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语画廊“微物之神”|细节看见上帝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356   最后更新:2018/04/25 20:58:37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8-04-25 20:58:37

来源:典藏Artcoco 林霖



上海狮语画廊2018年度“新动力”展览——“微物之神”近日开幕,也是画廊十周年特别系列展览之一。


策展人鲍栋说,展览之名来自印度小说《微物之神》。小说是讲述了时代宏观之下一个家族的命运,然而作者阿兰达蒂·洛伊另辟蹊径用微距镜头般的文笔一帧一帧地描绘出印度这个光怪陆离、犹如生死界一般的神秘国家;你可以说她的笔下是那些任性之极的、被放大的微物,然而正如“细节见上帝”的理念,微物中有童年、衰老、死亡和爱。被放大后的真相被戳破,情感被颠荡。可以说,洛伊对细物的描写真的是接近执着的疯狂。每一个动作的下一步都会看见细节之下的细节,细致到让人觉得眩晕,越看那些文字越觉得耳边有嗡嗡叫的声音,让人焦躁、不安、绝望、失望。


而此番鲍栋借用这本小说的“魂”,依据中国当代社会的语境,架构了一个属于中国艺术家的“微物之神”。与中国的当代艺术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宏大叙事——包括历史意识、社会情怀、理论雄心、景观强度等——的追逐正好相反的是,很多艺术家的工作中包含着对于微小事物、微妙感性的偏好。这种偏好不仅是趣味问题,更关涉着艺术家的方法,他们从切身的、具体的问题与经验出发,即使这些问题与经验并不显得“重大”。因此,这些艺术家的很多作品表露出了对那些曾经流行或正在流行的景观倾向的疏远,既包括视觉、形式景观,也包括理论、话语景观。


比如在郎粲的视频作品《自然冲动》中,由不同的主题篇章组成;每一段主题都不出现实物和人,都只是机械、钻头等微观细节,伴随着这些细节特写的,是微妙又单调刺耳的机械声,比如其中“痒”的章节,是锯刀在使用时发出的声音,听着耳朵就很痒。艺术家用最细微的声音去感知事物和行为,这些声音当然并不是如音乐般是愉悦我们感官而存在,而是属于事物本质的声音。这些就像洛伊笔下那些“嗡嗡声”。

郎粲,《自然冲动》(剧照),2018,影像


蒋志与展览同名的装置作品《微物之神》是两只手电筒,整天整天地亮着,然后打在墙上的光晕越来越暗,直至电池耗完。蒋志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现和再造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正如这两只手电筒射光是两道相交的光圈,铁削在磁力下的奇妙扭结,或许正蕴意了“微言大义”的乾坤。当然,事物本质上无大小之分,因为宇宙中没有什么东西能永垂不朽,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彻底消失。重要的是永恒运动。

蒋志,《微物之神》,2012,装置,不规则


可见,展览本身的设计就是“运动”的。包括在狮语画廊临街的橱窗中的作品——王恩来的《应急灯》和沈瑞筠的《浅滩》这两件装置作品,都涉及到“灯”,每当入夜时作品便会亮灯,整夜整夜亮着。若晚上路过这里,即便画廊关了门,而展览依旧会被看到。而作为化学博士的张晋,则把科学图像观念纳入自己的摄影作品中,你会好奇他背后创作的过程,因为光是想象可想象不出刀片、火焰和荧光是如何组成最终这微妙而美丽的蓝色的,张晋有拍摄过创作过程的视频,有心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也是鲍栋的策展初心:在这个展览中,艺术中的“微物”不仅包括客观世界中的小事物,还包含时间性与关系性,即迅速的或缓慢的、微弱的或敏感的,这些不易察觉的存在属性。作为一个展览,“微物之神”也强调展览空间本身的价值,而不希望它只是一个假设的白盒子,我们将会把作品与建筑、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个可感的微观语境。

沈瑞筠,《浅滩》,2016,动画装置,28×46×30 cm,1/5


在这样的语境下,就能更好地理解陈友桐的“细菌”作品。陈友桐的作品并非只是囿于这场展览的时间范畴,更多的是弥漫于日常的每一时每一刻。陈友桐培育和控制细菌的生长,在不同的微生物之间促发一种生长、对抗、死亡的自然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彩蛋”——陈友桐除了带来《秩序之物》装置,还有一件无名作品,是活体微生物及汉白玉装置,在一个如写字桌般大小的玻璃柜中,可以看到这些金字塔般的汉白玉逐渐被“毛茸茸”的细菌覆盖,并在铺平的宣纸上留下痕迹,而最终,宣纸就是一件作品,至于汉白玉会变成怎样?细菌呢?一切不可预知。所以这也是这件作品暂时还未命名的原因,不妨我们与艺术家共同期待最终的结果。

陈友桐,《秩序之物》,2018,装置,活体微生物,营养基,汉白玉石,600×600×100 mm


同样在落笔之处不知结果而顺其自然的创作手法,是董大为的“星球之黑暗星系”系列,落笔与晕染,却是物质的自发形态,或者说是与人类互动的结晶。


或许这也是对当代社会整齐划一和人云亦云风气的一种不同态度。这在何翔宇的作品中感受比较明显,也许不了解创作背景,乍一看是看不出所以然;而后了解到艺术家是给每一张A4纸寻找中线,然后把中线对齐,远观很整齐划一,近看其实A4边缘都不齐。艺术家或许是要用最“憨”的方式寻找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塑造和丈量的感知边界。

何翔宇,《直线》,局部,2015,绘画,无酸性油笔,纸本,大头针,尺寸可变


张雪瑞的《100 201801-1》这组作品也很有意思,看细节其实是艺术家“爬格子”画的,所以每一个局部颜色都不一样。而且我相信如果换了一种灯光,作品呈现的氛围也不一样。像黎明时天边的晨曦,也像夜晚归家时那一盏渐行渐近的温暖的灯。是的,这是一种主观情绪,但艺术,不就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主观情绪吗?


微物之神

狮语画廊,上海

2018.3.18—5.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