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系列第三回,张如怡个展“路边”亮相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631   最后更新:2017/11/22 22:30:39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7-11-22 22:30:39

来源:Hi艺术 张朝贝


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小吃一条街”,有一个由美国著名策展人James Elaine创建的非营利项目空间——望远镜艺术家工作室,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并支持新兴艺术家与中国艺术社群。11月18日下午,张如怡个展“装修:路边”于此亮相。

张如怡个展“装修:路边”展览现场



这是张如怡在2017年“装修”系列中的第三次项目。艺术家对空间以及空间对于人与现实的关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将这三个项目相互关联:“装修:地点”,“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装修:物品”,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上海;以及此次“装修:路边”,望远镜,北京。
在此次展览中,望远镜艺术家工作室墙上原有的石膏被保留,艺术家借助新的建材在空间内搭建了斜坡,毫无疑问,建材成了她的画布,这也是她一贯的创作手法。房间的玻璃被置换为两篇“背靠背”的镜面,屋内的空间得以向外拓展,但外侧的玻璃又对空间进行着碰撞和挤压。

窗上镜面扩充了室内的空间,但外侧的镜子又对其进行挤压

展厅的下水道井盖,与不远处仙人掌呼应的



就在刚刚那面巨大的镜子之下,金属管、下水井盖之间夹着标志性仙人掌,在工业、建材等无机物之间,更显光滑、感性、生机勃勃,却也让人感到危险。与之相对的展墙上,覆盖着一张折叠后的金属锡纸,而原有展墙上的空洞被揉搓的锡纸堵塞。由于折痕的存在,锡纸变得更加柔软、飘逸,可是它又真的改变了吗?
此次展览,张如怡的“空间”是干净的、极简的,但与我们有序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这是一个沉默的贮藏室,从城市遗址“路边”提取的原型与材料,回应这个城市的悲伤、消耗以及毫无人性。通过颠倒、扭曲和复制其形式或空间语言以及现实感知关系,她使空间本身丧失原有功能而转换为一个新架构,展览空间变成了真实的雕塑。观者仍然可以进入,但进入的是作品,而不是一个工作或者生活场所。

艺术家用展厅的现成品构建新的空间,并用锡纸进行封堵

墙上“飘逸”的金属锡纸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月12日。

返回页首