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巍:不群不党、不自寻烦恼,对绘画痴迷,是因为我太无聊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3460   最后更新:2018/04/02 16:46:35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8-04-02 16:46:35

来源:空艺术 文:殷雅迪


方巍和爱犬在他的作品前

(致谢艺术家为全文提供独家照片)


我不懂哲学,对社会题材不感兴趣,不群不党、远离酒肉友,也不爱自寻烦恼。对绘画痴迷,是因为我太无聊。

方巍1968 生于中国上海,1986 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现生活并工作在上海。



绘画:灵魂脱壳的瞬间

人从身体走出来的速度是很慢的。


我希望人的轮廓是“藏”在风景里的,不要一下子被找到;人不再是画面的主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的目的,是要让观者的视觉停留在画面上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

——方巍

戊戌骑手 2017 布面油画 210×150cm

由艾可与艺术家提供 Courtesy of AIKE and the artist

方巍的绘画里,人总是被眷顾的,姿态却毫不自大,影子般的融在风景中,时常呈现出一种松弛、出神的状态,沾染着梦魇的色泽,从中心向四周漫溢。

新鲜的预言令人神往 2017 布面油 200×300cm

由艾可与艺术家提供 Courtesy of AIKE and the artist

他热衷描绘性情,却并不情色,像是年少的春潮涌动,掺杂着明晃得有些骇人的危机感。人影在丛林中追逐,或舞蹈或对峙,桃红柳绿却像是末日的征兆——极度美好,却又极度易逝。

你的阳光下旋转 2018 布面油画 240×450cm (三联 Triptychs)

由艾可与艺术家提供 Courtesy of AIKE and the artist

方巍正在开始将画面更多的置于宽广的场景中,让环境成为身体的舞台,颇具对剧场的暗示,却因有限的线索,令人止于猜测。

个人的情爱只是他表达的其中一个主题,那些更宏大的题材、那些穿越风景遥见的人类历史,却终在光色流溢的画面中,成为一种退后的观望,一种褪不去个人色彩的狂想。

方巍《另一个清晨》 2017 布面油画 230×340cm

由艾可与艺术家提供 Courtesy of AIKE and the artist

站在方巍的作品面前,能够感受到其画面的吞噬力,这也是他喜爱大尺幅绘画的原因之一,不同于小尺幅的作品,这种震慑力让美具有了一种超自然的压迫感。

“(我作品的画面)整体看来是阳光的、美好的,好像又有一点悲伤——生活也是这样,这种比例对我来说是恰好的”,方巍说。

方巍的水彩画室

工作室的最里面,是一间面朝草地的小屋,这里是方巍的水彩画室,来到这儿,像是解开了他绘画的“秘密”。

方巍的绘画探讨和呈现了一种奇特的语言效果,关于“水彩和油画如何交谈”的命题。出现在画布上的图像远看具有水彩的湿润和透明感,在近观的时候才显露出油画的质地,换言之,他刻意扭曲了后者的属性来拟造前者(朱朱)。

逆光的肖像 2017 布面油画 82×60cm

由艾可与艺术家提供 Courtesy of AIKE and the artist

方巍住所的一间屋子,还挂着几件他早年的绘画,不同于今日,他说自己曾经也“追求过画面上的深刻,表达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的批判”,但在现在的他看来,这些都不是他向往追求的,他携家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上海东北角的崇明岛,开启一种田园式的新生活,即是在寻找生活本该有的模样。

花园 2017 布面油画 100x80cm

由艾可与艺术家提供 Courtesy of AIKE and the artist


人性是具体、丰富的,而‘社会’,是个抽象的词汇。我相信艺术是跟着人发展的。”


画家的工作室

方巍工作室所在的上海崇明岛,三面环海,人穿过市中心,登陆岛屿,空气里的水分开始变得沉重,像随时可以下雨,声音会忽然很远。

抵达崇明岛必经的大桥

这里和城市好像没有瓜葛,一路上,不断地有大片农田和荒野、交错的水径和小桥、时疏时密的农宅从眼前滑过。

方巍的一辆摩托停在住所的路边,两旁植物茂密

在林中


我第一次住在没有光亮的地方,一开始不适应,因为对城市的灯光已经习惯了。可一旦进入那个大桥,回到我家中的路上,地上会有雾气,远方会变得更远,也不知道那个瞬间是不是会不舒服,但没有光的感觉太棒了,这个时候月光可能会非常温和、富有诗意,这些东西会在田间,会在我们的身边。


——方巍

方巍的两只猎犬在田间玩耍。据说自从养了两只爱犬,家里的狗玩具都是成对儿买的,遛狗时遇到农民放牛,方巍心都是悬的,怕它俩“大开杀戒”。


方巍说当初来崇明岛,是和夫人Uma(杨静)一起遛狗,市里没地方给猎犬跑,来了之后人和狗都立即喜欢上,不久就决定搬家,退掉之前住着不顺心的工作室,边画画边和工匠师傅把新的工作室砌起来,在院里挖了一口池塘,屋外种满了树。

和狗的自拍

时值三月,院子里的草木刚刚泛出新绿,浸没在岛上氤氲的光色中,两只猎犬在我进门时吼了几声,鸽子在旁边三两只的走动。

工作室的四季

方巍带我四处兜了一圈,绕到池边另一栋屋前,这里就是方巍的画室,此时他正在为即将在艾可画廊(AIKE)举办的个展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大尺幅的画框正面靠墙,一眼望去,像是大片晃眼的山光水色,人影在其中暧昧搅动。

天气晴好的时候,方巍在院子里支起画架画画

画室一侧有扇不起眼的小门,开门直通户外,满院的植被花草,像是要挤进画室中。时光呢,在花草枯荣变化中静谧流逝,在日升月起的反复中迁延。

书房内外

居所是承载生活的容器,是观察世界的瞭望塔。方巍在原野中,日子变得缓慢,大把无人搅扰的时间,需要被悉心打发,人的身体时刻想投奔远方,严肃思考相形之下显得太煞有介事。

画画,对于方巍来说,更像是回归自然后的身体劳动,只需要一点经验和全然的直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收获一种最质朴的、发由身心的快乐。


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方巍与妻子、女儿。身边的朋友们都说他们过的是羡煞世人的“终极生活”。


方巍早年游学日本,用他的话来说,“懵懵懂懂出了国”,后来无论是下海经商、倒卖古董,还是开餐馆、做版画,他一直处于自我寻找的状态中,一切的到来似乎总像夹杂着些许无奈。

“那时候我经常想,自己究竟是谁,哪一种身份、哪一种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的他,年纪轻轻就想做艺术家,但与其做个不能自己说了算的穷小子画家,还是谋生迫在眉睫,只能隐忍在心头,想往多年。

相比以“艺术”之名谋生之人,兴许方巍在创作上的回归反尔更纯粹?

现在,一切都有了答案,他和Uma的结合、新住所的落定、女儿的降生,都在一点一点将幸福填充在生命的光泽里。


无论是夫人Uma从舞蹈演员、戏剧编导到艺术家身份的多元转化,还是方巍心中的多一份坚定,都是自然而然随着心田的丰收落下的果实。自由的创作和表达和经营家庭同样重要,生活和艺术的边界,被“清晨”的光线划开。流言蜚语永远追随纷扰的去处,而他们,将一同携手继续前行。

方巍、Uma和友人在家中吧台闲谈

继上一次个展三年之后,方巍在艾可画廊(AIKE)的全新个展“清晨”已经开幕。



“清晨”展览现场
由艾可与艺术家提供 Courtesy of AIKE and the artist

cheers~

庆祝生活,庆祝艺术

方巍《清晨》

Fang Wei "Morningtide"

2018.3.24 - 5.6

艾可画廊 AIKE |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6号楼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