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科技艺术的公共性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2948   最后更新:2018/06/12 20:14:45 by sunfarstar099
[楼主] clclcl 2018-06-12 20:14:45

来源:崇真艺客  作者:邱志杰

近日,《光锥诗学:国际公共艺术论坛》作为保利‘光域艺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保利·时光里展开。论坛邀请多位关注公共艺术的嘉宾与学者通过主题演讲、学术讨论、专题研讨等活动,围绕“公共艺术”为主题进行讨论及案例分享。其中,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因故未能到场,特录制了视频,以《科技艺术的公共性》为题,阐述中国公共艺术随空间演变、缺失及科技发展对公共艺术产生的影响。

"崇真艺客"根据演讲内容进行整理,本文经艺术家授权发布。

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邱志杰出生于福建,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硕士博士导师。邱志杰的创作活动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等多种方式,他曾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几十次个展,并参加了数百个群展。2015年开始,邱志杰任上海明当代美术馆馆长,2017年第57届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邱志杰:科技艺术的公共性》

以前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候,我的工作室叫“总体艺术工作室”,现在在中央美院带的研究生方向叫“总体艺术与跨界研究”。“总体艺术”当然包含着这样的意思,那就是工作室艺术,势必要接通一种社会性需求,要把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艺术创作者的个人自由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一直非常关注从城市化、社区到乡村建设等一系列跟公共艺术相关的问题。

【公共空间的演变】

谈及我们中国的公共艺术,首先一定要谈到公共空间的演变。以前我们很多公共艺术是高度政治性的,比如,公共广场上的大型雕塑、壁画。90年代以来,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公共艺术作品,但主要的公共艺术从业人员,大部分还是来自传统美术学院雕塑背景,国家系统的管理机构叫做“全国城雕委员会”。

重庆,城市雕塑

腾飞,城市雕塑

上海城市雕塑,位于浦东世纪大道

我记得90年代时去跟各地政府谈到公共艺术项目,他们都会问你“这个雕塑意思是什么?”。这时候你一定要跟他讲“这个雕塑的意思是奔向21世纪”或者“走向未来”。这种“走向未来雕塑”,它经常是一朵花长出来一些柱子,叫做“孕育”;或者柱子托着一个球,叫“升华”;平一点的斜线叫“开拓”,竖一点的斜线叫“腾飞”;城市入口的大门状的结构叫“开放”。形成了套路,全国到处都是,掺不忍睹。由于这些公共雕塑主要出现在汽车环岛,汽车是这些公共雕塑主观镜头主观视角。人们在移动的汽车中看这些雕塑,所以这些雕塑往往由巨大体块构成,无需细节。它的双螺旋非常流行,也和从汽车的移动视角去观看这个雕塑有关。它和欧洲老城区中步行城市的古典雕塑细腻的细节形成明显的对比。

【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型室内空间艺术缺失,传统雕塑思维急需转变】

今天的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再更进一步发展,由大型开发区的开拓,深化到一些公共空间更精密的经营。另一方面建筑材料的发展也导致巨大的公共空间变成一些集群使用的、大跨度的空间。我讲的是机场、高铁站之类交通枢纽公共空间。今天中国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座高铁站在建设中,但大多数我们高铁站艺术很少,小商店很多。有时候甚至会多到像北京南站一样,侵占人流活动空间。还有宾馆大堂、写字楼大堂等等,这些大型室内空间传统雕塑非常难处理的事情,有些宾馆大堂用大型壁画处理背景墙,但像机场的候车大厅,首先需要大的、轻的、可悬挂的作品,传统以金属和石头为材料的雕塑非常不适合悬挂,它又不能在地面去挤占空间。在北京T3,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几条龙托着一个球的传统天文仪器被当作雕塑,但实际上这种类型的室内空间是传统雕塑的思维很难去对付的。

北京机场T3航站楼内 传统雕塑

甚至‘纤维艺术’,我们也叫“软雕塑”,适合悬挂,依然在这些公共空间很少见。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型公共空间里面艺术的缺失。

因此,就引出了第二点:其实是室外空间也出现夜景化、水景化、动态化,不管是风动力还是水动力,有很多从业人员也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既传统雕塑思路没办法对付新的需求,室内空间由于在室内,显然它的电子化、互动化,甚至媒体化也会被提上议事日程来。

刘毅《回音壁》,上海虹桥天地,展览现场

安东尼·豪(Anthony Howe)风能雕塑装置《风力漩涡》


我觉得随着现在的技术进展,除了电脑编程能够控制,一些机械能够驱动作品展现出一种表演性来,风动力、水动力,我们可以看到机械表演性的魅力,我们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由美国艺术家安东尼·豪(Anthony Howe)设计,这个工作中可以看到他在公共艺术的巨大魅力力。



ART+COM,“KineticRain(动能雨)”新加坡机场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国内、国外看到不少,主要在国外会看到不少案例。比如新加坡机场的ART+COM设计的“KineticRain(动能雨)”这就是一种编程控制的表演。甚至由大块屏幕所构成的像洛杉矶机场的大屏幕群。洛杉矶有好莱坞的丰厚底蕴,所以洛杉矶机场呈现剧场化、全景渗透的这样一种影像馆体验。


【公共艺术的互动】

位于四川都江堰新区的成都万达

Jaume Plensa, 皇冠喷泉(rown Fountain)美国芝加哥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邱黯雄个展《新山海经》开幕当天

上海陆家嘴“外滩之窗”LED大屏幕播放艺术家短片

一些景区的实景演出,今天中国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的,但是那个实景演出是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发生的,是分布在整个场景中的无所不在的公共表演。包括写字楼外墙——我们在杭州G20,或者你今天去南昌也可以看到赣江边这些把楼体当做屏幕来用,通常在专业圈子叫做‘媒体建筑’。这些工作有个共同特点,它自身是件作品,当然作品并非是固定形态的,可能这个月有一位艺术家为它提供内容,下个月另外一个艺术家提供内容,今天的公共艺术已经发展到了科技的介入变成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它带来的是我讲的第三点,就是人和作品的互动关系。过去的公共艺术和作品的互动关系,有个反面案例,我们知道杭州西湖边曾经有个《美人凤》雕塑非常难看,被老百姓吐槽,好像是在90年代中期就炸掉的,80年代末出现的一个古典的、跳舞美女的雕塑。这是一种互动,大家通过舆论场来互动。

杭州城雕《美人凤》

当时公共雕塑放进那个地方的时候,可能某个城雕院的雕塑家跟城市的建委主任谈的非常开心,也没有采集过社区居民(公共艺术使用者)的意见,这便构成了对大家的视觉一种强暴。应该说在今天的中国这类的作品还是为数不少的。这是大家通过舆论场、通过吐槽来进行的一种活动。

逐渐有一些公共艺术将来来往往的观众变成是作品的干预者,比如某些喷泉,小孩子走一下,突然过来喷了一身,或者是某一类带着猫眼或者各种sensor的影像或机械类作品。这时候作品有一种“看”的能力,作品在看观众。首先是形成一个身体的互动,你去摁一下你它有个反应,它像一个感应器一样;紧接着流动的观众本身会成为公共艺术的数据来源。

邱志杰:科技艺术的公共性,邱志杰,公共性,公共艺术,雕塑,装置,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的公共性】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从 1960 年代开始,随着技术发展,至今应用越来越广泛,某些影片利用“天眼”系统抓捕逃犯的技术已被实现

今天技术进步主要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源提供方,AI作为信息的处理方,这两种技术进步正在迅速把公共艺术带向崭新的可能性。比如我们最近思考的,现在的AI人脸识别的情绪识别、情绪判读已经超越了人类。一个18岁成年人,识别人的脸部情绪,判断他是忧伤还是高兴,这个准确率63%,有几家领先的公司识别率准确度已经达到64%,这种情况,机场来来往往的过客,他们的身体、他们的脸部,他们走路的速度,通过大数据都可以分析出来,作为创作的要素。

我们最简单来讲,在机场有一片情绪的潮汐,或者通过跟国家经济数据、股票交易所所的经济数据以及跟整个城市资源消耗和人口流动的数据实时的连接,它能够有效的、及时的把这些经济数据转换成一种视觉资源,它出现了跟股票紧密互动着的作品,跟大家心情紧密互动着的作品,跟比如说上海这座城市每一秒钟死亡的老人、出生的婴儿的数据紧密联系着完全崭新的作品。这个仅仅在两三年前我们都非常难想象,两三年前我们想象的互动可能还是一个投影打在地面上,一片水池,观众一走过去会出现涟漪,这种以身体为核心的互动影像。再往下一步,观众会主动发送信息去干预这个作品。在一些表演领域有一些人尝试实时的捕捉微博上一些话语来加入作品。当然,在所有这些可能性出来的同时,也一定会展现一些问题,比如这里的肖像权、地理信息、隐私权问题。

这就来到我说的最后一点,能够把隐私权、肖像权,把每个人作为信息创作者,以他的身体在移动,是观看他的人创造信息,还是他的身体在创造信息,这些问题放在桌面上讨论,我认为这本身是公共艺术出现的前提。某种程度它比传统的壁画、雕塑更接近公共艺术的本义。所有的公共艺术是以公共性为基础的艺术。这需要公共艺术的使用者、一个地方的访问者、每天生活在这里这些人展开讨论。这个社区里的公共舆论、这个社区对公共空间主动贡献和维护的责任感,以及他对这个群体和个人权界分割的要求,不管是时间的还是空间的,都有明确而敞开的。

这些问题都面临着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的局面,而必须有一批艺术家面临这些崭新的人类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艺术是新的意义的公共艺术,不是用15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发展起来的艺术技巧所能够解决的。一些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伴随着它特定的、固定的艺术问题凝固在那里。要面对今天的人类问题,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监控问题、自由问题、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这样的问题很可能必须对公共艺术在形式上有一个全面的置换。

再往前再去畅想,我相信新一代的技术进步会带来一些我们已经开始初步设想的,但还完全没经验的,做公共艺术的方法。比如整个社区的游戏化、物理空间跟心理空间的叠合,不管是AR还是VR,或者是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中的语音系统,还是以前的导视系统、导览系统。关于一个地方的叙事,人和地方的情绪、人和地方的情感关联,以及一种纪念性的情感建立,可能都不再是买一个纪念品回家,或者刻一个“到此一游”在一棵树上,去展开一个经常受谴责的涂鸦。

实际上,中国古代文人经常有权力这么做,今天由于技术的进步,我们可能面临一种全新的可能,去重新建立人和地点的关系,这个地点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全新契机。

我也就是畅想一下我们面对的全新局面,非常高兴我们处在一个让我们措手不及的时代。谢谢大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