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泰特美术馆上演伯纳德·科恩“西西弗斯”视觉逻辑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169   最后更新:2018/04/17 22:25:43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8-04-17 22:25:43

来源:典藏Artcoco 文:林霖


伯纳德·科恩 《How to paint the Milky Way》,2014,布上丙烯,137/168cm(@伯纳德·科恩)


“西西弗斯”视觉逻辑


日前,在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聚光灯”(Spotlights)展区正展出英国重要抽象画家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的小型回顾展,一次性呈现科恩过去55年艺术生涯里创作的作品,展期至2018年6月3日。


简洁的白墙展厅内,一幅幅充满视觉张力、在逻辑语言上又极为内敛的作品,让人有一种隐隐的审美冲动,想要寻找作者情感的突破口,以突破与碰撞来达成与自我情绪的共鸣。于是,在这里,审美变成一种逻辑游戏。

伯纳德·科恩 《Untitled 7》,1963,纸上综合材料,52.5/63.5cm(@伯纳德·科恩)


伯纳德·科恩,这位1933年出生于伦敦的英国本土艺术家,在欧美当代艺术领域几乎风光了一辈子。20世纪50年代初期,科恩就读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1988年被任命为斯莱德美术学院的教授及主任,自60年代成名后,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展出,现已有十幅作品被泰特永久收藏。如今冠给他的头衔是抽象艺术家,但我更愿意用“存在主义”去做个小小的语词定义。


“存在主义”不仅仅限于表层的视觉表达或者仅仅是存在于文本的晦涩语词的辩论。在艺术创作中,它其实更关乎创作材料的使用以及未落于笔端之前的思辨。比起最终的画面结果,科恩的作品所讲述的故事通常是关于这些画作形成的过程,比如,它们所依托的媒介和材质是怎样的、媒介和色彩之间又是如何架构关系的?这些是科恩更为感兴趣的地方。他在如此经年累月的创作实践中自然使用过诸多不同的技法和材料,如今已达成一种默契,以至于看起来在规整如几何迷宫的最终画面中,其所谓“技法”和“媒介”已经是浑然天成的画面本身,这无非是要向观者昭示:“看,我对材料玩得多好,我的技法多新奇”等诸如此类。

伯纳德·科恩 《Pictorial》,2017,布上丙烯,137/168cmcm(@伯纳德·科恩)


不管是用画笔蘸取颜料还是用喷漆枪和手指作画,重要的是其间的逻辑关系。科恩想藉由其自身对创作过程的兴趣进而鼓励观者提问一幅画如何形成,分析每一个笔触的纹理、色彩和比例以及如何在画布上呈现之。


科恩的一幅创作于1965的代表作《In That Moment》,用新品味能感受到他每一个线条是如何渐渐覆盖于整个画面的。一根线条本身就是渐变而随机的色彩,科恩在画第一笔的时候是用油画颜料,然后他用乳液、蛋清慢慢渲染线条,使得线条具有迷幻的视觉效果,使得线条变得更加有“韧性”,仿佛“撑”开了画面,延至画面的边界。而作品之名也是致敬加缪的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理念,特别是一如“西西弗斯”般无头无绪又千头万绪,看起来永无止境,却永远有着向上的希望。


所以,无论是看单幅作品,还是从整体上来看,科恩的作品都可以被视作一系列关于绘画的图表。数十年来,科恩一直就在做这么一件事。就像他曾说过:他在不断“寻找绘画里包含绘画的创作形式”。他的作品经常包含重叠的图案、形状和线条,每一个构图里产生多幅画面。若画面的构成其自身有能动机制,那就是一如存在主义般地“存在”。科恩也乐于见到他的绘画最终构成一套自我复制系统,这些系统在爆炸的网格里扩散,脱离了他的性格与意志。所有作品中,他都在寻找一幅看似自动绘制而成的画。


因此,很难用一个词来总结他过去55年的创作风格。这数十年来,科恩的绘画随着绘话媒介的变革而一直变化着,比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接近印刷的纺织品平面,而近些年的创作在这一媒介基础上将之变得更平面化甚至“剧场化”——因为线条与构造之中蕴含了更多的线索和逻辑给观者去“解谜”。据科恩的代理机构弗劳尔斯画廊(Flowers Gallery)在中国香港的办事处介绍,如今已85岁的科恩,没有助手,依然坚持作画,保持一周6天、一天9小时的工作时间。而相对于“艺术”,他更喜欢用“绘画”这个词。他说:“艺术,是个势利的词。”

文 | 林霖

图 | 伦敦弗劳尔斯画廊(Flowers Gallery)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