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青年艺术家如何养活自己?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2169   最后更新:2018/05/28 21:57:31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8-05-28 21:57:31

来源:芭莎艺术 芦皙


罗伊·利斯滕斯坦《艺术家的工作室-舞蹈》,1974年

在大众的印象中,艺术这样圣洁的字眼不应该染上金钱的铜臭。在成名艺术家的回忆中,也不曾出现就业的忧虑。艺术家仿佛就该不食人间烟火,但生活本就是柴米油盐,艺术家又该如何养活自己?

艺术就业亮“红牌”


在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统计的“大学生毕业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中,美术学从2012年开始连续蝉联中国大学生“红牌”本科专业。在国内的院系设置中,从事绘画等艺术创作的专业统一被归纳进“美术学”。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专业学生的前景如何?


又到一年毕业季,当综合类大学应届毕业生奔走于招聘会,与面试官斗智斗勇时,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们反倒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搞创作。青年艺术学子将自己关在工作室,不眠不休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

罗伊·利希滕斯坦《艺术家工作室的反光》,1989年


近年来,毕业展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学校给了艺术毕业生最好的展示平台、最酷炫的毕业记忆。而经过毕业展的狂欢,现实这道坎慢慢浮现出来后,迈不过,眼前就是一堵墙......


艺术家何时成家


在毕业展的现场,甚至就可以在作品中一窥青年艺术家的忧虑。为未来不一定会出现的儿子盖房子的行为艺术,是艺术生卢明对研究生三年的总结,也是给父母的交代。他用作品描述了个人目前最棘手的问题:小明的妈妈十分希望小明将来能够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并拥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为追随心仪的导师,本科毕业多年后,卢明再次回到美院读研。在美院,30多岁的本科生也不稀奇;而在传统价值观中,过了30岁还未成家立业,足以让父母跳脚。


马蒂斯《艺术家的家庭》,1911年


城市吉普赛人


父母催婚还算是个案,选择艺术家作为职业追求,势必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圆明园到宋庄,艺术家不得不迫于城市发展而不断迁移。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大小小的艺术区被拆迁,艺术家仿佛成了“城市中的吉普赛人”。


没有稳定工作,也没有稳定收入,在艺术生S的父母看来,“北漂”的状态无异于身无分文和流落街头,他们不能理解女儿为何要放弃南方小城的舒适生活,而选择在北京当一个“无业游民”。但S自己认为,虽然“漂”在京郊,但是离北京的艺术氛围更近一点。在这里,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更多人能欣赏她的作品。


过去,穷困潦倒、死后成名是艺术史中最戏剧性的故事,这种不如意的人生状态甚至成为了“大师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似乎赚钱就有违艺术家的追求。相比起来,当下的青年艺术家想得更开,他们拎得清艺术与生活。

马蒂斯《艺术家工作室一角》,1912年


艺术家也得“靠天吃饭”


做艺术不但饿不死人,甚至还让卢明富足过,他本科毕业就赶上了“时代的春风”。2008年,一系列大事件将世界的目光聚向中国,而这也实实在在地反映在了艺术品交易上。奥运前后,卢明和朋友们刚在费家村起步,不知道哪来的外国客人突然光临,像“买菜”一般大手一挥,几乎包下了他们的全部作品。


不过,还没等卢明缓过神来,这波“随便画就能挣钱”的热潮转瞬即逝。硕士毕业,京郊的工作室租金已经涨了几番,由于毕业创作体积过大,卢明计划将自己几个月的心血拆并运输回家。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被遗弃的艺术家肖像》,1982年


真本事不愁养活自己


近些年,艺术市场虽有所回落,但大众对“艺术食粮”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给了艺术院校学生们较为稳定的饭碗。“代课”从考前班扩展到了成人美术兴趣班、幼儿艺术教育班;从线下延续到线上,几乎没有几个美院学生没在外面当过“小老师”。


而随着创作媒介的多样化,行为、影像、装置的出现让卖作品这条路越来越行不通,但也开辟了艺术介入生活的更多形态。艺术生方政选择用影像完成自己的毕业创作,未来他寄希望于将作品与商业和公共空间相结合,并十分看好这种形式的前景。


似乎在“养活自己和艺术家的身份没关系”这件事上,大家都能达成共识。毕竟,卖作品在任何年代都不具有普适性,只属于运气好的天才。学艺术的年轻人大都陆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法则。


灵活的头脑和过硬的技能,让艺术出身的年轻人在相关领域如鱼得水,但成为职业艺术家的路依旧坎坷。当艺术青年们更清醒地面对社会后,便也认识到“能当艺术家的都是有退路也有出路的人”。

毕加索《艺术家》,1963年


坚守最后的纯粹


不仅是艺术家,在当前的社会中,养活自己不是难事,但平衡理想与现实依旧困扰着大多数人。纯粹的艺术创作还是难以养活刚毕业的艺术家,追求艺术理想与赚钱之间的矛盾并未完全消失。


在创作费用上,青年艺术家小志时不时还需要家里的支持。他十分清楚,接活挣钱会容易很多,但他更坚定自己想要的纯粹。为了专注创作,他甚至还关掉了自己已小有起色的儿童艺术教育工作室,集中精力进行驻地创作。


艺术家们往往欠缺赚钱的头脑,但在信息更加开放的今天,一个艺术学习者也能总结出什么类型的作品更被市场偏爱。去迎合还是坚守,便成为了一种考验。实验艺术专业毕业的汗汗希望继续实验和观念创作,但经历了八年艺术学院熏陶的她,已经不执着于以艺术为职业。对她而言,将艺术作为生活方式也许更符合年少的初心。

布鲁斯·瑙曼《真正的艺术家通过揭示神秘真相帮助世界》,1967年


千里马更求伯乐


同样知道自己的创作在市场上“不讨喜”的还有张文智,在东方人看重祥瑞的传统下,他的鬼怪题材很难得到普通收藏者的青睐。他正努力把握着毕业展最后的学院平台,“贪心”地借助一组作品展现自己的历史调研、资料搜集、剧本创意及笔头的绘画功底。


当代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坚守,更期待能有“星探”发现这些充满创作欲望、时刻准备着的青年艺术家。


你的同事也许就是艺术家


除了创作与等待,更多的艺术院校毕业生也开始考虑去工作。适应了美院自由的氛围,青年艺术家张婧雅最初也抗拒上班的朝九晚五、条条框框。但在意外的尝试中,她发现可供选择的工作形式远比想象中丰富,一份相对灵活的工作未尝不可接受。


艺术院校的教育体系养足了学生出世的“仙气”,却往往忽略了教学生如何“入世”。应届生所能接触到的“艺术圈”,往往局限于美院的小圈子,而一份艺术行业的相关工作,更能补上校园里所缺失的这一课。除了创作,进入工作的艺术院校毕业生还有太多要学习的。

Billy Apple《Paid:The Artist Has to Live Like Everybody Else》


艺术院校缺失的最后一课



艺术院校不注重就业的风气多少也给学生带来了麻烦,由于与就业企业沟通相对较少,对艺术生的认识,神秘与误会并存。


在求职中,壁画系的李承遇到过用人单位要求他证明自己来自“壁画专业”,对方并不认可美院的院系设置。学壁画七年之久,这样无法自证身份,让李承哭笑不得。


夏加尔《艺术家自画像》,1917年


傲气与傲骨


在职业选择上,青年艺术家们有傲气也有傲骨。虽然没有成为职业艺术家,但在众多的职业中,南谦询就不愿意荒废自己热爱的绘画,选择从事幼儿艺术教育项目,将一流美术高校的水平带回家乡。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不光需要好的创作者,也需要培养好的欣赏者。


就业给艺术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转向的机会,不过他们更需要学会如何平衡职业与创作


夏加尔《节日中的艺术家》,1982年


聊到最后,我们忽然发现中央美术学院有魄力将校友返校日安排在周一。这大概是默认了——反正大家也不会有工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