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王兵:经验与贫乏|刘展: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1   浏览数:1963   最后更新:2017/12/21 23:22:33 by guest
[楼主] 橡皮擦 2017-11-29 22:35:28

来源:魔金石空间



展览现场:王兵,经验与贫乏

王兵,遗址,2014(摄制于2005年),单频录像,35 mm胶片转录数字高清,黑白,有声,28分钟

王兵,遗址,2014(摄制于2005年),单频录像,35 mm胶片转录数字高清,黑白,有声,28分钟

王兵,遗址,2014(摄制于2005年),单频录像,35mm胶片转录数字高清,黑白,有声,28分钟

展览现场:王兵,经验与贫乏


王兵,方绣英,2017,纪录片,数字高清,彩色,有声,87分钟






王兵,方绣英,2017,纪录片,数字高清,彩色,有声,87分钟


王兵,15小时,2017,数字高清录像,彩色,有声,两部分,各7小时55分钟

王兵,15小时,2017,数字高清录像,彩色,有声,两部分,各7小时55分钟


展览现场:王兵,经验与贫乏

展览现场:王兵,经验与贫乏


展览现场:刘展,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2017,综合媒介装置,录像,现成物,玻璃展示柜,雕塑,报纸,公证书,尺寸可变

展览现场:刘展,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2017,综合媒介装置,录像,现成物,玻璃展示柜,雕塑,报纸,公证书,尺寸可变





展览现场:刘展,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2017,综合媒介装置,录像,现成物,玻璃展示柜,雕塑,报纸,公证书,尺寸可变



[沙发:1楼] guest 2017-12-21 23:22:33

来源:魔金石空间


视频|王兵:经验与贫乏 与 刘展: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


王兵:经验与贫乏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18日 - 12月31日

策展人:杨北辰

大约一个世纪前,布莱希特曾大声疾呼:“抹除痕迹!”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式的应急政治,希冀将时间在某一节点中断、推翻,在历史退潮后袒露出的贫乏之地重新开始对“新”的生产。然而在王兵的录像作品《遗址》(英文名为traces,即痕迹)中,痕迹开始被一点一点寻回,被镜头采集,被纪录在粗粝的胶片颗粒与摄影机机械的走带声之间。艺术家如同再次进入已被遗忘的现场的侦探,在“案发地”荒凉、复杂的地貌中搜寻,突然俯身给予一个酒瓶、一块石头或骨头以特写,进而历史不得不从这些物件中复现出曾经的轮廓与线索,不得不开始以反-贫乏的姿态,成为一则具体的幽灵。

王兵总是选择在贫乏中工作,总是将镜头对准无名之地或无名之人,然而却可以使它们再次获得被命名与显影的可能——仅仅是一种可能,他更愿意令“无名”持留为一种特殊的经验状态。王兵也许具备着最为独特的艺术家感知模式:敏锐,强韧,专注,甚至冷酷,这使得他即便一直在处理他者的经验问题,却不会被为其赋形的焦虑所困扰。在《15小时》中,我们体验到了艺术家的极端在场:超长的时长令王兵/摄影机几乎与画面中工作的工人身体或不停运转的缝纫机一样,承受着某种极为单调、简单的行动,继而镜头不再是影像的捕获或造型装置,其并不提供任何原始经验外的分析性观点,甚至拒绝了“观察”——这涉及一种对于摄影机的寻回,一架非生产性、祛蒙太奇的机器,如同《工厂大门》前那一台,仅仅作为搬运者将一段无名的时间传送到我们面前。

而《方绣英》则意味着另一种“无名者”:你可以将她视为被剥夺了语言的生命,抑或对于丧失了生机的世界喋喋不休的谈论——她似乎成为了与“和凤鸣”相对的一名“演员”,沉默无语,却在光亮处精确地展示着生命的流逝,以至于观者难以面对如此鲜活的死亡。迪迪-于贝尔曼曾谈及王兵总是试图拍摄一个“单子”(Monad),其能够“凝结一种历史形构所有面向的张力”。方绣英式的单子即是生命的自然陨落过程中蔓延出的各种经验的集合,或以死亡的名义截留生者日常经验的装置——事实上,《方绣英》与《15小时》的发生地毗邻,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探望方绣英的亲友与制衣厂的工人有所交集或重合,他们在镜头外致命的贫乏中结伴前行。而某种意义上,此次展览即是王兵对于这个时代的贫乏与经验的冷静描述。


刘展: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18日 - 12月31日


魔金石空间亦荣幸地呈现刘展的场域特定艺术项目。这一项目是刘展独立出UNMASK小组之后首度以个人面貌进行的全新艺术探索,展出其以研究为基础的一系列装置,包括录像、印刷品、现成物与雕塑。

源于对UNMASK小组出品的系列雕塑被他人反复盗版这一现象的探究,这一项目讨论了在当今中国的语境下,涵盖法律、社会、科技与商业的广阔机制如何定义了艺术家的创作劳动。刘展考察了艺术家在这些动态影响下的主观能动性,以偶然事件为出发点,循迹至当代艺术系统之外的平行现实,一个由民间山寨经济构成的复杂境况。“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有意回避对仿造品的道德审视,而意图拆解一个错综而难以捉摸的巨大关系网,这一网络极其分散而不可见全貌,早已超出单一物品的自主可控范围。接受过学院雕塑训练的艺术家以多种技艺锻造出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旨在与原作重新建立起合理联系——这一曾由他创造的艺术品历经突变,脱离原意,不再受艺术家所控。经历了漫长的迂回过程,它增生出多种版本,在自发组织的线上卖家、灵活的工厂车间、订购生产线与散布各地的买方企业共建的生态中蓬勃生长。

在挪用成风的背景叙事下,展览影射了一个充斥着来源可疑与侵犯知识产权的艺术品的历史统一体。这件雕塑的各部件由对原作的逆向工程演化而来——呼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它们身上,由生产效率、自动化、制作工艺与商业生存决定的适应性需求远远盖过了对形态质量的考量。艺术家追踪这件作品的曲折历程,最终使雕塑回到其首展原址,以基因突变后的全新面貌呈现于玻璃展示柜中。录像与报纸展现了一系列网络对话,夹杂着动物科教纪录片的注解,将艺术家直接与其作品仿造者联结起来。在展厅地面上,刘展将其体验延伸,以内省且依赖直觉的方式制作出一件新的雕塑作品,作为对玻璃柜中未经认可的衍生物的回应。当面对作品持续演变并蔓延至艺术家可控范围之外时,新雕塑意图从中夺回某种权利。这一项目装置并未令艺术家“失业”,反向观众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对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