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和10位艺术家在搅动李宇春的艺术“胃口”?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888   最后更新:2018/05/02 08:57:51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18-05-02 08:57:51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ARTSHARD艺术碎片”全新推出“艺吹撕听interesting ”独立栏目。我们将以更为独特、轻松、有趣、串联的视角为观众爆料国内外的艺术新闻、事件;同时也会不断挖掘各历史阶段的艺术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并且定期挑选各文化领域艺术从业者的精选视频。



李宇春第一次以“总监制”的身份,发起了以“流行”为议题的公共艺术展。在上海兴业太古汇的商业区内会出现一个临时建筑,里面开了一个“菜市场”,这也是她在推出《流行》专辑之外,实施筹划已久的“流行实验室计划”


在这个为期10天的“菜市场”中,有10位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与那些流行的“摆拍背景墙”样貌的展览不同,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可以买到的“菜”。

10位艺术家


徐震、张鼎、aaajiao

何翔宇、高磊、郭鸿蔚

陆平原、高露迪、袁可如、刘佳玉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除了李宇春作为总监制,X分子是此次展览的主办方,那X分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或平台,他们是否一直在做艺术跨界的事?“ARTSHARD艺术碎片”带着种种疑问替观众采访了X分子的CEO邓理在采访中他提到了几点不论是针对艺术圈还是商业圈都非常重要的“艺术与大众建立密切关联”的问题。


同时“ARTSHARD艺术碎片”还采访了大部分参展艺术家,让他们分别谈谈是如何理解“流行”的。



“X分子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化,就是让艺术彻底的大众流行化。”


“那在今天做一套内容两天就忘记的情况下,这种艺术的文化怎么跟大众文化相抗衡。”


“我们只是认为艺术需要有流行的部分存在。”


“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情况下去看这种低概率的事情时,依然比那个低概率的事情本身的全概率要高。”


“你能感觉到大家都感知到现在商业对内容的缺失。”


“中国的艺术品是不是有可能重新定义自己的趣味和艺术品体系?”


X分子CEO、“菜市场”艺术顾问:邓理



ARTSHARD艺术碎片:除了李宇春作为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的总监制,X分子是此次展览的主办方,那X分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或平台,一直在做艺术跨界的事吗?


邓理:X分子是一家致力于艺术跨界商业新零售的公司。之前和徐震®一起合作做“Neo Market新消费美术馆”的ADHD多动症实验室也被并入到X分子旗下了,我担任X分子的CEO。X分子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化,就是让艺术彻底的大众流行化,用一种商业的模型去做艺术教育,这是X分子在未来会持续做的一种商业上和传播上的模型。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开幕现场

图片来自李宇春疯狂工作室


ARTSHARD艺术碎片:你刚才说到艺术教育,那你作为一个并不是天天扎根在当代艺术圈的执行者,你是如何思考建立艺术与大众之间平衡关系的困惑的?


邓理:你说的很对,我不是一个艺术专业背景出身的人,我之前是做广告、做营销的,后来跟艺术家成了很好的朋友,去了解他们的艺术作品和观念,是通过这样一个艺术的阶段成长起来的。对于我来说,我考虑的就是这样一个教育问题。我觉得中国没有经历一个西方式的严谨逻辑的教育时代。比如说我们的同龄人,可能在西方长大的从小就去看美术馆,在中国可能不是这样一种眼界方式,我们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接触到艺术,从而对艺术感兴趣。但有我们这样接触艺术家群体机会的人并不多,接触艺术的人也不多,所以不可能妄想每个人都去美术馆。我觉得这种西方的艺术教育方式和逻辑,对于中国来说效率太慢了,因为中国已经进入到讯息爆发的阶段。那在今天做一套内容两天就忘记的情况下,这种艺术的文化怎么跟大众文化相抗衡。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开幕现场

图片来自李宇春疯狂工作室


所以我们致力做的事情,就是让这些东西去直接地面对日常的材料。比如这一次我们为什么这么在意数据,可能很多艺术家觉得可笑(艺术是一个这么高尚的东西,你在意这些数据干嘛?)。但我们很在意,因为即使是李宇春开的艺术展,但最起码是因此让大众看到了艺术。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在美术馆,一定要选择在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原因,不管因为什么大众都接触到了,这就是数据。这个数据是做小众、做精英艺术的圈子所感受不到的力量。如果回到我们个体本身去看这个问题,我们接受到了艺术,觉得它很好,对我们自己以及在事业上都有启发。所以我们希望这些东西可以面对更多的普通人,这也就是这次为什么用这样的作品方式,这样的选址,这样的作品语境,这样在乎数据的根本性原因。我们并不是说小众的艺术、精英的艺术或严肃的艺术不好,我们只是认为艺术需要有流行的部分存在。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展览现场


ARTSHARD艺术碎片:从今天讯息爆发的阶段来看,其实有很多关注于像这次展览的格调、视觉,专注于特别文化、创新性的年轻人群,会慢慢靠近艺术那个点;其实站在艺术的角度,有很多艺术的方式在渐渐介入社会和大众。这个时候,艺术仿佛在承担某种碰撞,但始终缺那么一个连接点。那这次的“菜市场”展是不是在从自下而上的基础点来拉近这种碰撞?


邓理:对,逻辑上是这样考虑的,但是我们所做的都是实践的方向,而不是下定论,与其坐而论道不如一个个实践,最起码我们原来做过一些艺术商业化的事情。这次有李宇春的加入,那整个商业化和传播的程度是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我们来说,为什么叫流行实验室,就是这个道理,它仍然是在实验。我们从一种特别日常冲突感的方式去解剖它,也就是它到底怎么跳出原来局限的圈子,去进入到更多的可能性,这个实验的逻辑是不会变的。

徐震-《恐龙食品有限公司》

张鼎 - 《肉铺》

何翔宇-《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


ARTSHARD艺术碎片:刚才你说到数据,本身这个展览一发布或一出现,大众一看就已形成数据。如果抛开作品,你是如何看待通过李宇春来调动今天的互联网,甚至是推广营销的?这在今天任何事情的结构里起到的作用已经构成了一个内容。


邓理:我明白你说的意思,很多人也会反问我这个问题。比如:这些传播都是李宇春的粉丝,这对艺术的增量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也特别想反过来问很多做美术馆的人,你们认为进美术馆去自拍的逻辑在哪?其实这是同一个道理,这一次我还看了很多粉丝的留言,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最起码他们不只是冲着自拍来的。因为我们发布了这些艺术家的名单,他们会去研究每一位艺术家到底做过什么作品,还会去艺术家的微博去分享,也许这个基数不大,但是已经有这么一个基数开始迈入对艺术的理解了。这其实比那种只是纯粹为了消费和场景化的东西,显得更有效。反而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情况下去看这种低概率的事情时,依然比那个低概率的事情本身的全概率要高。

aaajiao 作品细节图

李宇春和高露迪的作品《仙境》互动

图片来自李宇春疯狂工作


所以我们针对的面就不再是一个很需要严谨教育逻辑的东西了。其实你看我们这次整个策展的逻辑,包括动线、作品的密度都不是参考一个完全的展览方式。包括我们完全没有导览文字,就是希望以体验为主,因为对大众来说,你不可能一进去就跟他们讲这些作品有多么深刻的道理,首先是去感受它的视觉、趣味,看好不好玩儿,都是从这个逻辑来的。所以这就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教育逻辑。


ARTSHARD艺术碎片:如果回到此次展览“流行”的角度,在X分子的首发预告中,提到几个例子:洛杉矶Paul Smith的“粉墙”现象;兰登国际《雨屋》在中国的登陆;2014年Chanel的秋冬系列被“伪装”成了购物超市。发现“流行”是不断被打破又被重新缔造的,隐约间跟艺术的思维概念在不同层面接近,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邓理:就“流行”这件事情,比如我们做完上次徐震®“Neo Market新消费美术馆”的展览以后,有很多人觉得这个内容很好啊等等。你能感觉到大家都感知到现在商业对内容的缺失,这个点是很明确的。我觉得我的兴奋点更多的来源于这儿,而不是说这件事情本身有一个多么大的数据等等。对我来说这个趋势出来是一件很激动的事。

李宇春与高磊 作品《CHEW咀嚼》互动

图片来自李宇春疯狂工作

李宇春与郭鸿蔚《听音乐长大的玉米》互动

图片来自李宇春疯狂工作


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在这里一定要把“流行”这两个字提出来,都是在提出一种比较日常的语境。那首先它先得有一个规模化的效益,我们才能再去谈论“流行是什么”。


假如像我们这样一些从事商业运营的人,理解艺术以后,可能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帮助会很大。那这种状况一定比“艺术圈谈艺术圈的事,普通人谈普通人的事”要好。那非要谈情怀,我觉得这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情怀。

李宇春与陆平原作品《阅后即食》互动

图片来自李宇春疯狂工作


ARTSHARD艺术碎片:你刚才也说到这次的“菜市场”展是从自下而上的基础点来拉近艺术与大众的碰撞,那你们和艺术家是?怎样整体设置和讨论这些作品材料和体验环节的。


邓理:我在和很多艺术家沟通的时候,他们本身已经在思考我们刚刚谈论的问题,肯定比我思考的还深刻。那回到艺术圈,他们的创作模式和盈利模式是相对简单的,他就是艺术家创造了艺术品,然后卖给藏家(那藏家有自己的趣味,整个西方的收藏体系也有自己趣味的定义)。但你反过来想,为什么今天中国要谈论中国的当代艺术要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定价体系。那实际上中国的艺术品是不是有可能重新定义自己的趣味和艺术品体系,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和这一批艺术家沟通下来,发现他们都有这样一种思维,只是说在商业口和大众口没有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机会。这次展览的方案并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跟这些艺术家聊出来的,我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点。

刘佳玉 -《菜市场和弦》

刘佳玉 -《菜市场和弦》细节图

李宇春与刘佳玉作品《菜市场和弦》互动

图片来自李宇春疯狂工作


所以我会去找好的商业品牌、好的商业空间,用一个商业化的方式把这个“作品”呈现出来,那这个时候画引号的作品肯定跟前面讨论的艺术圈的作品方式要不一样,说实话这真的很难,这不是一个传统做商业的人完全可以跟艺术家去对等聊天的。其实每个艺术家也都在摸索。



“菜市场”艺术顾问孙冬冬:虽然我们所有的艺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体验和经验,但是这反而也是一种惯性,艺术家是最有可能突破惯性的这些人。所以不管是产业还是其他,这其实是跟想象力有关系的,而艺术家可能都是那拨有想象力的人,他们可以做出一些超越我们常规认知的东西,只不过我们通过菜市场把它场景化了。为什么要做菜市场,做菜市场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跟老百姓的生活更接近、更日常,能更好地让观众进入艺术,为此安排了一个路径,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徐震-《恐龙食品有限公司》细节图


徐震:明星的流行跟艺术家的流行是两回事,就像有些人说的“大众”,和有些人说的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菜市场”这种展览中,我觉得需要把事情做出来试试看,才能知道流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同时中国现在正好处在一个消费升级的状态。

张鼎 - 《肉铺》细节图


张鼎:我觉得流行还是相对比较保守,它没有艺术家那种先锋的视觉和表现方法,艺术家的表现方法比较激烈。如果要谈商业的话,我觉得商业的流行是在安全性之上所流行的范围,并不敢去冒险。就像我这一次的作品《肉铺》,肉其实很真实、很日常,但有时候在社会的某一特定空间中去呈现它时,它的意义会发生变化——场景发生变化,意义和感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高磊 - 《CHEW咀嚼》


高磊:其实菜市场是跟吃有关,我把吃 -“嚼”这个词用口香糖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放在台面上的口香糖处在一种未加工、没有包装过的状态;墙上的部分其实是包装好之后的形态。这个展览是在探讨跟流行文化相关的东西,而我这个项目其实很想做成类似于像脑残粉跟偶像之间的一种对立的关系:墙上面的部分是把所谓的脑残粉包装成了偶像,台面上和墙上的角色其实是可以被互换的。这需要看你究竟放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在什么样的系统下再重新生发它的这种语境,所以它本身是一种很有矛盾性的关系。

郭鸿蔚 - 《听音乐长大的玉米》


郭鸿蔚:如果讲大一点,流行就是一个文化现象,它需要连接所有的人。往往艺术家的工作出发点还是较强的个体存在感,但是艺术最后生效还得靠群体性,也就是“你红你就流行”,其实是一个道理——也就是你必须得把自己的存在感传达给其他的所有个体,并且让大家跟你一样有通感,当通感产生之后,你才能够达到所谓的流行状态。从菜市场来说,它就是一个最基础的、最日常生活的东西,而流行最关乎的就是你的日常生活,并不是什么宏大的东西,但它可能会变,随时都有一个东西在流行。

陆平原 - 《阅后即食》


陆平原:我的作品与大众流行文化之间,并没有那么深的隔阂,因为我的很多故事本身来自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民间传说等,所以如果这些故事能够重新回到大众文化去的话,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找一种方法,尝试让大众更加容易接受它,所以这次我让作品变得可以吃。我是把故事打印在一种米纸上,这种米纸是用米和面做的,所以就像你去阅读故事也能把它吃饱一样——仿佛每天获取的故事,然后把它消化掉的感觉。

高露迪 - 《仙境》


高露迪:流行是一个很顺的事儿,比如说哪的菜市场最好?一般每个人都会回答是自己家旁边的菜市场最好,那这是不是一种流行呢?对于那个菜市场周围的小区,它也是一种流行。李宇春所说的流行是一种大众流行,她想把这两种流行并在一起,让艺术家来完成这个事情,这两条线是平行的,然后让它们有一个交集,离得越来越近,然后一起往前走。

袁可如 - 《科纳瑞恩》


袁可如:其实最初孙冬冬跟我聊“菜市场”的时候,是从一个更大的概念出发,所以当时我想的是一个未来的感觉,在我整个游戏机的作品里讲的故事是有剧情的:在讲人类已经不需要肉体了,那你不需要吃,不需要买菜。那所谓“菜市场”的概念是什么?可能就是身份、空间、自我,就是他们在寻找和需求的东西。这其实也是一种“菜市场”的概念,只是我表达的更抽象一点,并不是某种实体的菜,或者某种味觉的东西。我在做这件作品的时候就在想,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而这种一体的游戏机在最早的候更加流行,所以游戏机也代表了一种流行。然而像《头号玩家》这种电影的出现,又预示着未来,我在考虑过去和未来的一种结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