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名网敬一:艺术是活着的证明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2306   最后更新:2018/06/25 17:58:28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8-06-25 17:58:28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文:张屯屯



2000年,田名网敬一(Keiichi Tanaami)在东京的Gallery 360°举办了他自60年代以来的平面作品展,该展览受到了包括享誉国际的导演宇川直宏、噪音摇滚乐团Boredoms创始人Yamataka Eye等一批当时新生代日本文化领袖的高度赞扬。


此后田名网敬一的创作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世界的年轻文化舞台上,包括与Mary Quant和Paul Smith在时尚领域进行合作,以及为英国摇滚乐队Super Furry Animals设计专辑封面等等。

Super Furry Animals 2007年专辑 《Hey Venus!》封面


作品如此受到年轻人推崇的田名网敬一当时已经74岁了。


2018年6月15日,田名网敬一作品展于广州K11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今年3月投入试运营的广州K11举办的首个国际艺术大展,也是田名网敬一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代表作品的首次呈现。

田名网敬一在展览现场,致谢艺术家及chi K11艺术空间

广州K11外景


展览中有四十余件多样媒介作品,分布在chi K11艺术空间的四个展厅,包括了艺术家1960-1970年代创作的油画、版画、拼贴和雕塑作品、1980年代“生与死”主题的系列作品、2010年以来的大尺幅架上绘画,以及家具设计和雕塑等作品。

“田名网敬一作品展”现场,致谢艺术家及chi K11艺术空间


一个1996年出生,平时喜欢时尚和潮流文化的同事在看到田名网敬一此次展览中最新的作品时,表示出了极大的赞赏与浓厚的兴趣。


跨越将近20年,当时在Gallery 360°看展年青一代如今也已年过半百,然而82岁的田名网敬一还是可以一下子就抓住当下年轻人的心。


田名网敬一说他真正的性格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看上去冷静,而是跟他的画一样,非常澎湃激动。

《镜面》,田名网敬一,有色墨水、丙烯丝网印、碎玻璃、油画布,2015, 172 x 20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一方面,田名网敬一表示他非常高兴年轻人能够喜欢他的作品;另一方面,在谈到艺术的传承以及对年轻艺术家的影响时,他则表示责任太重大,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田名网敬一说在他82岁的人生中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和回忆,比起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对于他而言更感兴趣的、创作作品时更关心的东西是他过往的回忆,也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我寻找自己创作源泉和灵感来源,总是向自己的内心挖掘、向自己的回忆挖掘。”

《田名网敬一的肖像》,纸上丝网印, 1996, 39.5×48 cm,

致谢艺术家及chi K11艺术空间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协约国宣战。


1945年3月和5月美国对日本东京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轰炸,当时和家人生活在东京的田名网敬一只有9岁。他的童年充满了与战争有关的记忆,这些回忆伴随了他的一生,相关的意象反复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田名网敬一的祖父养了许多金鱼,家中水塘前有一个他们自己挖的防空洞,有空袭警报时家人就会去那里避难。美军轰炸前会投掷照明弹确定目标,这些照明弹的光芒在金鱼的鳞片上反射出令他痴迷的光彩;他家附近被炸成了焦土,出门的时候,母亲会捂着他的眼睛不让他看残破的肢体;有时向下俯冲的飞机距离近到人们可以看见飞行员脸上嘲弄的表情;全家一度被疏散到新泻县农村避难,农户家中养的100多只鸡时常因为感觉到即将到来的美军轰炸机而躁动不安,当时视线比鸡高不了太多的他看到大片甩动的红色鸡冠,像火焰一样……

《身体装飾》,玻璃钢、铁、丙烯和聚氨酯涂层、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金鱼》,墨, 彩铅, 纸,1982,56.5 x 76.4 cm,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田名网敬一多次提到当时年幼的他其实对战争并不感到恐惧,他对战争的情绪更多来自周围大人们的反应。


这是没有在童年时期经历过战争的人与需要去特别理解的一点。


观众容易在田名网敬一的作品中感受到恐怖,感受到死亡,可是他并不是要刻意营造出死亡以及恐怖的气氛,对他来说这些作品只是画出了他心中、记忆中的图像。他的作品拥有华丽视觉的同时又将赤裸的心理、迷幻的精神世界展开在人们面前。或是带来恐惧,或是制造兴奋,这些作品似乎拥有着一种通过视觉对观众造成精神冲击的神奇魔力。

《此岸空间与彼岸空间》,有色墨水、丙烯丝网印、碎玻璃、油画布, 2017, 172 x 300 cm(三联画),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无论是作品本身鲜活的视觉特征,还是其受到流行文化欢迎的程度,加上田名网敬一年轻时赴美的经历,外界对田名网敬一的讨论似乎难以绕开波普艺术这个概念。


然而田名网敬一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波普艺术家。

《不要再有战争_3》,纸上丝网印, 1967, 63 ×48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在他年轻的时候,反映现代生活的波普艺术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人人都感兴趣的话题。1967年他第一次去纽约,受到了如安迪·沃霍(Andy Warhol)以及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波普艺术家的强烈影响。尽管人们容易把他归类为一个波普艺术家,但是对他来说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创作方法以及技术上的,只是他创作中的一部分。

《常磐松(C)》,纸上丝网印,1986,103 x 73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1981年田名网敬一患上肺水肿,住院期间他一度产生幻觉,这次生病的经历与他八十年代作品中经常出现与死亡相关的扭曲的松树、鹤等图案密切相关


虽然会像波普艺术那样利用现成品以及前人创造出来的形象,比如他作品中出现的米老鼠、贝蒂娃娃和伊藤若冲作品中的大象、公鸡。但是他会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再编辑的创作过程。

在他近期的作品中,一件尺幅在1米左右的绘画中,可能会出现100多个艺术的元素和形象。

《俗世与仙界》,有色墨水、丙烯丝网印、碎玻璃、油画布, 2017, 164 x 200 cm(双联画),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俗世与仙界》局部 ,致谢艺术家及chi K11艺术空间


《樱花绽放在夜幕降临时》,局部 ,致谢艺术家及chi K11艺术空间


创作时他会像在玩拼图一样,将一个个小的图案形象用电脑拼在一起,决定它们在画面中的位置,然后用电脑上色。这与他在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当过一段时间的杂志编辑有关系,这样的创作过程对他而言像编辑书一样,将各种适合的材料进行编辑、创作。这跟人们创作画作的时候,先在画布上画第一笔,然后顺着创作思维画下来,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创作形式。


对现年82岁的田名网敬一来说,作为一个职业画家,艺术创作是他的一种工作状态,也是他活着的一种证明。

“田名网敬一作品展”现场,致谢艺术家及chi K11艺术空间


展览信息


Photo by Keizo Kioku ©Keiichi Tanaami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NANZUKA


田名网敬一(Keiichi Tanaami)1936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现生活、工作于东京。

田名网敬一早年曾获得日本广告大赏,于商业上取得成功,并经常与同时代艺术家组织展览、进行独立出版;他亦曾以设计师和艺术家的身份,参与LV、Dior、Marc Jacob、Kenzo等时尚大牌的商业创作并发行衍生品。自1950年代起便活跃于平面设计、插画、电影和纯艺术领域。田名网敬一的创作不受媒介和流派所限,以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游走于不同领域,对日本波普艺术和前卫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田名网敬一近期个展:“LAND OF MIRRORS”(Gary Tatintsian Gallery,莫斯科,2017)、“Amulet of the Tapir”(NANZUKA,东京, 2017)等;曾参与的群展:“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M+展亭,香港,2017)、大型波普艺术回顾展“International Pop”(沃克艺术中心,明尼亚波利斯;达拉斯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 2015–16)及“The World Goes Pop”(泰特现代艺术馆,伦敦,2015) 等。


关于策展人

刘秀仪,K11 Art Foundation艺术总监,负责策划K11 Art Foundation的艺术项目,并对其执行形式提供意见,与K11 Art Foundation团队协力塑造全新的文化视野。刘秀仪在加入K11 Art Foundation前,曾出任深圳 OCAT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以及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顾问策展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