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兮:马海蛟个展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044   最后更新:2018/04/24 17:28:16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8-04-24 17:28:16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文:刘倩兮


马海蛟个展:快乐区域

2018.03.24 - 2018.04.29

地点:Tabula Rasa 画廊

开放时间:周二 – 周日 上午10:30 – 下午6:00


“ .txt(笔记)”栏目专注于捕捉不同的观展视角,我们会定期邀请艺术家及艺术从业者对每周或每月感兴趣的展览进行独特角度的评析,把对展览和作品的感受、共鸣、反思传达给读者。第七期邀请策展人、艺术作者刘倩兮,谈马海蛟Tabula Rasa 画廊的展览 “快乐区域 ”



快乐区域,风景计划 #3,3 频影像 16'32", 16'32", 31'43" 2018©,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布满了游移眼神的玻璃之城 ”,描绘了每一座水泥森林,和寄居于此的生灵。


冷色调的双频视频中,镶嵌着规则的玻璃格子的摩天大楼,反射着临近的另一座高楼的影子。一双手,比着直尺,沿着玻璃格子划出一条红色的线,仿佛大幕缓缓拉开。这是马海蛟最新的影像作品《快乐区域》(2018),位于TABULA RASA最里面的空间。



《快乐区域》影像截帧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视频中有十四个(组)人物的肖像,它们多是移动影像突然的聚焦或定格。它们有着较高的噪点,冷色或黑白,好像是从监控视频中的录像或截屏所得。旁边,几位不同的讲述者陆续登场。在以繁体字“渴望亲密,躲避威胁” 为背景下,讲述者们用英语和粤语描述着一旁的图像:那些人的样貌、年龄、来自哪里、有过怎样的工作和经历……讲述者们仿佛坐在一个临街的店面内,隔着落地的玻璃窗,观察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而随着讲述逐渐变得非常具体,甚至每天几点去接小孩,在哪个工厂上班,得了什么病都被说的头头是道,异常的细节化反而让观众心生疑虑,开始猜测他们是否在集体编纂着一个个不真实的故事。

快乐区域:天空一无所有,亚克力上丝网印刷 35×50cm 2018©,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快乐区域》展览现场,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事实上,这些图像来自艺术家2015年在香港停驻期间,在街上无目的的随意拍摄。他像一个无所事事又充满好奇的旅行者,又像是在街头跟踪目标的偷拍者,去寻找或创造这些并非有明确作品意图的图像。回到工作室后,他会对原始图像进行整理和提取,并找来并非此时身处香港的人作为讲述者,来完成一个类似“看图说话”的“游戏”,而讲述的文字,则绝大部分来自艺术家根据这座城市和人的印象的个人撰写。


在这里,对图像的选取和反复阅读,贯穿了创作的始终,成为一种主导性前置。人的形象(样貌、穿着、神态、举止)的视觉性机制与对其的观看行为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作为拍摄者的浏览和监视、作为讲述者的观察和口头表达、作为作者的注视与调取记忆、以及最终作为观众的观看,连同修辞手法的真与伪、虚与实共同发生效果。人与城市的意象的交织,图像性与文本性经验的互文、又相互编码与解码,构成了具有同等效力的关系。


《说谎的梦,说梦的谎》影像截帧,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此外,艺术家选择了英语和粤语的讲述者,这是两种与香港这个城市最贴近、而与作品的观看地点(北京)相对疏远的语言。多数观众需要通过阅读视频下方的字幕,来了解他们所表达的内容。于是,对语言的阅读与倾听也随图像一道成为另一套相互作用的机制。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展览中的另一件作品《说谎的梦,说梦的慌》(2015)中。这是一个三频的影像装置,图像来自艺术家在挪威短暂驻留期间的拍摄,文字来自他对《挪威的森林》的摘抄,声音则是请人用日语朗读而来。艺术家运用带有观光感的图像和陌生的语言,将一种旅行者在接受新环境的刺激后,所呈现出的最直接、不加修饰的体验和盘托出。



希望 , 希望 , 我快被冻僵了,超级 8 毫米胶片数字扫描 2'30" 2014-2015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一个他并不熟悉的城市中,艺术家是这里的过客,一个有着很强游离感的客体,他不属于这个城市,而是将其视作一节供他观察的鲜活的标本。而他的镜头所聚焦的人,则同样是那种漂泊和离家的灵魂。艺术家收集起那些与见闻、印象、感知、记忆、情感有关的图像和文字,并重新编撰,再放回到作品中,成为了观看的客体。这种被刻意制造的疏离叙事,正像展览中按时间和程度的顺序依次展示的“风景计划”一样,传达出一种普遍化的感同身受,也同样创建了一个有关图像和文字本身的阅读法则。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