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艺术家写作的文化视角——读《Commonplace:失踪》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773   最后更新:2018/05/01 21:54:38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8-05-01 21:54:38

来源:艺术界LEAP 岳鸿飞


《Commonplace第一期:失踪》

Commonplace No.1- Disappearance

编者:富源、李博文、缪子衿

艺术家:程心怡、管钧、林科、宋拓、杨沛铿、黄炳、萧涵秋、于霏霏

出版机构:Commonplace

年份:2018年

中英文,116页


就像读大部分有价值的阅读体验一样,我在拾起第一期Commonplace的时候,对于这出版物的内容有一种根本的误解。我以为我要进入的是一个关于艺术家写作的出版项目——我一直对此很感兴趣,但是在中国这种出版物尚属少见。一群年轻策展人在关注这个独特的出版门类,这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去读一位艺术家的写作就像是去关注其Instagram账号一样:这提供了一种特定视觉文化的考察角度;或,在Commonplace这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世界方式。对于评论家或策展人来说,“艺术家写作”能够提供许多关于其自身的信息,展现其个性或意识形态倾向。“虚构”或“非虚构”这个如此基本的写作类别问题都能告诉我们艺术家是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的。他的创作是使用了标准的标点符号及语法结构,或是一团乱糟糟的意识流?是与一个特定主题相关的,还是直指写作这件事本身?这些都是精细阅读必须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而在艺术家写作这个独特的领域,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闭合或扩大了艺术家自我呈现过程中出现的众多裂缝。

《Commonplace第一期:失踪》内页目录


第一期Commonplace的十一位作者之中,有八位是艺术家。这出版物的首篇及末篇文章都是由策展人写就的——富源和李博文——而在众多艺术家写作之中还穿插有一篇缪子衿的摄影论文作品。这三人的写作/作品构成了策展人的“艺术家写作”(artist-writing)这个细分写作门类,而他们一般的创作应被称为策展人的“艺术写作”(art-writing)。策展话语是艺术写作的一种细分门类,与艺术评论话语平行发展,往往带有批判性论调,但也往往更为枯燥,在讨论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也比艺术评论话语更为注重事实性陈述。另一方面,策展人的“艺术家写作”则创造了一种例外状态:三位策展人明白,他们的作品将被放置在艺术家写作的语境之中来审视,因此他们暂时允许自己以艺术家的身份来进行创作,将自己的文字或图像作品视作是一种“游戏”而不是“工作”。读者也可以透过策展人的“艺术家写作”来剖析他们,不过策展人在写任何文章的时候都会透露自己的想法,所以也没什么可多说的。

《Commonplace第一期:失踪》内页

林科作品


林科创作了两篇文本,都与数码生活方式有关。考虑到林科的一贯创作,这并不出人意料。其中一篇是以数码文件的口吻描述的一个有趣短篇故事,探索了作为复本、被卷入网络传播过程的文件的情动空间及主体性。另一篇则是一个人类——我猜故事主人公是人类——的个人日记,描绘了其思考过程。这一篇文字显得同样仓促而波澜不兴,和林科的典型作品相映成趣:偶有幽默一刻、偶有个人经验元素的数码影像及图像文件。书中接下来出现的一位艺术家是萧涵秋,她的诗歌短小、有力;但是,对于一名自认为是诗人的艺术家来说(几乎所有艺术家都自认为是诗人),她的诗歌作品也是非常富有“诗意”的,甚至因此有些尴尬。在艺术家诗人世界中,有一个奇异的犬儒主义鸿沟:最为天真无邪的艺术家以及最为愤世嫉俗的艺术家都写诗,而两者之间的那群艺术家则不然。顺带一提,一条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当一位艺术评论家在简历中为自己加上“诗人”头衔时,我们就有了正当理由可以永远不去管他/她了。

《Commonplace第一期:失踪》内页

杨沛铿作品


杨沛铿提供了一系列彩色照片,考虑到他的大部分艺术创作都以摄影为媒介,所以这可能看上去有点不公平。书里的这些照片比起他在画廊展览中展出的那些作品要轻松得多,但是如果你把那些在画廊里展出的作品从框子中取出来,以小尺幅打印在一本如此小开本的书籍的上半页上,那么那些作品可能看起来也挺漫不经心的。这就是这种出版物的魅力再之后的是于霏霏,她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是她自己想要成为策展人似的(“一个关于男性的凝视、性欲和虐恋的问题”)。文章自我感觉良好,但让人沮丧地像是本科程度交上来的作业。宋拓提交的作品是于霏霏写作的正反面,但同样充满冒犯意味:他的年轻女性照片旁配的文字是“我波大唔大啊?”或是“一个不如一个”。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更清楚了——比起策展人的艺术家写作来说,策展性干预实践在其自身所处领域能做的要有趣多了;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Commonplace第一期:失踪》内页

缪子衿作品

管钧的文章讨论了在艺术旁的经验,这经验让人获得了一种在艺术旁的感觉,而阅读这篇写作的经验最终也变成了一种在艺术旁的经验。这篇文章可能就是最为标准的艺术家写作形式——艺术家本人不想要冒险,被读者误会有任何其他身份,也不想完全投身于艺术家写作这安居一隅的小门类之中去。他的写作就是与做一名艺术家这件事有关。黄炳的文章就像是他的影像作品的剧本原稿一样。因此,读这样一篇文章肯定没有看他的动画作品有趣。在那些作品中,视觉语言和叙事同样重要。但是,读黄炳自己的写作,又要比读别人对他的影像作品的描述要好得多——许多评论性文章最后仅仅是描述了一遍他的作品而已。程心怡应当是这一群艺术家之中最好的一位作者了,因为她的短小故事与她的绘画作品非常般配,为其在视觉及文学层面建立的心理侧写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角度,这写作却又不想要代替其绘画作品的位置

《Commonplace第一期:失踪》封面


大气设计事务所的贺荣凯为这一期Commonplace做的设计工作也值得一提。本书的设计低调而偏重文字,而此出版物提供的阅读经验也的确需要这样的设计。为每一位艺术家的不同作品创造不同的视觉形象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种做法也能够在文字和图像之间建立一种虚假的完整性,将艺术家的惯常创作和作为艺术家-作者的写作联系起来。但是这一次设计方案偶尔出现的让步处理也让整本书变得更为灵动:林科的一篇文章是黑纸白字的,其中的英文及中文交替出现;管钧文章的排版则有一种釜底抽薪的感觉。某些部分——比如萧涵秋的诗歌——则没有翻译。世界上的翻译已经足够多了。


文 | 岳鸿飞(Robin Peckham)

译 | 沈凡淑


* 正文图片致谢大气设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