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看广三
发起人:大米  回复数:1   浏览数:2452   最后更新:2008/10/08 12:26:51 by guest
[楼主] 大米 2008-10-04 11:47:58
还“堆”得不够吗?

自从杜桑拿出一个小便池改变了艺术史后,“现成品”就成了艺术家做作品最多的手法,试图堆砌生活用品来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可真正的当代艺术当是进行时,是非物质的思维的创造,是作为正在进行的构想,而不仅仅是执行,今年9月有各大双、三年展齐齐开展,广三是我亲自去看的一个展览,看后感叹艺术家堆砌的很严重。

在广三的展览现场,一进广东美术馆大厅,被刘大鸿的“兵营教堂”帐篷堵得严严实实,要进入展厅看展,必须经过他的帐篷,看来要进入“告别后殖民”的现场得先马上洗脑,不光也亮啊。帐篷里入口堆砌了20幅浮雕(玻璃钢着色)组成的3米长、两米高的信仰屏,以及49年以来重要人事的“二十四节气”,图象如西方教堂里的彩窗风格,融合成“兵营、集中营”和“教堂”的杂交体,背景音乐也杂交,高唱《国际歌》和《马刀进行曲》。有个投影播放的是《十六大》短片,投到做饭用的大锅里,似乎陈述着当年大锅饭时代的历史,作品取名《马上信仰之所》。作品不仅狂堆“现成品”,也堆砌象征语言和符号。

过了这个坎,迎面左边就是大芬村的“行画”,堆满了整面墙,也是老外直接挪用的“现成品”。右面是张慧的作品《时刻准备着》,作品名引用的可是儿童团团歌,这几个字组成了看似游行用的牌子,安静地躺在地上,里面周围一圈搁工具的搁板上堆砌了各式各样消防和交通用具---灭火器、铁锨、反光背心等;外围一圈涂鸦似的画满了整面围墙,增添了作品的晦涩程度。但政治符号的堆砌是明显的。

往里走一路堆的满当当,老邱的总体艺术自然少不了堆,就不细说了。朱昱的作品《为联合国成员国所做的192个方案》,也堆满了墙面,不过他只堆了数量,作品概念上还是简洁有力量的。

以上是“堆”之一:以一件作品为主去堆。也有一件作品好几种形式一起来堆的。

二楼邱黯雄的《新山海经》,一件作品占满了一个小展厅的三面墙壁,把所有和这个作品相关的元素一一陈列出来。形式也是多样,宣纸上画,镜框上悬挂,video。。。。。。复杂至极。
虽然借古喻今,最终的结果仍然没有脱离图解。老冯的多媒体作品虽然没有堆积“物件”,但自编的游戏里依旧堆积着大量的所谓政治和商业符号,红军小兵、天安门、五角星、可口可乐、太空宇航员、中国龙、火箭等等。

看到这些,想到了去年曾光临的卡塞尔文献展,也是主厅二楼,迎面摆放的桃红色长方体,极简细致的质感,单纯、唯美、几何,作品具有纪念碑一样的震撼力,很后工业。作品是开放的,没有堆积任何政治符号,却能与当下的社会形态建立直接有力的关联。这是欧美的极少主义,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一下极少的精神。用减法法则把一切累赘的东西简化,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更开放的理念。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不一定是物品的简单混合,艺术直接介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生才是最好的融合。越是纯粹的东西它的力量就越显强大,这也如同一个人的装扮,你一身花花绿绿,什么也看不到了,很简单:“看花眼了”。而另一个人简简单单,马上就能被记住。

堆砌元素难道就是所谓的“总体艺术”?这里我很想问:你到底是想让人看不懂?还是就想让人看不懂?如果你想让人看不懂,那么你为什么做这件作品?由于过多的堆砌,形式复杂多样,已经消解掉了作品本身的意图,作品的本质被剥离、肢解,一个好的作品概念单纯有力,但最终被这种展出形式弄得支离破碎,本来作品有一个好的观念在其中,但注意力被分散后观念随之弱化掉,失去了作品的内涵。相反,展厅里另外一些形式简单纯粹的作品却深入人心,且先不论作品的观念表达得如何,总之它的简单有力比填鸭、乱轰乱炸来的干净利落。人们看作品更能够集中注意力,更能被吸引、安静地去思考这些作品的意图。展厅里加拿大艺术家林•卡特的《圆柱体群》、邵译农&慕辰《东风•西风》等作品明显简约,能让观众的思维冷静下来,充分发挥联想。

“与后殖民说再见”到底是不是个问题?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广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绝对的地位。经济上走在前沿,但文化艺术明显慢了几拍,经济始终走在文化的前面,文化滞后。“与后殖民说再见” 作为广三的展览主题,似乎仍然延用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来看待问题的嫌疑,广东在经济上已经融进全球体系,成为“世界工厂”的一部分,但在文化与艺术继续试图隔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和方向完全不同,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与后殖民说再见”还是不是一个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

那么“与后殖民说再见”到底是谁和谁说再见呢?

大米
08.9.16
[沙发:1楼] guest 2008-10-08 12:26:5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