品的材料来自90年代的健美裤,虽然是裤子,但是它的材质可以勾勒出形体线条;最后一件作品用流行于2000年黑色丝袜制作。这些作品现在看上去都是过时的,但对我来说印象深刻,记得小时候我母亲骑车送我去上学,那个时候他们穿着很厚的丝袜,像假肢一样在奋力的蹬着自行车。等车停下的时候,你能看见袜子上有缝补的痕迹或者是破开的小洞,从洞里透出女性真实的皮肤,有一种窥见真实的感觉。

     作品中袜子裹着的是摔碎的水泥板。这个选择很偶然。是我在工作室外面捡了一块装修剩下的破碎水泥板,于是就想用尼龙袜和它一起做点什么。到最后这个构思成熟,我就购买了整块的水泥板,用自己的力量把它们都砸碎,再把它们一块块拼起来。它们呈现的形态像我记忆中的那些用砖块铺起来的路。


K:马秋莎的作品都是通过生活细小的部分来进行创作,所以也请大家到楼下展厅里去观看她的作品,谢谢大家!


马:谢谢!

OCAT西安馆执行馆长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与艺术家马秋莎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