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思辨与迷恋:从录像艺术到艺术家电影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2274   最后更新:2018/03/08 20:57:34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8-03-08 20:57:34

来源:ARTYOO 鱼火车



影像的思辨与迷恋

从录像艺术到艺术家电影


早期的录像艺术和实验电影有着反“叙事(故事)的倾向,戈达尔在《电影史中也有类似的表达,这同中国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有着类似的脉络。而现在的艺术家、诗人们则拍起了纪录片、电影、故事片,这种策略变化与迂回耐人寻味。本期专题以动态的影像艺术为话题,我们将邀请策展人董冰峰分析国内的录像艺术和独立电影,艺术家马秋莎谈她的录像艺术创作,艺术家方璐分享《广州新语》和录像局的形成,艺术家陶辉、辛云鹏解读他们影片新作,“艺术家的电影”创办人陈友桐讲述其背后的故事。特别邀请北京艺术实验室创办人、香港巴塞尔光映现场(Film)策展人李振华,来梳理连续五届光映现场展区的策展主题与倾向,以及撰稿人张一对马修巴尼《重生之河》的解读与评论,并邀请资深媒体人参与,与相关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等共同探讨这一形式背后的深层思考。


1965年,白南准购买了索尼Portapak相机的当天,拍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录像作品,他在录像中不断把夹克扣上又解开,名为《扣子偶发事件》,典型的激浪派风格:通过实验性高于美感性的艺术实践,试图打破艺术与日常的界限。

同年,安迪•沃霍尔《磁带记录》杂志的出版商理查德•埃克斯特将一台摄影机借给,沃霍尔将镜头对准工厂女孩伊迪•塞奇威克,她身后的屏幕上在播放她自己的录像,同时,她在和镜头外的人交谈对话。这个叫做《外与内》的作品,持续了沃霍尔关于连续性和复制性的探索。

白南准 扣子偶发事件

安迪•沃霍尔   外与内


2016年,“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展出,上面两个作品便是展览的开始。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移动的时间”梳理过去50年(1965-2015)对西方影像艺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作品;“屏幕测试”则由中方策展人呈现,回顾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表示,展览意图全面勾勒国际录像艺术的发展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后来的艺术家追随这一经验,越走越远。到1970年代,艺术家大量使用录像,不仅是作为对于艺术的记录方式,它更成为一种崭新而独立的艺术形式,甚至与艺术史发生关联。

毛晨雨 拥有


具体到国内,从“录像初生”到“媒介实验”再到 “电影转向”, 录像艺术经历着几个阶段:1980年代在华人区域中发生并形成一种自主的艺术媒介与文化命题,伴随着1990年代个人电脑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包括中国的“独立电影运动”和实验电影潮流的影响,使“录像艺术”在中国大陆呈现一种不断扩展中的美学实验;到了今天,艺术家拍摄电影作品,或电影导演制作以空间表现为形式的“电影装置”,则日益成为当下“影像艺术”(Moving Image)发展的主题。影像不仅是一种当代艺术的媒介,更表现为一种强调见证与记录、具有社会参与和行动力的重要方法论。除了艺术家的创作,同时出现如录像局、艺术家的电影、草场地工作站这类专注于动态影像的组织与机构,我们会看到所谓“录像艺术”实际上一直在开疆拓土,它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其诞生时候所涵盖的范围。

王兵 原油


朗西埃在分析戈达尔的《电影史》时写道:他用两种方式总结这个历史。第一个即是好莱坞梦工厂,“这样的工厂,就是共产主义竭尽全力梦寐以求的”。第二个则是对电影未来的一种判断,取自于影评人米歇尔·穆尔莱的名句:“电影取代我们的目光给我们的欲望提供了一个世界。”

让-吕克•戈达尔  六乘二


并进一步指出,戈达尔因此建立了两个主题。一个是乌托邦的转移:好莱坞梦工厂是对二十世纪乌托邦——机器新世界的沉降或骗取。另一个则是电影的背叛,为了转变为幻术机器以服务于“史事”(好莱坞剧本中的故事和独裁者为了让人民顺从而捏造的历史),放弃了使现象发生关系的视觉机器的使命。《电影史》因此是一项救赎工作:戈达尔的片段化处理方法是想把服从于“史事”的影像的潜能解放出来。在影片、摄影、绘画、新闻片、音乐等作品之间创造了新的关系,它通过回顾让电影扮演了因服从“史事”工业而背叛的启蒙者和沟通者的角色。

从这一角度来说,实验性的录像艺术、艺术家电影或独立纪录片,正是延续着这其中的核心基因。一个题外话,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青年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获得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可惜的是导演已于半年前自杀。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涉及到导演与投资方关于片子长度的争议。暂且不论事件,单从作品自身性质出发,如果这是一个实验电影或者录像艺术,比如马修巴尼或蔡明亮的长片,时长问题还是否如此重要?

让-吕克•戈达尔 电影史


朗西埃在那篇文章里继续分析戈达尔对救赎形式的实现:他想让影像摆脱故事工业的束缚。但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必须重新建立两种关于影像的不同观念的统一性,即对他来说影像是直接印刷的圣像符号(icone),在其唯一性中呈现感性世界的轮廓,但影像也是把所有其他事物引向无限的信息符号(signe)。戈达尔既想要那种见证事物诞生的目光的力量,也想要废黜观看中心性的机器目光的力量,以让事物与其他事物展开交流。而现在的艺术家们则在重新思考这一矛盾:“艺术家的电影”即旨在把“不同当代艺术家的影像观念及语言以电影短片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推介给艺术圈外更多的观众”,——而这一矛盾或者说复杂性,或许正是艺术家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对影像迷恋之所在。

马秋莎  我所有的锐气源于你的坚硬

本期专题以动态的影像艺术为话题,我们将邀请策展人董冰峰分析国内的录像艺术和独立电影,艺术家马秋莎谈她的录像艺术创作,艺术家方璐分享《广州新语》和录像局的形成,艺术家陶辉、辛云鹏解读他们影片新作,“艺术家的电影”创办人陈友侗讲述其背后的故事。特别邀请北京艺术实验室创办人、香港巴塞尔光映现场(Film)策展人李振华,来梳理连续五届光映现场展区的策展主题与倾向,以及撰稿人张一对马修巴尼《重生之河》的解读与评论,并邀请资深媒体人参与,与相关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等共同探讨这一形式背后的深层思考。


⾟云鹏 / 叶秋森 《雁栖湖》


陶辉 《私人的城市》 | 电影预告


方璐 《广州新语》 | 电影预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