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求证一个无限的宇宙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788   最后更新:2018/04/03 20:53:03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8-04-03 20:53:03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廖斐:广延

中国上海 | Vanguard画廊、零时艺术中心

2018年2月3日-3月31日


楚岩 | 文

Vanguard画廊 | 图片提供


廖斐曾学习雕塑,但现在他的创作基于逻辑。他怀疑:艺术是不是过于诗意和松散,它能不能提供坚固的东西,艺术究竟能提供什么?最终,我们能否借艺术认知世界?


这样的探索自然触及无限,而立足并显现“有限”。廖斐利用图像和装置、利用逻辑,机械而稳定。廖斐曾用“一件短暂的真空雕塑”回应布朗库西的《无限之柱》——“理论上它可以向地平线两端无限延伸,但实际上是有限的,因为会松弛”。廖斐关注物质,因为具有物理性质的分析,其作品一度越做越大,受到物理材料的束缚。反思后,廖斐用极少的材料和简单的方式工作,有了《广延》展。《广延》的创作更像是科学的探索,画图、折纸、弯折扎带……以极简的方式进行可能性的穷举,直至无限的边缘。《广延》选择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同时展出,也是一次特殊的尝试。


展览现场图


“广延”是笛卡尔提出的三种实体之一,直译“长宽高”,是物体的属性与边界。廖斐认为,出于敬畏与真诚,笛卡尔才写下“广延”,而不是“物质”,这种真诚出于语言和定义的层层失效,于是不得不用属性去代替。


《广延》用拓扑几何探测物质基础,把一个巨大的物质问题分成一个个侧面逐一勘测。在作品《单向雕塑》中,廖斐用扎带作单向延展的材料,用穷举法探测射线在空间延展的可能性。或是用无限延伸正方形底边来将其同面积位移出三角形,宇宙有多长,它的底边就可以有多长(《无限等面位移》)。廖斐像是用一种物质观的方式逐步推演自己的工作(艺术家语),黑洞般的物质问题因每一个系统的空洞与疏漏发光、弹跳。


《广延》运用推理,又在推理的漏洞上触雷,从而把持住系统的边界。而发问中逻辑痕迹即为作品。放弃情感与审美,用科学式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因为廖斐质疑个体化的创作是否可以向后人提供一个可延续的参考。廖斐的作品主动隐藏情绪,却呈现出安静与旋律,甚至轻盈。这种轻盈似乎来自直觉的自然生发。廖斐读卡尔维诺时看到智力和直觉交混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奇妙的客观,而严密而轻盈的质地背后是 “简单、机械、清晰”的工作叠加。

展览现场图


对无限的探索,似乎是廖斐用来对有限的求证。系统的漏洞是疵点也是奇点,而认知的局限性也许正是人类的奇点所在。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对经典哲学的考察反而带着人文主义的谦卑与温度,甚至启发人文主义新的探索。对宇宙的物理探索也许要借助于天文望远镜和飞船,而“木工刨床,不能载人上天”(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把哲学家自比为木工,刨床不能载人上天,但也不能因此舍弃吧?


《广延珍珠》系列是整个展览中唯一非逻辑性的作品,用直觉与假想摸寻“广延”之形,从混沌中蔓延出秩序与明晰。

展览现场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