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冰:人民公园里的相亲,像掷骰子般随机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2333   最后更新:2018/05/29 10:29:55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18-05-29 10:29:55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贺冰在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实验表演现场


谭昉莹|采访

艺术家|图片提供


“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金牌,人脉是皇牌,油盐酱醋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男的就是银行卡,你有钱,你就可以买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产。你看她,长得还行,又没结过婚,这个房型还可以。但是她年纪大了,所以她这个房子在郊区”;


……


这些毫不逊色于任何网络流行段子的“句句箴言”,都来自上海著名的人民公园相亲角里的爷叔阿姨们。位于人民广场一隅的人民公园,地处市中心,对于每一代上海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回忆。而在英语角、上海博物馆旁的广场喂鸽子、简易的游乐设施成了过眼云烟后,十几年前一群为儿女婚姻大事着急的阿姨们,在这里悄然建立起了一个声势浩大、堪比人造景观的相亲角。每到周六、周日,上了年纪的父母带着儿女的介绍、对相亲对象的要求,拿着水壶、阳伞、板凳等各种装备开始在广场旁的公园聚集。


儿女的缺席甚至不知情、令人啧啧称绝的择偶条件、阿姨叔叔们的苦口婆心和年轻人的“不解风情”、应运而生的产业链(“黄牛”、婚介公司、同名 App)……在这块供人聚集、交流、分享的空地上,从极为精确、单一的切口——婚恋——为现代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很多注脚。现代社会中对传统家庭观的挑战、子女(尤其独生的子女)与父母间的观念冲突、人与人之间被极度压缩的交流,都浓缩于此,然后被放大。


有人从中得到灵感,进行了一次身体力行的考察(见“34 岁海归女相亲角遭群嘲,被称最美郊区房”等报道);有人则嗅到了商机,拿相亲角和“剩女”大打情感牌;而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的贺冰在相亲角进行了一场一个人的表演实验,作为她“感动产业”研究的一部分。2013 年的某个周末,她来到人民公园的相亲角,放上道具,摆了个摊儿……

ArtWorld:能否先聊一下“感动产业”这四个字,它指的是什么?

贺冰:我当时在国美读书,因为课程的要求研究了一下自己对什么点比较感兴趣。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哭,比如看电视,里面的人物哭了,我也随着哭了。这种感人的情绪,慢慢地变成了一种在消费观众的状态。比如一些选秀节目、一些煽情的节目,就利用了这种“感动”让人产生共鸣,产生怜悯,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和模式。所以我就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然后再以个人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所谓的个人表演,其实并不是说做那种像肢体、舞蹈之类的表演,我是比较偏实验性的,以社会调研为主的,然后再以演讲戏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其实这种形式很多见,我们熟悉的苹果品牌发布会也是一种表演,我去做一个讲座也是表演。


我在本科的时候就以乞丐为对象作过研究。当时,我去了基本上杭州最著名的几个点和一些乞丐聊天,聊他们家里,然后让他们拍视频。我基本上花了 1 到 2 个月的时间来作准备,搜集材料。之后,我把他们身上的一些要素提取出来,变成我演出的一个素材。当然,像养老院、孤儿院这样社会群体也是‘感动产业’研究的对象,而之前做的相亲角也是这样的,是叔叔阿姨们自发形成的一个群体


ArtWorld:相亲角的表演最后是在上午空间里以作品的形式展出,有摊位、道具,还有放视频。那么在表演的具体排演过程中,你作了哪些调研和准备?


贺冰:表演应该也是在 2013 年,和展览同年进行的。主要就是我去相亲角自己摆了个摊位,然后搞了几个道具,开始和阿姨叔叔交谈。在那之前,我作了一个调研,让我周围这一代 80、90 后的人写下他们理想对象的样子,然后把每个人的理想条件都用 Word打印出来,男女分开。桌上有两桶签,分一男一女。我背后还挂了一块块牌子,每个牌子里面有个道具。过程就是,某个叔叔或阿姨过来说他们想要一把扇子,然后我就把扇子所对应的那个人的条件念给他 / 她听,并要劝服他们接受这样条件的人。这把扇子对应的是哪个人他们是没有选择权的,因为我之前就已经随机打乱过了。接着,来问的那个叔叔就会说:“那不是我找的对象。”但是我需要说服他,这就是你找对象,因为这是你选的。


我的概念就是说相亲在这种环境里面,它其实是以一种很随意的方法去配对的。对于来参加相亲角的人来说,他们的状态也相当于自己在摇骰子一样,摇到谁就是谁的,这种配对的状态其实都不是很成熟,成功率也很低。我大概是花了半天的时间,然后把这些签跟每个叔叔、阿姨都对话交流了一遍,但他们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干嘛。他们有时候会说这个男孩子听上去不错的,或者说有什么缺点。我说会跟他们说这个(虚构的)男孩子是很好的,一次次说服他这已经是你孩子的理想对象了。这样的互动大概做了一上午,最后拍成了视频。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有些老人是很激烈的,讲话也不是很客气,会直接吼我说“小姑娘在干嘛”,然后就会赶你或者说“有病”什么的。


贺冰在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实验表演现场

2013 年在上午空间里的展出


ArtWorld:其实他们赶你走,是因为觉得你妨碍了他们?


贺冰:也不是觉得妨碍,但是他们觉得你在捣乱。因为我也没说我是在做一场表演,对吧?如果是别人的话就更没人理我了。他们问我想干嘛什么的,我就会继续说我在给你们介绍对象,只能用这种方式开始跟他们讲话。有时候,他们赶我就是觉得这个小姑娘在这边乱搞。但是,艺术不就是应该这样介入他们的日常环境里,感知一下他们的状态么?


我去之前好像还有人帮我和园方打了个招呼,所以才在那里摆了个摊,弄完之后就把视频和现场的道具都放到上午空间去做展览了。


说到道具,其实表演里用上的道具都是那些相亲角现场阿姨们经常会用到的,比如伞、扇子、一块牌子、眼镜之类的。反正我把当时调研时搜集到的一些他们常用到生活用品变成了我表演时的道具。


ArtWorld:所以这是一次性的表演吗 ?


贺冰:是一次性的,其实还可以再做久一点,但实在是太累了。前期调研倒还好,但是我在完成表演的时候身心俱疲。因为首先我要完成自己的这套想法,要去说服他们这个是他们孩子的理想对象。也有人要过来把我赶走什么的,所以这也是比较难控制的一种方法。


ArtWorld:人民广场这个地段产生了相亲角,这种结果似乎出于一种偶然,但也带着必然性。在对相亲角的溯源里,有提到说其实最早在 2005 年有一位焦急的母亲担心自己女儿嫁不出去,跑到了《申江服务导报》报社想要为女儿征婚。后来报社的编辑说这样的母亲其实还有不少,可以让阿姨们聚在一起交流交流。就这样,大家因为相同的焦虑偶然地聚集在了一起,想到了由父母代替儿女先出来寻觅对象这一方法。而实施的地点就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大家都觉得合适的人民广场,因为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已经在市民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聚集地点的象征。

贺冰:把有主题性的东西聚集起来,变成一种人们聚集的地方就可以算共享空间。最主要的就是在这空间里,要有事情发生,相亲角也好,集市也好,庙会也好。我们有活动,组织一个艺术节,也就变成了一个自发的共享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