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缩四亿年时间的水族箱里,进入皮埃尔·于热的世界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612   最后更新:2018/05/16 17:35:49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8-05-16 17:35:49

来源:YT新媒体 作者:Gerald


皮埃尔•于热 于1962生于法国巴黎,从1982到1985年间在巴黎的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学习,现生活工作于纽约。2017年,皮埃尔•于热获得国际知名奖项由美国达拉斯市纳西尔雕塑中心颁发的“纳西尔大奖(Nasher Prize)” ;同年艺术家还参加了十年一届的德国明斯特雕塑展,其结合生物及媒体技术的作品《未来生命之后》(After Alife Ahead )成为此次雕塑展上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


YT CREATIVE MEDIA - 寒武纪纪事


水上飘着石头,
沙子与海葵潜伏在水中,
四亿年未曾变化的马蹄蟹在其间缓慢爬行,
这就是皮埃尔·于热的水族箱。

当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爬出海里,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走遍大陆的触角,飞向天空的尽头,马蹄蟹——这种四亿年前就生活在近海岸海底的无脊椎生物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如果你看过日本特摄剧里的怪物,就能明白它们的灵感来源自这里。在同时代动物已进化或灭绝之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模样。

法国艺术家皮埃尔·于热的作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No.15》(Cambrian Explosion 15)中便有这样的一只马蹄蟹。这是他2010年开始的一系列玻璃箱中活体海洋生态系统作品。作品的题目意指5亿年前寒武纪开始,寒武纪地层在2000多万年内突然出现众多动物化石。作品呈现了一个超现实的场面:箭蟹和马蹄蟹漫游在海葵和微生物之中。这些甲壳纲动物被认为是活化石,因此挑战着“时间是线性的”这一概念。一块漂浮的大石头冲破水的表面,好像时间被暂停于水箱之中。随着螃蟹书写着不可预测的叙事,作品本身也随之演变,持续发展、从不自我重复。“时间”这一概念在此被赋予丰富的涵义,一方面亿万年前的“时间”被悬置在当下;另一方面,作品随着时间的推进,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在其中运动、变化,周而复始又永不重复。

这个作品和《未耕种》(A Way in Untilled)构成了皮埃尔·于热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皮埃尔·于热:来自薛冰的收藏",在上海池社由青砖包裹的古朴空间内完成了一次关于生态系统的亘古叙事。


用于展出的生物无法被托运通过海关——一种现代国家常见的生态系统保护措施,这些生物需要在上海自行捕捞。但这并不影响这个作品的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讲,皮埃尔·于热并不是简单的创造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且这也更加符合皮埃尔·于热对作品的造物主身份——不曾悲悯的观看他们,只需要等待它们自行运转。随时间推移,生物之间,活着的,死去的;生物与环境,偶然的,必然的……种种联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艺术家的作品最终缓慢异化为一个崭新的他者,完全独立于它们的创造者而存在。

艺术家皮埃尔·于热


角色扮演与电影演绎


上世纪九十年代使用的“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手法闻名,重新运用电影和大众媒体中的图像。于热创作的电影、装置和偶发事件艺术作品探索哲学思想,混淆事实与虚构,并用展览这一模式进行戏谑的实验。

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白雪》(Blanche-Neige),1997,彩色 有声,4分钟


影像作品《配音》(Dubbing, 1996)中于热在一间录音棚里放映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恐怖片《鬼驱人》(Poltergeist),但他没有将摄像机集中在电影本身,而是集中在正在为这部影片配音的15名法语演员身上。

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占用你2分钟时间》(Two Minutes Out of Your Time),2000,出自「没有魂仅有壳」(No Ghost Just A Shell)展览项目


1999年,于热与法国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购买了一个动漫人物的使用权,将其命名为“安丽”(Annlee),将语言的主观表演这一概念挪用至虚构人物的身体当中。两人随后邀请多位艺术家利用安丽这一形象分别创作各类作品,所有作品构成了巡回展览「没有魂仅有壳」(No Ghost Just A Shell)。几场展览过后,于热和帕雷诺将该人物的版权转移至由安丽所有的法人实体“安丽协会”(Annlee Association),从而“保证”了她的自由和死亡。「没有魂仅有壳」建立了艺术家与展览场馆之间的关系网,颠覆了展示艺术品的传统方式。


虚构的场域与回忆的塑造


通过混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并揭示出虚构可以像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一样有形可触,于热的作品经常触及复杂的社会议题,如对乌托邦的渴望、大众媒体中奇观的诱惑,以及现代主义对当代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影响。

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第三记忆》(The Third Memory),2000,双频影像 有声 9分32秒,尺寸可变


于热的双频影像作品《第三记忆》(The Third Memory, 2000)由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文艺复兴学会(The Renaissance Society)委托创作,后于巴黎蓬皮杜中心展出。作品以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1975年的电影《热天午后》(Dog Day Afternoon)为出发点,重构了电影的场景,让所描写的人物本人、出狱后的银行抢劫犯约翰·沃特维兹(John Wojtowicz)出演,亲自讲述抢劫的故事。于热将自己重构后的图像与《热天午后》的素材并置,展现出沃特维兹的记忆已经被电影深深地改变。通过拍摄构造出的情境,于热探索了电影扭曲并塑造记忆的能力。


拟人手法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于热的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乐忠于将动植物纳入自己的艺术项目中,并以此探求人类能够控制自然的程度,进而引发出艺术家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控制其作品的问题。于热的这类作品常常以一种复杂的系统呈现,这种系统以涉及广泛的生命形式、无生命力的事物以及科技为特点。经他编排过的有机体不仅结合了生物、技术和虚构的成分,还创造了一种供人类、动物和非生物不断演变的环境,好像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生物或者病毒。

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No.15》是如此,对于展出的另一件作品《未耕种》也同样如此。

《未耕种》的影像来自卡塞尔某处公园的一处肥料堆上,由致幻类植物、一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97-1982)的雕塑复制品与一只前腿被染成亮粉红色、名叫“人类”的狗组成。为了强调个体(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之间的共生关系,艺术家将一个蜂巢移植到石制雕像头部,而在展览期间,蜂巢的增长速度已经使其头部被完全包裹起来。

艺术家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这一场所:人们在此处处理废弃之物——那些被定义为“死的”,或者是“没用的”东西。在这里,被弃物原始的文化与意义被抽离,与人的关系变得无关紧要。这使得赋予它们新的意义成为可能——它们自身成为创作者。对于艺术家而言,它们与出现在公园的其他普通物件无异——都来自历史,也将封存于历史:一尊塑像,一条长椅,一盏路灯,一只动物,一个人,它(他)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渗透到关于生命与矿物的真实当中,如同地质演变,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见证。作品《未耕种》中的一切要素看上去都不可控制:植物的生长过程,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人类与霉菌都是这些变化与偶然的旁观者、记录者。在这里,人类成为客体,与其他个体(包括霉菌)、能量共同作为平等的部分构成一个更加广阔的整体——而事实也是如此。

而影片主要拍摄了夜间自然之物自在相处及变化的状态。镜头下即使是关于水虫的场景,都是浩瀚宇宙的微小缩影。植物和动物而非人类常常成为故事的主角,皮埃尔•于热的作品让我们重新看待世界并思考人类在其中的位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