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将破坏现有的艺术规则,并且已经在发生
发起人:搞事情  回复数:0   浏览数:2311   最后更新:2018/05/09 23:04:43 by 搞事情
[楼主] 搞事情 2018-05-09 23:04:43

来源:Hi艺术 刘霞


在此之前,我对HTC的认知仅停留在“一个做电子产品的台湾品牌”上。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上体验过HTC Vive作为合作伙伴展出的雕塑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与行为艺术之母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两件VR作品,并在和HTC Vive Arts负责人张忠为聊过之后,了解到VR技术已经在改变着整个艺术领域,包括创作媒介,以及运作规则,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求VR技术的专业支持和资助,也正因为如此,HTC Vive在2017年专门成立Vive Arts项目来协助全球艺术家实现VR创作的探索。


2018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HTC Vive Art分别展出了安尼施·卡普尔和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首次创作的VR作品


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展出的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 的《Into Yourself, Fall 》和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 的《Rising》是HTC Vive Arts首度与艺术家个人合作的两部作品,也是两位艺术家在自身非常成熟完整的创作理念之上。同VR技术的首次结合,并且毫无疑问,也是我所见识过的艺术家VR作品中完整度最高的两件作品。

在阿布拉姆维奇的《Rising》中,观众通过互动,解救出被困在水位不断上涨的玻璃盒子中的极度逼真的阿布拉姆维奇之后,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次全球气候变暖水位上涨之后,轰然倒塌的冰山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而在卡普尔的《Into Yourself, Fall 》中,观众从外部世界环境进入到生命体内部,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空间游离,而当我们的视角缩小,宏大如宇宙天象的空间感受和视觉体验,甚至让我体验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真实境界。

感叹于VR作品中刺激的视觉体验和空间感受,以及科技对艺术介入的深入。我们采访了HTC Vive Arts的负责人张忠为,一解这两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VR对艺术的改变。

张忠为 HTC Vive Arts负责人

Hi艺术=Hi 张忠为=张

HTC Vive Arts

全球虚拟现实艺术计划


Hi:相比于可能更赚钱的游戏或者电影行业,艺术领域的经济效益非常小,HTC Vive切入艺术领域的契机是什么?

张:HTC Vive确实和很多不同的产业都有合作或者是扶持它们,虽然你说的是事实,但艺术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块,特别是目前它和VR领域的合作没有像游戏或者电影那么频繁和深入,还没有直接被那么多的工作室项目或者大公司直接扶持。但HTC Vive是一个VR生态圈的領袖,所以对我们而言,整体系统的蓬勃发展很重要,所以我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VR内容在我们的平台上呈现。

Hi:艺术对整个系统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张:艺术是件很特别的事情,它强调的是创新,艺术家以及行为艺术家,他们是一群有这样特质的人去创作一些难以想象和不可能的事情。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可以做出的作品,是连我们这种可能被认为是在科技尖端的企业都没有办法想象的。

2017年Photo London在萨默塞特宫举行,顶尖艺术家马特克里修(Mat Collishaw)在其中举办一项采用虚拟现实空间技术的艺术展览“开端”。当体验者带上 VR 眼镜,他们能走进虚拟现实空间,如180年前一样欣赏并感受挂在墙上的绘画丶玻璃器皿及展厅中其他设备


Hi:Vive Arts这个专门为艺术成立的项目是怎样开始的?

张: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常常接触到一些艺术机构或者项目的请求,希望对他们的创作进行技术支持,后来接收到太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希望和他们项目合作的提议,所以我们就正式成立了Vive Arts的项目,比较系统性的进行支持。

Hi:Vive Arts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地的?目前有哪些已经完成的项目?

张:Vive Arts是2017年11月成立的,是一项投入数百万美元的全球虚拟现实艺术计划,致力于推动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在3月份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期间Vive以虚拟现实科技赞助了博览会上展出的Kapoor与Abramović两位艺术家的虚拟现实艺术作品,是Vive Arts首次和艺术家个体合作。在这之前,Vive Arts 已经拨款数百万美元赞助伦敦泰特美术馆、皇家艺术学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新闻博物馆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等文化机构。

Hi:Vive Arts与艺术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张:跟不同的艺术家和艺术文化机构都是不一样的,看实际上的需求。但基本的合作方式有几种,包括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是提供内容开发上、技术性上的咨询,以及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比如会对我们的固定合作伙伴提供还未上市的新产品的运用,我们的固定合作伙伴是可以提早得到这些硬件,他们就可以提早的将其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在2018香港巴塞尔期间展出的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首件VR作品《Rising》

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在VR作品《Rising》的制作过程中

联手卡普尔和阿布拉莫维奇

用科技介入艺术


Hi:在香港巴塞尔博览会期间展出了和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合作的两件VR艺术作品,和这两位艺术家合作的契机是怎样的?

张:这两位艺术家已经在国际上都受到了很大的认可,过往的作品我们也都很仰望,所以当我们听到这两位艺术家正在进行VR作品创作的时候就非常兴奋,很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并且也看到了正在创作中的某个版本,很希能够参与这两件作品,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Hi:怎么看待这两位艺术家的这两件作品?

张:安尼施·卡普尔的《Into Yourself,Fall 》和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的《Rising》都有非常不同的让我震撼的地方,也能看到他们对自己过往艺术语言在这件VR作品中的不同表现。而且比较巧妙的是这两位艺术家非常的不同,阿布是表演艺术家,卡普尔是空间雕塑装置艺术家,两个人怎么用不同的方式对待VR,对我而言非常有启发。

Hi:来自艺术家自身对媒材的反馈是怎样的?

张:我们三月初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邀请两位艺术家和皇家艺术学院艺术总监Tim Marlow举办了一场关于这两件虚拟现实艺术作品的讲座。期间艺术家讲了很多VR和用VR进行创作的意见,蛮有趣的。对于安尼施•卡普尔来说,这是他的第一次使用VR这个媒介。他希望能够用这么创新的媒材来创作出在他过往的、真实世界的实践中没办法创作出的事情。所以创作出了《Into Yourself,Fall 》进入人的身体,这个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发生的经验。阿布拉莫维奇则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她希望她用这个媒材做出来的东西是可以呼应她平常艺术实践的作品。

安尼施•卡普尔在首部VR作品《Into Yourself,Fall 》中,通过VR技术带领观众进入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空间中


Hi:这两件作品的完成中,Vive Arts与艺术家合作的过程是怎样的?

张:这次两件作品,并不只是HTC Vive Arts和艺术家工作室的合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第三方ACQUT ART。他们是一个在当代艺术领域制作VR的工作室,大部分的实际执行操作是由这个团队来完成的。HTC在作品创作上相关协助是从技术专业角度,提供了有很多技术人员和很资深内容开发的制片人员,提供他们的专业意见给到艺术家和VR studio去做一些调整。

Hi:在跟艺术家个体合作中,HTC Vive Arts会担任怎样的角色?

张:在艺术家选择VR技术创作的时候,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会像阿布拉莫维奇或者卡普尔一样选择和VR工作室直接合作,有的艺术家希望可以在VR的环境中完全掌控自己的创作,而不是透过团队之手。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更直接的介入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给予帮助。比如去年我们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展览,叫做“from life”,邀请了4位国际当代艺术家参展呈现他们的VR作品,有的艺术家已经很习惯于VR这个科技,有的则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媒材,在这次合作中,我们团队是直接和艺术家沟通协调的,帮助艺术家选择软件,并给出直接建议来呈现他们可能想达到的效果。其中汉弗莱·欧炫(Humphrey Ocean)是一位绘画艺术家,他选择使用了Make VR 与Google Tilt Brush这2个不同的VR软件来创作,他一开始不熟悉有哪些既有的软件是比较容易上手,或者比较适合他的创作,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一起讨论,也把一些资源,包括这些VR软件的创办公司带进讨论和艺术家共同推进。

HTC VIVE 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合作的展览“From Life”中,艺术家乔纳丹·姚(Jonathan Yeo)以及汉弗莱·欧炫(Humphrey Ocean),因卡·修尼巴尔 (Yinka Shonibare),法什·穆萨维 (Farshid Moussavi)等4位艺术家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史无前例的在VIVE平台上进行创作。

VR艺术是已经在发生的趋势


Hi:VR技术目前能够提供给艺术创作的条件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张:就像你已经看到的,这个技术已经成熟到很多艺术家已经看到他们可以怎么样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可能市面上还没有看到那么多的作品,可是其实很多艺术家已经透过团队,甚至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以及开始专注在这个媒介上进行创作。

Hi:VR作品的传播是否会受到设备和技术本身的局限呢?

张:VR是这几年才开始变得商业化的,所以不像电视或者电脑一样在每个家庭两三台,但给一些时间,它是会普及的。我到不觉得画商或者艺术家会担心普及的问题,因为这是必然发生的趋势。

Hi:VR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在你看来有哪些?

张:从艺术家的反馈中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件很具颠覆性的事情。这个媒材可以让他们打破很多自己平时创作的方式,创作出实际上不可能达到和实现的事情,提供了很大的自由让他们去发挥。我觉得对于艺术家而言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事情。

英国伦敦蛇型艺廊(the Serpentine Galleries) 和扎哈哈迪德设计工作室合作,在香港ArtisTree举办“扎哈哈迪德:实验无止境”展览中,虚拟现实团队通过Vive让观众身临其境,实际“走进”扎哈前瞻的建筑概念中,更走入她的建筑愿景


Hi:除了媒材属性外,你觉得对艺术领域是否有其他更加深远的影响?

张:VR作品和这些内容平台的存在其实是有一点破坏现在艺术领域的商业模式。很多艺术家看到他们的作品是可以被散播到一个更广泛的平台和观众中,而不是只有两三件卖给藏家,很多人就开始讨论这件事会怎样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市场的运营模式,这样的影响还是蛮前端的,接下来可能会看到新的发展。

Hi:Vive Arts期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张:和更多的艺术家合作,把更多的艺术作品带入线上平台。这件事情不光是对艺术家的支持,对我们而言,我们的观众同样非常的重要。在我们的线上平台中可以有更多高品质的VR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观众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并会推动这一部分,要把好的艺术文化内容带给我们的观众。

Hi:打造线上内容平台也是你们的目标之一?

张:我们的线上平台中全世界艺术家的作品,都可以付费观看。协助文化机构和艺术家去传播他们的作品,也是我们对艺术合作伙伴的另一种支持。

Hi:未来会和国内的艺术家合作吗?

张:我们和艺术家个体的合作也是从香港巴塞尔刚刚开始,当然希望和国内的更多艺术家合作,不论他们的创作媒材是不是新媒体。其实我们今年年初也支持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陈冠希的展览,里面有件VR作品中,我们提供了还没上市的高端VR一体机Vive Focus给他们来试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