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罗晟文穿着自己缝制的羽绒衣去往北极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687   最后更新:2018/02/14 17:18:59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18-02-14 17:18:59

来源:创想计划


△ “Down”项目照片,图片来自罗晟文的个人网站,版权归罗晟文所有

在北方,如果你尚未加入穿貂的队伍,那么拥有一件羽绒衣必不可少,当一阵阵大风划过皮肤,再厚的呢子大衣都比不上一件羽绒衣。胖乎乎的羽绒服紧紧包裹住身体,切骨的冷气阻挡在外。或许只有裸露在最高处的头部抱有一丝怨气:要是能再来顶羽绒帽就好了。这么看,羽绒衣真是人类抵御寒冬的最佳发明之一。

羽绒衣的英文名跟单词“feather”(羽毛)无关,而是叫作“Down Coat”,“down”在这里也与沮丧、下沉无关,反而是“绒毛”的意思。词汇库里最沉重的词语竟代表最轻盈的物体,这样的组合令人难忘。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台湾摄影师罗晟文给自己的新项目取名为“Down”。当然,它确实是从一件羽绒衣开始的。


△ 罗晟文拍摄的捡拾鹅毛的视频

罗晟文说,自己在为北极圈驻地购买冬季外套的时候,始终无法知道羽绒外套的鹅毛来源,于是想要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件。他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捡拾掉落在住处(荷兰布雷达市)附近公园、河堤、马路、森林边的鹅毛绒,很快做出一件羽绒外套。完成以后,他穿着这件蓝色的外套去了北极圈,在三周的时间里,他进行了航行、登陆、攀登冰川等活动,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整个由照片、影像和文字组成的项目中,摄影师罗晟文一点点展开自己的探索:他记录下在不同地点捡拾鹅毛的经历,草地上的大白鹅围着他打转,街坊的小孩好奇地张望;他拍摄了如何把捡来的3000多枚白羽毛洗干净、吹干,接着缝进蓝色的外套;最后,在录制冰川航行的同时,他又仔细地用热感相机、温度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测量穿上羽绒衣前后的对比。如果说最开始,罗晟文只是对衣服里羽毛的来源感到好奇,那么在缓慢制作并且实现功能的过程里,我们渐渐感受到人类与自然这份亲密的连结感。

在罗晟文之前的作品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长期的主题。2014年,他的项目《白熊计划》记录了各地人们圈养北极熊的现状。他去往欧洲和中国的各地动物园,认真拍摄北极熊的日常,包括当地园区配备的人造环境以及往来游客的反应,从而思考动物圈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在一些影像中,罗晟文会组合不同动物园拍摄的素材画面,通过快进的方式展现北极熊在狭小生存环境内产生的“刻板行为”。从人与动物说起,我们和罗晟文聊了聊近期的创作以及北极圈驻地的生活。

创想计划:hi,罗晟文,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说说最近在忙些什么吧!

罗晟文:我叫罗晟文,来自台湾,在荷兰 St.Joost 学院读完艺术硕士后,目前住在荷兰;在这之前曾在台湾大学读计算机科学(但没学得很好)。我对人与动物间的关系很感兴趣,也成了我的长期研究主题;创作上我常使用摄影、摄像和电玩等媒材。前一阵子很幸运能在北极驻地创作,完成后目前在荷兰与 Breda 摄影节合作,准备展览,并尝试申请更多的驻地项目。此外,我也努力通过文章与座谈,协助荷兰与台湾、中国间的当代摄影、艺术交流。

Down 项目 Trailer

你为什么一直以来都这么关注人与动物的关系?

许多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我很着迷,例如人为何会吃某些物种,但不吃另一些?人为何常会怕虫子?这些问题让我了解到人与动物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也深入各种层面,包括心理、经济、娱乐、科学研究等。但生活上,这些涉及动物的层面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或被科技与工业屏蔽。我希望能透过自身经历,逐步观察这些层面,并试着互动,看看会产生什么。

现在 Instagram 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上呆萌动物的视频特别多,你会经常看吗?

偶尔会,但不会特别去订阅。

你会想养一只宠物吗?如果有的话,你和你的宠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目前没有想过,但有能力时可能会认养猫吧。以前大学住在宿舍时曾经和一只舍猫相处得蛮好,也意外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所以或许宠物是我的老师。


回到你的最新项目“Down”,这件自制的冬季羽绒外套有效地帮助你抵御北极圈的寒冷了吗?

我最后捡到的羽绒量是我预期的二分之一(80克),所以其实理论上它的效果不会太好。但在极地时我做了多次的测试,热感相机测量的结果是它仍然非常有效。我的主观感受也是如此,脱掉它时和穿上它时,暖度差异极大。驻地时二十余次户外探险、登陆时我皆是靠这外套,虽然有几次真的很冷,但我知道没它肯定不行。

为什么会想知道羽绒外套里的鹅毛来源?这是你长期关注动物后的一种自然反应吗?

我有时会买动物制品或食品,许多想法都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如果购物时不把事情视为理所当然,我常常会有异想不到的体会与收获。这个项目的开端也是如此,当时我正在准备到北极驻地的御寒衣物,在考虑是否要买件羽绒外套;看着网路上的介绍、认证等研究了半天无法作决定,又看到家附近的白鹅就想试看看自己做。


采集鹅毛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在视频里我看到很多鹅几乎是盯着你拿走它们掉下的毛,画面看起来还挺有趣的。

我的观察是:因为我手里都会拿着一个塑胶袋,鹅会以为我要喂牠们面包屑(可能居民常这么做),所以开始时常常会朝着我跑来。但不久后牠们发现我没有要喂牠们时,就会有些疑惑。有时他们会大叫,非常大声,附近的居民常会派遣小孩来探查这个怪人在做什么;这也是为何影片中偶尔会出现小孩来问我问题,甚至送我羽毛。羽毛实在很轻,每次要捡三百根才够(两个月共捡十余次),一根一根慢慢捡时我才体会到原来做一件外套要这么多绒毛。关于采集技巧、如何判定有效采集区、采集周期等,我正在设计一本手册,让大家也可以参考我的方式,在居住的地方制作自己的羽绒外套。


能说说你在北极圈驻地的生活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驻地项目?

北极航行驻地计划(The Arctic Circle Residency)自2009年开始,每年共有夏季(六月,永昼期)与秋季(十月,永夜前)两梯次,于北极点附近的斯瓦巴群岛(Svalbard archipelago)航行探险。这个计划每年接受艺术、科学、教育或任何创意工作者申请。北极出海航行有点像与世隔绝,期间没有任何手机或网路讯号;驻地实际航行的时间为两周,坐的是一艘大约五十米长的荷兰借动力帆船。船员、向导与向导的狗皆有丰富的极地航行经验,照料大约三十位参与者,且会让行程尽力满足每位创作者的特殊需求。

驻地期间并非一直都待在帆船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乘坐 Zodiac 橡皮艇登陆群岛沿岸,上午和下午各一次。登陆点通常是无人迹的自然环境,包括冰川末端、U型谷、冻原、小岛、捕鲸聚落遗址、煤矿聚落遗址等,位于北纬78至80度间;无论是登陆或在船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巨大的冰川尾端崩落至海中的轰然巨响,以及感受它引发的小型海啸。有时我们会有较长的登陆/登山活动,例如在Trollkjeldene(NASA测试火星登陆艇的基地之一),我们走了18公里的山路与薄冰。

△ 罗晟文拍摄的登陆视频

在北极圈拍摄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是自身安全,斯瓦巴群岛是北极熊的自然栖地,登陆时三位荷枪向导会站在三个制高点,划定活动范围,大家也需提高警觉,随时留意是否有北极熊。

同等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破坏或改变环境:除了垃圾、冰块和海草外,我们不得去捡回、毁坏任何自然中的物件、生物或石头,希望我们造访后不改变环境样貌,且不留下任何痕迹。

能分享一些驻地生活的故事吗?

很幸运的事情是,我们在 Mushamna 附近航行时发现一只数公里外的北极熊(在船上看熊是安全的)。起先太远几乎看不到它,后来逐渐可透过望远镜,看到一个小白点。帆船靠近牠时关了引擎,滑行至大约相距百余公尺处;甲板上没有人作声,我们看见它,它也看见我们。

△ 北极熊-Mushamna 附近

另外,天黑时,帆船通常会航行,在下一站下锚,所以每天早上起来,走到甲板上时皆是新的惊奇。极光与月出是冰冷黑夜中足以吸引人走上甲板的风景,尤其是十月四日中秋节,我和张致中、胡农欣两位台湾艺术家在甲板上等着月出,不愿睡觉;在极高纬度的满月升起后几乎是横的划过天际,与海面平行,时而躲进山中,时而露出光芒。也因驻地期间适逢中秋,我们有许多机会可以和大家介绍台湾与它的民间故事。

△ 月出(中秋)与浮冰

承蒙专业向导群与船员们的照料,我们航行期间不太会感受到极地的危险,只会经验它不可思议的外观。即便如此,这样的片面经验仍让我难以平复:船上大家常说回到“现实”生活的方式竟是重新连上网路,如果网路是现实,那极地实质的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也许许多人对北极的概念是抽象、虚幻的,认为它是自己生活世界范围外的地方,我也曾有这样的感受。然而研究极地逾五十年的英国生态学教授Terry V. Callaghan 曾说:“北极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并没有隔阂(The Arctic is not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极圈驻地好像让我更理解了这句话。

谢谢你,罗晟文!

更多摄影师罗晟文在北极圈驻地时拍摄的照片:

△ Zodiac登陆艇

△ Ny London 登陆

△ Trollkjeldene 薄冰区

△ Ymerbukta,冰河末端

△ 攀爬冰河

△ 艺术家Devra Freelander与浮冰

△ 艺术家张致中与结冰的调色盘

△ 船上极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