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荷兰MVRDV创始人:借助数字,未来的建筑会像橡胶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342   最后更新:2018/01/25 16:30:27 by 脑回路
[楼主] 脑回路 2018-01-25 16:30:27

来源:澎湃新闻 钱雪儿


“在未来,建筑会像橡胶,你可以让它变硬、把它冻住或是进行折叠,也可以进行反向操作。这一切只有通过数字化信息才能进行调动。”

MVRDV是荷兰著名的建筑事务所,其设计往往利用最前沿的技术探讨未来城市的发展,而他们遍布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则体现了其乌托邦式的理念与现实的融合。近日,MVRDV联合创始人Winy Maas参加了深圳设计互联与深港双年展开幕活动,并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两次专访,分享了他对于建筑设计中的数字化应用、未来的居住空间与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看法。

Winy Maas的设计往往具有很强的研究性,他不止于实现建筑的功能或满足业主的需求,而是试图在建筑设计中探讨未来城市的发展。由他主导的研究机构The Why Factory旨在通过模型与研究来表现未来城市的可能。在The Why Factory的研究成果中,你能看到像素化的建筑模型、根据需求而变换功能形态的建筑材料、彼此相嵌而不规整的个人主义化的居住空间……通过技术与创新,Winy希望未来的城市建筑将舍弃封闭和同质化,舍弃室内交通和盒子建筑,变得更具个性与灵活性,并且让自我和集体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地兼顾。

Winy Maas 图:MVRDV

Winy Maas是深圳设计互联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主展馆开幕展《数字之维》的展览设计者,在他看来,数字化在如今的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新型技术与建筑材料的应用都需要依赖数字化。在《数字之维》的展览中,Winy Maas利用各种空间来展示艺术家应用数字化手段而创造的作品以及其中包含的知识,通过不同的展间,让人们专注于每一件作品。而当人们走到二楼,又将对刚才所见的作品拥有全面和全新的感知。

Winy Maas告诉“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这些艺术作品构成了一座数字化知识的博物馆,也构建了一座未来之城,而他本人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则有更多深入的研究。在《Barba》一书中,Winy向人们描述了Barba这种未来的纳米建筑材料,它可以改变形状、缩小变大,它能形成墙壁和屋顶、窗户和门、楼梯和家具,它能传输水和物件、传导电能,它能清理运送垃圾。人们用手、身体控制这一材料就能做到这一切。Barba的灵感最初来自20世纪70年代的卡通形象“Barbapapa”,他能改变自己的形状,模仿各种东西。The Why Factory的研究人员们想知道,随着机器人学、材料科学与计算机的发展,如今的人们是否能够创造出像Barbapapa那样可以自我改变的环境。在一部探讨未来城市的短片中,The Why Factory告诉观众,Barba能够让我们周边的空间满足我们的需求,未来甚至不再需要其他建筑材料。

Barba能够让周边的空间满足几乎一切需求 图:The Why Factory

在深港双年展上,MVRDV带来了他们的装置作品“WEGO住宅”,这个由不同颜色的不规则房间所“拼接”而成的空间是Winy Maas对未来居住空间的一种构想。艺术家、学生、运动员、书虫的房间因他们各自生活需求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空间构造和功能,与此同时,人们能够方便地进入他人的空间,这需要沟通和协商。Winy告诉澎湃新闻,人们往往用“平方米”来衡量房子的大小,但事实上,你完全可以用“立方米”的思维去思考你真正需要的空间。

"WEGO"将满足人们对生活的不同需求 图:The Why Factory

个性与灵活渗透于Winy Maas对于未来城市建设的构想,也贯穿于MVRDV建筑作品。而为了实现建筑的个性与灵活性,像素化成为了MVRDV建筑设计的重要特色。在“多孔之城”研究中,Winy用“乐高塔”重塑了欧洲城市面貌,像素使建筑拥有了各种各样的开放性。Winy Maas使用最新的技术和材料来设想未来城市,而他所探讨的问题则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城市。比如,在WEGO中,结构各异的房间满足了人的个性需求,房间之间的紧密关系则考验居住者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妥协;同样,在由Barba所构造的空间中,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建空间,而这种空间并非彼此孤立,材料同样能形成空间之间的联系。又比如,在“多孔之城”的研究中,像素化的建筑模型探讨了城市建筑的开放性。在Winy的研究中,如何缓解自由与集体的冲突、如何让城市的高密度变得积极、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何改变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这些问题或许不仅仅指向未来。

多孔之城 图:The Why Factory

澎湃新闻:像素或者说像素化是MVRDV设计的一大特色,这代表了什么?


Winy Maas:像素化的作用很多。第一,它能缓解“大”与“小”之间的矛盾。如果你想要调和大尺度和小尺度,比如像电视机屏幕那样,像素化很有用。像素是大尺度和小尺度之间的共同点。像素化的好处在于,你能够改变尺度,将其放大或是缩小。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是三维像素而不是二维像素。你针对一个操作设定某个尺寸,这种操作可以是一个3米乘3米的小办公室,可以是身体,还可以是60厘米乘60厘米的宜家橱柜。所以像素能够适应各种操作。
第二,像素化能够将结构最优化。你能很容易地将数字软件应用到像素上。这就意味着,如果我用像素来造建筑,它能很快地适应任何限制。如果有光线朝你过来,像素可以移动,它们可以灵活移动以适应光照需求;如果有一辆车经过,那么原本会阻碍它的功能也可以灵活让路。那听起来还是象征性的。但是我可以通过这种最小的单位快速地做出反应。为什么小单位很重要,因为它们是人性的,它们以专门的需求为基础。因为像素化,我可以做出几乎集体性的反应,如同一群鸟一样,我可以引导它们。像素有较长的历史。1970年代,日本的新陈代谢派建筑师已经运用了像素化。但是他们所做的非常规则,因为他们是手工操作的,他们不知道这个像素可大可小,以及它所能提供的灵活性。但是他们也做不到,因为他们没有技术和软件,将它们变成直接的反应,直接的调整,变成不规则。所以我们将新的技术作为手段,来一步步探索像素化的潜能。不止是我,我在丹麦、荷兰、中国其他办公处的朋友们都对像素化很感兴趣,想看到它能带来什么。我希望就像我们在多孔城市研究中的乐高塔那样,在那里你能看到,建筑已经变成互动性的了。所以像素化是结合大小尺度非常重要的工具。

“多孔之城”的“乐高塔”运用像素化创造开放而多样的城市建筑形态 图:The Why Factory

澎湃新闻:您受设计互联委托负责了名为“数字之维”的展览设计,数字化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是否是不可或缺的?
Winy Mass:是的,完全是这样。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我们会错失良机,因为其他人会赶上来。每件事物都在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比如我们的建筑业、设计业。通过我们与工程师的交流,数字化会走得更远。在我与The Why Factory的著作《Barba》中,讲述了建筑材料走向最小的单位纳米。因为在未来,建筑会像橡胶,你可以让它变硬、把它冻住或是进行折叠,也可以进行反向操作。这一切只有通过数字化信息才能进行调动。基于它们的材料属性,未来的材料基本上是靠电子或数据驱动的。如同橡胶一般的核心是由数字化生成的。所以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就证明了数字化就是不可或缺的。

由Barba构成的生活空间 图:The Why Factory

澎湃新闻:在设计互联的“数字之维”展览中,您说过希望人们走上二楼后,会回顾刚刚看过的作品,甚至超越楼下的艺术家们,如何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您的这一用意?
Winy Maas
:我们对展览做了一些改进,我们列出了一系列能够让人产生这些感受的元素,第一项是展览的路线,在展览开始处你就应该看到一张清晰的地图,上面标出了展间的序列,你可以根据这个排序来看展,最后会走到二楼,感到一切都变得更加明了。而在每个展间里,也清楚地标识了作品号码,从而让人能够轻松地了解展品。第二项是通过不同的光线来加强人们的理解。我们在展厅里加了更多不一样的灯光,也许一个展间的灯光是橙色的,另一间则是紫色的,这样一来,你就能更好地理解每个房间不同的特征。而当你走上二楼,你会感觉楼下如同一个舞池一般。第三项重要的改进是对艺术作品中的知识以及整体进行参数化,但这一点也许暂时不可行。每件作品或多或少都是经参数化创作的,它们是数字化的,这些作品能够感知你的移动,然后将其转化为声音等等。这基本上一种公式算法。所以如果我在每个展间都这么做的话,将所有展间的算法集合起来,你能形成某种对艺术作品的整体感知。你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创作。这是我们的梦想。但是眼下,这非常难,,一些艺术家对此也很犹豫,因为没有时间和金钱,策展方也未能将其实现。但是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对于观众、尤其是在数字化世界中已经得到一定训练的孩子来说,将会创造更多的知识,并带来更好的理解。

“数字之维”展览现场 ©张超

澎湃新闻:您在之前接受Dezeen采访时表示,亚洲的一些城市在规划上已经比纽约、伦敦表现得更好,这一点体现在什么地方?
Winy Maas:确实,这是我在接受Dezeen采访时谈到的一个重要话题。根据我的观察,亚洲城市比欧美的不少老城都表现得更好。近年来,亚洲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它们带来了优势,这带来了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以及相较过去而言更好的酒店、更好的地铁系统、更好的道路等等。所以从技术上来说,亚洲的一些城市达到了领先。但是像香港这样的城市,它之所以具有代表性,不只在于它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更在于它的绿色环境。香港的人均绿化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你会看到那里有很多的优点。当然也有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思考,因为像纽约这样的城市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伦敦也这么认为。我们应该指出他们的缺点,比如曼哈顿的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那里的建筑质量也并不好,所以,我想说,在这些方面,这些城市应该向亚洲学习。

The Why Factory认为未来城市应该具有多样性 图:The Why Factory

澎湃新闻: 您说过,如今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往往太过沉迷于所谓的原创性,深受“原创综合征”的影响,他们应该进行更多的“复制”(copy),对此怎么理解?
Winy Maas
:我不是反对原创,但是比起嘲笑别人抄袭,设计师们应该学会如何更好地“复制”。在《Copy Paste》一书中,我主要探讨的是,在教育、在我们的客户当中,确实存在着对于新颖的狂热追求。而事实上,大多数新的建筑,并不是真的那么“新”,因为他们几乎都有参考,有前人的影子在那里。在这本书中,我想说的是,过去的记忆存在于那里,我们有时可以使用它们,但是需要进行改进。如果我是化学系教授,我必须在我的文章里参考前人的知识,但是建筑师却不这么做,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神”。我认为这样是愚蠢的,因为通过了解他人,你能得到大量的积累。当然,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所以,在《Copy Paste》的最后一章你能看到,对于任何的物体,我都能分析它的“基因”,分析某种元素对这一物体所带来的影响,这能够向你展示如何进一步改进。这样,我们就能够增强我们的“基因”。因此,《Copy Paste》所探讨的不止是复制,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

Winy Maas在《Copy Paste》一书中指出建筑“基因”的一步步发展

澎湃新闻:WEGO是由7个色彩各异的住宅单元组成的装置。如果被应用到现实的居住空间,它会具有怎样的形态?
Winy Maas
:我们在深双上呈现的作品是一个非常小的版本,这些房间非常小,我知道,它们应该成为一个个面积更大的房间。你能看到,这是最小的版本,房间的平均面积大约是11平方米。但是我们是特意这么做的,因为我们想要探索,人在这么小的房子里如何生存,并仍然保留一定的生活质量。通过那些阶梯以及不同的高度,你能躺在床上,看到别人走进卫生间,或是烧饭、吃晚餐。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探索应该进展到下一步。我们不只在探索极小空间,也在和警察、消防员们一同试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以及应该设计怎样的角度,能保证你在里面膝盖不会受伤等等。此外,我们还探索了残疾人在里面将如何居住。

WEGO住宅,2017深港双年展,其中最大的黄色房间面积约为22平方米,最小的房间约7平方米 。 ©张超

澎湃新闻: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WEGO会由什么材料来进行建设?
Winy Maas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可以用混凝土来建房,然后用良好而柔软的材料铺上地毯。每间屋子都是“未完成”的,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改变它。但是在别的气候条件下,你也可以造一个“木结构”的轻型版本,它会更轻,更容易适应环境,能够随时间而变化。我们还可以做一个“自动化”版本,两边的自动化装置能够将一些木盒子移动到各个地方。在这些木盒子里,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新型材料,它们可以被用于厕所、床以及厨房等等。这给予了你一系列的机会。我也期待将它们变成公寓楼那样的建筑,比如在深圳、在城中村的某个地方,能够建起由绿色理念房屋所组成的不可思议的建筑,里面有全景房、挑高房,阶梯房、屋顶房,有的房子有内在的屋顶,有的房子有内在的出口,将房间分成两部分。所以这些房间被组成在一起。我们真正想做的是逃离那些现存的、千篇一律的房子。这样的话,在城中村这种多样化的地方,我们可以促进它已有的丰富性,不止是经济上的丰富,更是空间上的丰富。

WEGO里形态各异的房间©张超

澎湃新闻:如果WEGO被应用到实际住房的话,建造者将会是谁?是居住者还是建筑工人?
Winy Maas
:WEGO有两种原型,一种是固定的,它由建筑工人建造;在可移动的版本中,它可以随着时间变化,可以由公司或软件来完成,通过软件或使用者,那些盒子可以形成墙或地板。
澎湃新闻:WEGO是否是一种模块化设计?对于每个房间的尺寸有怎样的考量?
Winy Maas
:在固定版本中,它不是模块化设计。为了进行简化,我们以30厘米深作为基础,因为那样对于各种家具都能够接受,比如宜家家具。而在可移动的版本中,他们是内含了各种元素的盒子,这些盒子或是30厘米宽、3米长,或是60厘米宽、3米长,我们正在测试这两种尺寸。为什么是这两种尺寸?显然,在30厘米的尺寸下,你可以做阶梯,那是最合适的,而在60厘米的版本中,你可以放下所有的厨房用品以及床。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预算以及软件的发展程度。我们对于这种小尺寸的目标在于,能够将它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最大化。

WEGO的尺寸适合各种家具©张超

澎湃新闻:在这样一种完全新型的居住空间中,将是建筑的形态和构造影响人的生活方式,还是特定的人才会选择这种建筑,并且对建筑产生影响?
Winy Maas
:显然,我们并不习惯可变的环境。在WEGO房屋自动化版本这一非常新颖的空间中,我们是否能允许或接受在我们不在时将房子部分空间让给他人?其他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乐意妥协?什么是最佳的情况?当你睡觉时,别人经过你的房间,你会感觉到移动吗?这些都是我们想要解决和更好理解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愿意进行更多分享的一代人正在到来,他们能够接受、甚至乐于享受在某些时刻感到奢侈,而在其他时候体验朴素或彼此亲近的生活。这就是自动化这种极端版本所包括的。而在固定的版本中,人们也得适应这样一种理念——你可以进行选择,你也有能力去选择。我们必须训练人们去超越“中立”(neutral),并看到这些房屋的特色有哪些优点。
大多数人认为房子是用“平米”、而非“立方米”来衡量的,他们只想要大面积、大平面,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向人展示,一个卧室并不需要3米的高度,如果我有一间1.5米高的卧室,我就能睡觉,我也能直接从床边进入另一个房间。这样的元素非常值得呈现,你可以用你的“立方米”来创建一个很棒的客厅。这些需要教育,需要向人们展示它的潜力,这样,也许人们会更了解这种房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