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成为艺术动物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696   最后更新:2018/05/25 09:48:09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8-05-25 09:48:09

来源:新青年艺术沙龙


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尤其是靠电影学院那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这辈子就一定要做导演的,然而也没做成,后来遇到电影学院的朋友还问这个事情,慢慢的我接受了现实,其实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态,每个人都想过做什么样的人,可能幻想的过程比起真正去做要有意思,等到很偶然的机遇读了美术学院,做了艺术的事情,没想到一做就做到了现在,现在我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对于理想主义警惕的人。比如有个更年轻的朋友跟我说为了艺术愿意去死的时候,我会躲的远远的,我觉得挺可怕的。

我有时候有一种错觉,我所面对的环境有太多的时间在说”艺术“这个词了,换个角度想,我觉得我们都可能成了艺术的动物,或者所谓文化的动物,这些词语成为日常的时候我现在想是觉得危险的,距离生活太远了,所有谈论的问题其实只是从一个研讨会跑到另外一个研讨会,从一个讲座流传到另外一个讲座,从一个饭桌的留言到了另外一个饭桌,讲述”艺术“这个事情大多时候成为名词和形容词的游戏,成为口口相传与文字传播的二手经验,距离生活远了,也就是距离艺术本身远了,看似走近其实在远离,某一天我发现我对于自己所接触的艺术话题觉得索然无味,顿时警觉是不是我陷入了一种艺术动物的生存状态,按理说,最初我不是这样子,保持着好奇心,保持求知欲,保持着做展览讨论艺术的热情,但是突然有一天我觉得我没有荷尔蒙了,没有一点兴趣了,所有对于艺术的热情像是老去的老头子看着性感美女却无动于衷,这种感觉挺痛苦的,艺术成为生活的日常是危险的,尤其是刻意的觉得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

2015年我花时间和很多街道的老大爷老大妈聊天,一方面恢复体力,一方面暂时跳离出来看。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似乎遇到了2015年一样的问题,一方面忙碌的在做各种大大小小的策划方案,写文字,编画册编书,采访,等等等等,比起2015年来讲现在更加复杂了,艺术的环境更加改变了,商业,艺术,理想,实验,学术,这些词几乎哪个都少不了了,所有的事情像是在权衡,我觉得我遇到了和2015年一样的问题,我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越来越消极,但是反过来很极端的一点,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行动派,这种反差日积月累不是什么好事,其实完全是消耗和荷尔蒙的事情。和2015年一样,身体变的虚弱不堪,经常会有一种恍惚感,汾酒厂的韩宏说忙碌是生活的敌人,韩宏是爱喝酒的人,我觉得说的很对,所以忙碌成为了艺术的敌人,成为了生活的敌人,忙碌让一切变得索然无味。

我在孔夫子买了五年的山西晚报,从1999到2004这段时间,我觉得读报纸是一种可以迅速回到生活的办法,回到日常的办法,还有就是通读1999到2017的新周刊精选,我觉得也很好,最近尽可能找时间在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找到了小时候听广播《岳飞传》的那种感觉,每天中午放学飞奔回家就是打开收音机听这个,最近还有就是做花家地双年展的采访,说是采访,就是瞎聊天,稍微有主题的瞎聊天,聊未来,聊生活,进入尘土里,飞出三界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总的来讲,克服忙碌,克服焦虑,克服在面对的痛苦。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的原因就是在忙碌,在虚无,在反思,我貌似在做很多事情,其实更大的精力在克服自己的无聊感,我觉得我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不忙碌的时候焦虑,用各种事情填满日常却发现陷入更大的焦虑,我觉得这就是我身上所谓的城市病吧,像我这种小地方出来的人,前面十九年基本上想着怎么跑出来,三十岁之后再想着怎么跑回去却又怎么也跑不回去,只能在想象中找到一点清闲和美好。

问题永远存在,妈的!

希望我们都不要成为艺术动物,电影动物,文化动物,温血动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