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斯·普莱斯:数字化之于影像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998   最后更新:2017/12/31 20:31:01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7-12-31 20:31:01

来源:艺术界LEAP 文:Karen Archey


艺术家塞斯·普莱斯(Seth Price)以录像、电影、雕塑、装置、表演和文本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对艺术的生产和传播媒介进行讨论。他曾在LEAP秋冬新刊所关注的伊莎贝拉·波特罗兹画廊举办个展,而他在伦敦当代艺术学院(The Institution of Contemporary Art)的最新展览“大约1981年”(Circa 1981)则回顾了他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的重要创作。作者凯伦·阿契(Karen Archey)在本文中追溯了普莱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议题及其作品背后的驱动观念。


“大约1981年”展览现场

Circa 1981

当代艺术学院(The Institution of Contemporary Art),伦敦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


对塞斯·普莱斯而言,与日俱增的声望或许已经盖过了其作品中的批判性本质。从最近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举办的大型回顾展,到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Museum Brandhorst),以及沃迪当代艺术中心(CCA Wattis)为其度身打造的整个季度的艺术项目,人们很容易忘记了这位录像艺术家平凡的职业起点:在纽约切尔西的录像艺术发行公司Electronic Arts Intermix(以下简称 EAI)担任兼职策划。在EAI任职期间(1998年-2005年),普莱斯将该机构庞大的录像艺术档案电子化,并为每件作品撰写了简短的文字介绍,从中也基本确立了其个人的艺术审美趣味。后来,EAI开始发行普莱斯的作品时,他也为自己的作品撰写文字。或许正是在此契机之下,普莱斯第一次意识到,附带文本本身也是独立的艺术对象,并可以通过一种高度可复制化的形式承载并传播艺术理念。

“大约1981年”展览现场

Circa 1981

当代艺术学院(The Institution of Contemporary Art),伦敦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


千禧年到来之际,西方社会被席卷在从模拟到数位技术的浪潮之中:数字影碟播放器(DVD)取代了录像机,iPod开始出现在每个人的口袋里,报纸和纸媒出版部门开始感受到来自网络媒体的挑战——而后者也将很快地重新定义行业的版图;最重要的是,从事移动影像创作的艺术家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在作品中使用视频,他们在互联网上搜集素材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作品数字化以便传播。在EAI的职务使普莱斯亲历并见证了这一转变,与此同时,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们更关注另一层面的问题,即这场流通方式的改变将如何影响艺术和流行文化的内涵?

“社会纤维”展览现场

Social Synthetic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2017年


普莱斯的创作与这段技术革新的历史以及大众对此的态度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对其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对数字文化历史的解析。例如作品“绘画”站("Painting" Sites, 2000-2001)来源于在互联网上对关键词“绘画”的搜索——这看起来就像是一场在“绘画网站”上的游戏,同时引用了同被EAI收录的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关于场所(site)和非场所(nonsite)的论述。正是在2000年和2001年期间,谷歌成功研发了图片搜索功能,而2000年普莱斯展开这一项目时,图片搜索引擎还尚未出现。过程中艺术家在搜索栏中输入“绘画”为关键词,并截取搜索结果的屏幕快照,这项如今毫秒之间便能完成的工作在2000年是一项大工程。在EAI的网站上撰写这件作品的介绍时,普莱斯坚持将这一如今已显得老套的收集行为提升到电影的高度,他写道:“在展览中,该作品须在一个电影的环境中呈现,在一个单独的黑色空间中放映,并提供一些座位。请联系工作室以获取更多信息。”

《“绘画”站》(截屏),2000至2001年

彩色录像,有声

19分2秒


文 | 凯伦·阿契 (Karen Archey)

译 | 施烨婷

相关展讯


塞斯·普莱斯:大约1982年

Seth Price Circa 1981

地点:当代艺术学院(The Institution of Contemporary Art),伦敦

时间:2017年10月4日至2018年1月7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