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乔丹·沃尔夫森:江轮之歌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585   最后更新:2018/01/02 23:07:01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8-01-02 23:07:01

来源:艺术界LEAP 岳鸿飞


乔丹·沃尔夫森:江轮之歌

Jordan Wolfson: Riverboat Song

地点:池社,上海

时间: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1月10日

“江轮之歌”展览现场

Sadie Coles HQ,伦敦

2017年

致谢Sadie Coles HQ

摄影:Robert Glowacki


当乔丹・沃尔夫森(Jordan Wolfson)的单频录像作品《江轮之歌》(Riverboat Song)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它没有吸引多少目光。这都是因为它的光芒被另外两件作品盖过了:在《真实暴力》(Real Violence)所提供的虚拟现实体验中,艺术家的化身用棒球棍毫无来由地攻击一个路人,而《彩色雕塑》(Colored Sculpture)则呈现了一个以哈克贝利・费恩(Huckleberry Finn)为原型的男孩被铁链拴住,蹒跚着在展厅内四处游走。在上海,后两件作品大概都会被视为出格,于是我们得以将目光集中在《江轮之歌》上。这件录像作品的呈现方式和早前在伦敦的赛迪HQ画廊(Sadie Coles HQ)首展如出一辙:淡紫色地毯,米白色灯光,大屏幕置于中间,稍稍与展厅之间呈现出倾斜的角度。

“江轮之歌”展览现场

Sadie Coles HQ,伦敦

2017年

致谢Sadie Coles HQ

摄影:Robert Glowacki


《江轮之歌》的主角也像《彩色雕塑》一样,是个有些土气也有些虚荣的红头发小男孩,一个哈克贝利・费恩或汤姆・索亚式的人物。(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这两个男孩逃离虐待他们的父亲和奴隶主亲戚,在童年的尾声展开了冒险。)他在录像中几乎一直穿着高跟鞋旋转,而停下来时,他脱下裤子,像自淫的喷泉式饮水器一样小便在自己身上。此时配角——女巫和在飞机上吸烟的老鼠——登场了。此外,录像中也出现了YouTube视频剪辑,其中包括白人针对黑人的暴力,人工智能等,卡通人物的全体阵容也在茶杯中重新露面。

《江轮之歌》(影片截屏),2017年

7分23秒


但这些都只是视觉层面。目前看来,更加重要的是背景音乐——主要来自于伊基•阿塞莉娅(Iggy Azalea)的歌曲《工作》(Work)。(“你不知道我他妈的从哪儿来”——沃尔夫森暗示:穿着高跟鞋旋转就是工作本身。)鲍勃・迪伦的《就像个女人》(Just Like a Woman)也出现其中(且几乎成为了尿液喷泉那一幕的伴唱:“雨下了很久/而我将要渴死在这里”)。某些方面看来,这件作品自然地滑入了艺术家音乐录像的风格范畴,由于亚瑟・加法(Arthur Jafa)和卡希尔・约瑟夫(Kahlil Joseph)受到的赞誉,这种风格今年再度流行起来。但与二者不同的是,沃尔夫森没有采用个人励志故事,而是被自我憎恨和毁灭所深深吸引。他也在作品中以画外音的形式加入了自己的歌词,听起来宛如诗歌:“而最终/二十年后/你的青春将成回忆。”这些歌词在作品结尾几乎形成循环,这封写给恋人或是昔日的自己的信似乎就要崩塌,从而给整个录像画上句号。

《江轮之歌》(影片截屏)


只是它没有。因为后面紧跟着还有更多的音乐和剪辑视频,且变得越发杂乱,直到结尾的茶杯一幕出现。乔丹・沃尔夫森将其创作过程描述为一种构图技巧:“一旦在形式上弄清楚,它就成为了一个不定的形状。那就是艺术品。不定的形状变为三角形。不定的形状变为六边形。不定的形状变为正方形。不定的形状变为正方形,旋转。不定的形状变为立方体,旋转。不定的形状。它进进出出,不停地跳动,跳动,跳动,跳动,跳动,跳动,跳动,跳动。”

“疯狂/爱”(MANIC / LOVE)展览现场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2017年


吊诡的是,这件作品恰恰让人多少产生了上述感觉。评论家们一贯热衷于给其作品赋予过多的生平解读,但沃尔夫森小心翼翼地想要摆脱这一点,坚称至关紧要的是形式上的韵律。他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在观看录像时,通过既有音乐和之前的图像,从而凭借直觉知道下一个出现的画面。不是说这毫无意义,但现在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世界的种种碎片,经由一个恰当地声称只为自己不为他人发声的人表达出来——本身这就是时下氛围中难得一见的。沃尔夫森称,他只想要自由地生活;而这或许就是自由生活的样子,不论好坏。

《无名屋》,2017年

Untitled House

树脂、铁,铁链

272 × 180 × 232 厘米

Sadie Coles HQ,伦敦,2017年

致谢Sadie Coles HQ

摄影:Robert Glowacki


文 | 岳鸿飞(Robin Peckham)

译 | 钟山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